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嵊州的一家餐馆里,因为一句话, 18岁的他持刀刺向同桌就餐 ..
被告人席上,人高马大的姚梦雄回过头,努力搜索着旁听席上母亲的身影,而他瘦小的母亲一直在盯着儿子的背影抹着眼泪。这一天,姚梦雄刚好18岁半。但法不容情,他必须为他的冲动和凶残承担严重后果。
公诉人席上,受害人蒋其富的妻子和儿子坐在检察官旁边,目光呆滞,满脸悲愤。半年前,姚梦雄残忍地杀害了素不相识的蒋其富,经鉴定,其伤口多达16处。一次偶然的相遇,两个家庭被毁。近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悲剧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教训值得警醒?记者进行了采访。
A.一个命运坎坷的热心人
2015年8月25日零时许,嵊州市剡湖街道一家名叫“胖仔菜馆”的餐馆里,附近一家棋牌室的老板蒋其富正和一位朋友在吃夜宵,谁也没想到会惹上飞来横祸。
根据亲戚们的描述,55岁的蒋其富是一个热心而命运坎坷的人。1982年,还是小伙子的蒋其富正在嵊州一家工厂上班,因为一次意外,一位同事的手被卷进了机器,在旁边目睹这一幕的蒋其富来不及多想,伸手去拉同事,结果自己的右臂也被卷了进去,导致右臂被齐肩切除。
“虽然爸爸成了残疾人,但妈妈很喜欢他,坚持要嫁给他,外公、外婆都反对也没用。”儿子蒋浩亮回忆说。
蒋其富性格开朗外向,他虽然少了一条胳膊,但对生活很乐观,见人总是笑呵呵的,而且是个热心肠。蒋其富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多人见了他也都礼让三分。
蒋浩亮回忆,每次爸爸去农贸市场买菜,如果看到有老人很晚了还守着小菜摊,爸爸总会把剩下的蔬菜都买回来,最后这些菜常常会因为吃不完而扔掉。
后来父亲在街上开棋牌室,生活很安定。作为家中的独子,今年30岁的蒋浩亮大学毕业后没有留在老家,而是去了宁波工作,如今已经结婚,女儿已经两岁了。节假日,他会带着一家三口回嵊州和爸爸妈妈团聚。在别人眼里,这是一个十分幸福的家庭。
B. 一个境遇特殊的年轻人
1997年6月出生的姚梦雄境遇不同于一般同龄人。根据其辩护律师介绍,2003年,6岁的他从二楼摔下,掉到地下室,当场昏迷,后经开颅手术才捡回一条命。此后,他的头上便留下一条永久的疤痕。
2012年,其父亲姚章洪(绰号“小毛头”)因不满村民举报,一怒之下持猎枪将村民打死,后回到家中开枪自杀未果。此案当年在嵊州轰动一时,后姚章洪被判处死刑,并随即伏法。
这一事件给时年15岁的姚梦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外人已不得而知。市检察院提交的证据显示,去年8月份案发时,只有初中毕业的姚梦雄住在出租房中,无业,案发前半个月曾因吸食毒品被嵊州市公安局行政拘留4日。
C. 一起发生在凌晨的血案
2015年8月25日零时许,蒋其富和姚梦雄的人生第一次有了交集,但也是最后一次。
就在蒋其富和朋友有说有笑地吃着夜宵时,姚梦雄和朋友方某也走了进来。巧的是,蒋其富认识方某,于是热情地邀请他们坐过来一起吃夜宵。根据检察院的起诉书,此后发生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方某向蒋其富介绍姚梦雄是姚章洪(绰号“小毛头”)的儿子,蒋其富称,他认识姚梦雄所在地“上东”的“破脚骨”(即市井无赖、小混混),但不认识“小毛头”,并多次提及“‘上东’人笨”等话语。被告人姚梦雄听后心生不满,遂拔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威胁蒋,见状,方某把姚梦雄劝出菜馆外面。
至凌晨1时许,姚梦雄进入“胖仔菜馆”内购买饮料时遇见吃完夜宵往外走的蒋其富,遂拔出随身携带的尖刀捅刺蒋其富,蒋其富随即往菜馆外面逃,姚梦雄紧追其后,边追边刺,接着又连刺倒地的蒋其富数刀。姚梦雄欲离开时,听到蒋其富“哎哟哎哟”的喊叫声后,又返回再刺其数刀逃离现场。蒋其富被刺致左肺、肺动脉、右心房贯穿破裂及肝脏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
当天凌晨5:30左右,姚梦雄在出租房内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这起案件在嵊州当地引起了极大关注。
蒋其富55岁的生命在这个夜晚戛然而止。据警方调查,其身上伤口多达16处。市检察院承办此案的检察官认为,该案中姚梦雄作案手段十分凶残。关于姚梦雄的罪行表述,检察院的诉状是这样写的:“持刀捅刺他人,致一人死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D. 庭审现场:他为什么杀人
姚梦雄为什么会对素不相识的蒋其富行凶?况且蒋还是一个残疾人?这是许多人心头的疑问,也是庭审的焦点。
庭审中,姚梦雄解释,持刀是因为此前与别人有纠纷,随身带着一把杀猪刀是为了防身。
