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嘉兴海宁市区建设桥附近一楼道内,吴女士下班回家。上楼时,突然蹿出两个戴口罩的男人,一个手持匕首,一个用毛巾捂住她的嘴:“我们抢钱!”
吴女士使劲挣扎,大声呼救。两劫匪本来就很紧张,见还有住户家亮着灯,立时落荒而逃。
警方接警后没几分钟,就在海马路附近将两人捉住。
这两个男的一个姓林一个姓蔡。
林某今年45岁,蔡某今年40岁,都是海宁本地人,因赌博欠下高利贷最终想到了抢劫。其中林某还和吴女士相识10多年,知道她最近打算买房,而且依然是一个人住,就决定对她下手。
为了这次作案,两人进行了充分准备——特意去上海买了迷药、头套、手套、胶带纸。
落网后,两人对迷药的质量表示愤慨。
“我们将迷药涂在毛巾上,本打算把她迷晕,再抢走财物。可没想到捂住她嘴好长时间,她挣扎喊叫力气还这么大!这肯定是假药!”
蔡某说,迷药是通过厕所小广告的电话买到的,卖家还信誓旦旦保证,1秒钟迷倒人——假药坑人啊。
目前,两人已被海宁警方刑事拘留。
迷幻药何以在中国大行其道?
迷幻药到底为何物呢?大体上不外乎这三种:1、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俗称迷药、蒙汗药、迷魂药;固体);2、氟硝西泮(又名氟硝安定,英文名FM2、Rohypnol,俗称约会强暴药、诱奸片;固体);3、γ-羟基丁酸(英文名GHB,俗称G水、失忆水、快活液、fing霸、乖乖水、听话水;液体)。
如此之多的迷奸药,是从哪里来的呢?以三唑仑为例可以说明问题。市面上销售的三唑仑,大概有三种:第一种标注是“香港彼得药业生产”,实际来自地下作坊,因为根本没有“香港彼得药业”这样一家企业。第二种标注“吉林制药生产”,实乃2005年从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流出。该公司本是有资质的生产三唑仑的企业,但2005年的一次抽查就发现该公司部分销售人员将150多万片三唑仑卖给非法渠道。第三种标注“恩华药业生产”,恩华药业至今仍是有资质的生产三唑仑的企业,也是中国三唑仑药物主要供货商,其产品仍能大量出现在非法销售渠道上,说明精神类药物的销售仍漏洞重重。
事实上,尽管2005年吉林制药非法售卖三唑仑被当作公安部重点督办案件进行了查处,但似乎缺乏震慑力。2011年震惊全国的“睡在8千万现金上的毒贩夫妻”,就从天津一家正规化学医药公司购得十几吨甲卡西酮。
据媒体报道,中国产迷奸药在东南亚国家大行其道,老挝几乎所有城市都能买到。记者与大陆迷奸药卖家联系,对方透露向美国、日本等地都有发货业务。
另外,中国正成为新型毒品原料流出国。2010年,英国希思罗机场的海关官员没收了一大批来自中国的白色粉末,标签上写的是“葡萄糖”,实际上却是精神类药物甲卡西酮;2011年,墨西哥海军在8个月内缴获300多吨用于制造可卡因、冰毒和摇头丸等合成毒品的化学原料,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美国不少的新型毒品制造者也称他们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从中国来的,他们可以从商贸网站上轻易地搜索到供货信息。
来源:大浙网
好药...
真笨,应该自己先试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