9月21日上午10时许,家住新都的杨蕾蕾(化名)特地坐地铁来成都公证处办理声明书公证,此前她已经通过电话咨询准备了相关材料,但办理速度仍然令她惊喜,从取号到公证书当场新鲜出炉,整个流程只花了20分钟左右。
▲公证员进社区为老百姓收集证明材料
精简材料、缩短办理时长,免去群众多次奔波之苦,自全市公证机构实行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以来,试点公证机构为群众收集调取证据9万余份,提供房产信息查询超过10万次,减免当事人公证费120万元,直接服务群众20余万人次,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共享取证
创新办证“最多跑一次”
9月21日上午,敞亮的成都公证处办证大厅热闹非凡,梳着利落丸子头的杨蕾蕾眼带笑意,正在办证窗口整理材料,她刚刚办好并拿到了声明书公证书,整个办理程序就花了大概20分钟。
“非常满意!”面对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的提问,杨蕾蕾爽快地回答,“我是从新都过来的,在区县等的人比较多,上次办了一个公证花了三个小时。今天一来直接取号就行,再办理个加急的话,立马就能拿到我的公证书。”
而这样的快捷和便民,和大力推行公证“最多跑一次”是分不开的。
▲网上办证:提出申请、上传材料、预约办证流程(以成都公证处为例)
为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试点公证机构改革了“取证方式”,由以往的“被动作为”转变为“主动作为”,由“坐堂办证”转变为“出门办证”。变群众提供材料为主动搜集材料,变书面审核材料为实地调查核实,变群众跑路取证为数据共享取证,减少群众需要提供的申请材料。
除此之外,为满足办证需求,试点公证机构还大力推行网上办证、远程办证、上门办证模式,提供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加急服务。大量精简证明材料,大幅压缩办证时间,使办公证最多跑一次、甚至足不出户。
▲上门办证:公证员到医院为当事人办公证
探索自贸试验区法律服务
建立公证服务中心
优质公证服务的探索还逐渐深入到了自贸试验区。“我们特地在天府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了公证服务点。遴选优秀的公证人员为片区内企事业单位、居民持续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妥善解决了该区域离市区距离远,范围内无公证机构、周边也无规模较大公证机构提供公证服务的问题。”成都公证处副主任周敏介绍。
针对自贸区地广路遥的特点,成都公证处推行上门服务,当事人在网上或通过预约电话预约后,立即指派公证员上门服务。公证员主动收集证明材料、制作谈话笔录、全程录音录像,并提供邮寄送达公证书的服务,让该区域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拿到公证书。
今年,天府新区大林街道正式开工建设大林环保发电厂,寻求更加环保的垃圾解决之道。为妥善处理拆迁安置问题,成都公证处特地选派公证员来到大林街道巫通寺村,为当地群众办理相关公证共计170余件,服务群众600余人。
▲当事人正在使用房产信息自助查档机
46项公证事项“最多跑一次”
直接服务群众20余万人次
自2018年8月10日起,在当事人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前提下,全省公证机构对包括出生证公证、身份证公证、学历公证等46项公证事项,实行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大大扩展了原有的办理范围。
(一)涉及自然人的公证事项
1.出生公证;2.驾驶证公证;3.无犯罪记录公证;4.学历公证;5.学位公证;6.毕业证公证;7.成绩单公证;8.出生医学证明公证;9.身份证公证;10.亲属关系公证;11.户口本公证;12.常住人口信息表公证;13.护照公证;14.结婚证公证;15.离婚证公证;16.(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公证;17.在读(学)证明公证;18.在职证明公证;19.(工资)收入证明公证;20.接种证明公证;21.会考证公证;22.外语等级证书公;23.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公证;24.职业资格证书公证;25.专业等级证书公证;26.体检表公证;27.健康证公证;28.国籍公证;29.住所地(居住地)公证;30.生存公证;31.死亡公证;32.曾用名公证;33.存款证明公证;34.小额存款继承;35.非财产处分委托书;36.单方声明书、承诺书。
(二)涉及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公证事项
1.营业执照正(副)本公证;2.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公证;3.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公证;4.企业章程公证;5.行业许可证公证。
(三)涉及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公证事项
1.房屋所有权证公证;2.机动车登记证书公证;3.民事判决书公证;4.民事调解书公证;5.仲裁书。
据统计,自全市公证机构实行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以来,试点公证机构共为群众收集调取证据9万余份,提供房产信息查询超过10万次,与成都市不动产交易中心共享公证书15万余份,我市共周末和节假日服务当事人2万余人次,办理加急服务超过1.5万次,减免当事人公证费120万元,直接服务群众20余万人次,取得了显著成效。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陈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