至于行凶动机,姚梦雄称,蒋其富说了贬低他父亲及“‘上东’人没花头”的话,让他很生气,他顶了一句,“有没有花头,不是你说了算,你算什么东西?”当时就准备动手打蒋其富的,后被朋友劝住。当后来蒋其富仍在“教育”他时,他听了后脑子里一片空白,拿着刀就刺了过去。
但这些话没有得到蒋其富亲属代理律师的认同,他们提出蒋其富一开始的本意,是以长辈对晚辈的心态,劝说姚梦雄向善,不要像其父亲那样走上不归路。
当法官问及为何在准备离开时又回头持刀继续刺人时,姚梦雄说,“回过头去,看蒋用眼瞪着我,当时没想那么多。”
在最后陈述时,姚梦雄表达了悔意:“当时的一时冲动,使别人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对不起!”话音刚落,蒋其富的儿子蒋浩亮激动地喊:“我不会接受的。”
父亲出事后,蒋浩亮辞掉了宁波的工作,带着妻儿回到嵊州陪伴伤心欲绝的母亲,一家人至今不愿接受父亲离去的现实。今年这个春节全家人都没过好。
法院没有当庭作出宣判。
■专家说法
那些犯罪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近年来,青少年“激情杀人”的案子并不鲜见,这些案子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会如此“疯狂”?
张芸是绍兴是越城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的科长,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采访时,她马上回忆起了刚刚办理的一起16岁少年杀人案:这是一对早恋的少男少女,都只有16岁。男孩想买一部苹果6手机,苦于没钱,打算按揭,但按揭需要成年人的身份证,女孩向朋友借了身份证,帮男孩办好了按揭。后来两人感情破裂,女孩要求男孩把余款一次性还清,就此发生口角。后来,男孩把女孩约到公园里,用马刀把女孩刺死。男孩后来供述说,他一开始没打算杀死女孩的,只是在女孩说了几句话伤了他的自尊心,他愤怒之下便动了手。
张芸认为,梳理这些青少年犯罪案件,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他们解决问题往往简单粗暴,遵循“丛林法则”,遇到复杂的局面时,首先想到“让对方消失”“把对方干掉”,全凭本能作出反应,而不是冷静下来想办法解决。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青春期容易冲动的心理特征有关,也与不良的社会环境有关,网络游戏中充斥的暴力因素也会让他们迷失,失去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但更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原因。
探究这些犯罪青少年的家庭,就会发现这些家庭要么是冷漠,父母完全撒手不管,要么充斥着暴力,相信棍棒教育,其总的特点都是缺乏温情,冷酷。有一件事令张芸印象十分深刻,有一年中秋节前夕,越城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考虑到方便家人团聚,检察官通知其父母前来办理取保候审手续,结果其父母回复称,“等我们过完节再说。”令检察官不胜唏嘘。
在心理咨询师王越看来,一些激情犯罪的青少年,内心其实隐藏着深深的自卑,暴怒的背后往往是对自己无能的恐惧,一旦被触碰到某个“痛点”时,长期压抑的愤怒就会通过激烈的方式宣泄出来,比如暴力。同时,也必须看到,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就是冲动、逆反、易激怒,同时也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良的成长环境,再加上青春期的特点,会导致其自我评价偏低、情绪波动大、莫名的烦躁,并放大来自外界的刺激。所以,营造相对平和民主的家庭环境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同时家长也要培养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
民风彪悍
姚:应处极刑,人一生中碰撞这样的冲撞太多了,以这点小事杀人、受害者不过是撞到了枪口。姚即使这次不杀人,那下回的下回他还要杀多少人?因为仇恨这个社会,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又听不到别人说自己半点不是。在社会已经是人渣、魔鬼…
让他们守边礓,杀曰本人有种么?
是精神不正常.
这杀人犯本来就是个垃圾。
那么冲动那么的仇恨世界,,,当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瞬间你的生命也已经画上了句号!!
不良家庭环境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