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江西有哪些优势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各重镇、港口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内。境内高速公路达3088公里,出省主要通道全部高速化。京九线、浙赣线纵横贯穿全境。航空和水运便捷。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企业家纷纷弃沿海城市转投江西。
一、江西省整体区位优势
江西界于东南部三个经济金三角之间,这里所说的三个经济金三角指的是上海、武汉和广州,它们分别是长三角经济区的中心、中部江汉平原区的经济中心以及珠三角经济区的中心。江西界于这三大城市之间,能够在它们的辐射带动下更好的发展经济。
1.长三角中心--上海
上海已经逐渐成为对江西经济影响最大的增长中心,目前依然是。上海和江西之间,不仅是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还是经济发展之间互助互推的友好合作关系。上海企业和技术工人成批迁移江西,而江西调出省外的物资以原粮、生猪、原木和原矿等为主,并以调往上海为大头。另外日用工业品以调入为主,也已上海为供应的大头,由于价格在经常地、大量地发挥着作用,所以上海和江西之间的经济联系一直都是呈增强趋势的。 水路是主要交通渠道,上海对江西经济的影响也主要通过长江及长江水系发生作用。1936年浙赣线接通后,长江水系的地位相对下降,而浙赣路沿线地区更容易受到上海开发的影响。这是江西内部各区域区位的变化。
2.中部江汉平原区经济中心--武汉
我国中部的江汉平原物产丰盛,
可以称之为“江汉鱼米乡”。它是我国少有的稻、麦、粟、棉、麻、油、糖、鱼、蔡都能大量出产的地区。江汉平原的湖区是中国的著名水产区,不仅盛产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鲤、鲫、桂、鳙、乌鳢等鱼类亦丰。还盛产虾、 蟹、贝类、 莲、藕、菱、芦苇和水禽。其中多种水产品为重要出口商品。 而武汉经济圈是中国中部及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它包括城市经济圈、城市旅游圈和城市农业圈。江西的发展必须依靠武汉经济圈的辐射拉动,我省与武汉都市圈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武九通道(含客运专线)、武汉—厦门铁路。
3.珠三角中心--广州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交通枢纽,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2010年第16届亚洲运动会举办城市。广州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濒临南中国海珠江入海口,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中国最主要的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广州外国人士众多,被称为“第三世界首都”,是全国华侨最多的大城市。 1841年以前,广州是我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因此,“鄱阳湖→赣江→大庚岭”商路成为联系中国内地和通商口岸的通衢大道,使江西地位举足轻重。而今,广州更是深深影响着江西的发展,不管是工业生产发展,还是文化旅游发展,都无不推动着我省向前迈进。另外,广州还是江西省外流人民的主要集中地,绝大多数江西人都到该市务工或者创业。由于广州对外开放的程度高,使得江西省在它的辐射下,通过海陆空等交通方式来引进先进技术与发展对外贸易。
二、江西省海陆空交通基本情况
1.陆路:江西铁路交通运输发达,南昌局为中国最重要的铁路局,管辖江西和福建的铁路,全省以京九、浙赣、皖赣、鹰厦、武九5条铁路为骨干,另有横南、向乐、分文、弋樟、张塘、张建、新泰等支线。南昌铁道局采用中央交通控制系统(ctc)管理南昌周围的6条干线的共857公里的铁路线段。所有这些线路都装配有防止列车相撞的自动停车系统。另外规划中的京台高速铁路(从北京至台北)、昆台高速铁路(从昆明至台湾高雄)、沪昆高速铁路(从上海至云南昆明)、九景衢铁路(从江西九江至浙江衢州)都从江西经过,其中京台高速铁路经过赣东北上饶,合福高速铁路(合肥至福州)杭长高速铁路(杭州至长沙)都将经过赣东北上饶和省会南昌等地。昆台高铁则经过江西的南大门赣州市,而沪昆高铁则横贯江西,经过上饶、鹰潭、抚州、南昌、新余、宜春、萍乡等地。在建的向莆铁路可大大加强江西与沿海省份福建的经济交流。另外,环鄱阳湖城际铁路、昌九城际铁路、昌赣城际铁路也拉紧江西城市间的交流。
江西省公路系统也相当发达,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900多公里(截止2011年末),位居全国第四位。省会城市南昌北往九江(昌九高速)、南至赣州(赣粤高速)、西至萍乡(沪昆高速)、东连上饶至浙江、上海(梨温高速)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此外还有九景高速(九江到景德镇),景婺黄高速(景德镇到婺源到黄山)武吉高速公路也已通车,经过铜鼓、宜丰可到吉安直至广东,沿沪昆、梨温、赣粤等高速可直接进江西,直达南昌市和庐山等地方。此外,省内还有6条国道,分别是东西向的316国道(福州至兰州)、319国道(厦门至成都)、320国道(上海至云南瑞丽)、323国道(瑞金至云南澜沧)和南北向的105国道(北京至珠海)、206国道(烟台至汕头)。其中105和206国道双双纵贯江西。
2.航空:江西民用航空运输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轴心,自北向南,以九江、樟树、泰和、吉安、景德镇、赣州连接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航空运输网,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的枢纽干线机场,国际客运及货运的航空枢纽,是亚洲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江西还有赣州、景德镇、九江、和井冈山4个民航机场。机场等级4c级的上饶三清山机场已经于2009年开工兴建,立足上饶,辐射赣东北上饶、鹰潭、抚州等地,主要服务于三清山、
婺源、龟峰、龙虎山、黄山等旅游区,可供波音737等飞机起降。宜春明月山机场于2009年7月26日正式奠基,主要辐射赣西新余、宜春、萍乡三市。其中,赣州黄金机场为中国首个支线航空发展试点城市大型机场,引进全国地级市首家航空公司基地。
3.水运:江西水路运输便捷发达,九江为重要内河港口,水运干线形成两纵两横的格局:赣江和信江为两纵,长江和昌江为两横,全省通航里程4937公里。南昌大水运,还将兴建6大港区:东新港区、鸡山港区、张洲港区、龙头岗港区、樵舍港区、昌东港区。
上饶市境内现有港口9个(鄱阳港、余干港、万年港、弋阳港、铅山港、上饶港、信州港、玉山港、横峰港),水路货物吞吐量为354.2万吨,旅客吞吐量为82.9万人。全市共有码头168个,其中客运码头20个,货运码头148个。全市共有运输船舶330艘,其中客船48艘,1166个座位,货船282艘,16029个吨位。
三、江西省的发展前景
未来五年,江西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眼加快崛起、富 民兴赣,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增强全省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2010年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gdp年均增长11%;城市化率提高到45%以上。2006-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160亿美元,年均增长10%,2010年达到39亿美元;出口五年累计完成218亿美元,年均增长15%,2010年进出口达到100亿美元,出口60亿美元。
投资:发展重大项目540个,总投资近5110亿元。项目涉及工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等多个产业。
交通:建设“三纵四横”高速公路主骨架。2007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2000公里,2010年达到3000公里。全省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将均达二级以上技术标准。
环境: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江西将成为中国独具特色魅力的生态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