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分类,机器人一般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主要包括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是未来各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之一,国家不断提高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视度,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智能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并于2012年制定了《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支持行业发展。
服务机器人也是中国公司和国外差距较小的领域。服务机器人往往要针对特定的市场进行开发,可以发挥中国本土公司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优势,从而在与国外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国外服务机器人也属于新兴行业,目前比较大的服务机器人公司产业化历史也多在5-10年,大量公司仍处于前期研发阶段,这也在时间上客观给予中国公司缩小差距的机会。纵观国内外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可以发现服务机器人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首先是老龄化社会和残疾人服务对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15%,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达到2.43亿,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将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此外,我国残疾人占总人口比重位居全世界较高国家之列。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护理将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负担,需要一大批护理机器人提供诸如取物、喂饭、翻书等服务,帮助、照顾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减少整个社会对护理人员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其次,教育的需求。教育事业对教育机器人的需求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在提倡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研究型大学模式的今日,通过教育机器人课程的推广、通过动手组装和编程实践可以拓展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新型教育模式已成为青少年高科技教育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同时,中国整体客观形势对学前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着国内学前教育市场的蓬勃发展,针对3-6岁少儿的学前教育娱乐机器人也将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第三,日常生活娱乐的需求。我国是世界玩具生产大国,产量已占全球市场的3/4,但由于技术水平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玩具出口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自行设计开发的玩具大多停留在中低档水平,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因此,娱乐机器人的发展将为高档玩具开辟一个新的方向。
第四,新生活方式的需求。服务机器人作为为人类服务的大众性消费产品,其产业的发展有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力,这也正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大力发展服务机器人的重要原因。
一、市场正处在爆发前夜
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易观智库的预测,2015 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大约在82 亿元左右,2016 年将增长至140 亿元左右,而2017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 亿元。
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
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超过工业机器人。我们认为服务机器人市场将迎来长期的增长,未来市场规模可超过工业机器人,理由如下:(1)物联网、大数据、人机交互等技术的突破为服务机器人市场的爆发提供了条件;(2)80 后和90 后人群的消费观念转变,而且对家务劳动的时间投入不足,随着收入的逐年提高,年轻人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增大;(3)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增强服务机器人的交互能力,技术进步可能带来更多的更新换代需求。
二、四大行业趋势
趋势一:人工智能与服务机器人的联系日趋紧密。相对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更加重视人机交互体验,用户和机器人之间的互动频繁,而且对机器人反馈速度的要求也较高,这对包括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视觉感知、云计算等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要求极高。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是服务机器人的核心,服务机器人市场的边界要靠人工智能技术去打破。
趋势二:家庭服务等领域首先爆发。(1)在家庭服务方面,服务机器人不单可以提供诸如扫地等清洁服务,还可以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接口,通过数据分析后为用户推送服务;(2)在医疗应用方面,医疗机器人可以实现微创手术、康复治疗等作用;(3)此外,服务机器人还应用于教育、物流、金融等领域,比如小i 机器人与交行合作推出的交行“小e”就是一款可以接受银行业务办理的机器人。相对来讲,家庭服务和医疗保健对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要求不高,目前的人工智能水平已经可以胜任这些工作,而教育、金融等领域的人机交互十分频繁且信息量大,
中国服务机器人应用领域
2014 年全球服务机器人收入份额
2014 年全球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收入份额
趋势三: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重要的数据入口。目前来看,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比较单一,仅在家庭清洁等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但是从长期来看,服务机器人有望替代手机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其应用场景将会比手机更加多元化。所以,从中短期来看,家庭服务机器人有可能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而从长期来看,随着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重要的数据入口。
趋势四:长期来看,行业经验丰富且技术过硬的企业将脱颖而出。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企业涌入服务机器人行业。总体来讲,当前服务机器人市场上比较出色的企业包括:(1)互联网巨头,如谷歌、微软、ibm、百度等,这类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背景,大多直接切入人工智能层面;(2)专注于特定应用场景的企业,比如,包括美的、海尔、科沃斯等在内的企业相继布局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达芬奇等则专攻医疗机器人领域,而小i 机器人则专注于虚拟客服助手领域,为b 端客户提供客服技术和服务。
1.自主研发能力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我国大多属于跟踪研究,缺乏创意理念和原创性成果;在集成技术方面,我国虽可实现原型样机集成,但在关键零部件与可靠性方面与国外相差5-10年;在设计制造技术方面,我国的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技术、系统集成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2.产学研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少数研究所,企业新型产品设计制造创新能力有限,产学研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3.创新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服务机器人在战略规划、研发平台、人才培养、标准制订、市场培育、国际合作、财税金融政策扶持等创新体系建设的许多环节上明显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
有观点认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服务机器人研发和生产都在起步阶段,中国并不落后,但在机器人的市场竞争中,中国最亮眼的冠军似乎仍然只是市场。如何让我国机器人真正成为世界的强者?有业内人士表示,服务机器人质量的主要差距将不在硬件,而在软件,在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中金产业研究网分析员认为,未来的服务机器人行业,最快实现突破并被广泛使用的是家庭服务机器人,其中不只是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需求情景的开发同样重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力成本飙升、残障人群不断上升,要解决这些迫切的社会问题,服务机器人将发挥重要作用。服务机器人领域,全球同样起跑线,差距很小,有点类似于几年前的无人机行业,国内企业有很大机会。
第一章 执行摘要
第一节 项目背景
第二节 项目概况
第三节 项目竞争优势
一、技术优势
二、成本优势
三、政策优势
四、地域优势
第四节 项目投资亮点
第二章 项目介绍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内容
三、项目性质
四、项目地点
五、投资金额
六、项目承办单位
七、资金来源
八、建设周期
九、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十、主要产品规模
十一、项目技术方案
十二、项目投资回收期
第三章 项目行业分析
第一节 项目行业分析
一、服务机器人宏观市场环境
二、服务机器人产品市场前景
三、全国及项目所在地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项目竞争力分析
一、竞争分析
二、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第三节 项目商业模式
一、服务机器人项目商业模式
二、服务机器人项目商业模式优势
第四章 项目公司介绍
第一节 项目公司概况
第二节 企业主要竞争资源
第五章 项目产品
第一节 产品介绍
第二节 产品性能
第三节 技术特点
第四节 产品的竞争优势
第五节 典型客户
第六节 盈利方案
第六章 产品与开发
第一节 产品研究与开发
第二节 研发与技术
第三节 项目技术基础
一、已有的成果及技术水平
二、小规模生产性试验及流程
三、技术团队
第七章 项目建设计划
第一节 项目进度规划
第二节 项目建设方案
一、第一期
二、第二期
三、第三期
第八章 发展规划与运营策略
第一节 企业发展规划
一、企业发展目标
二、企业发展策略
第二节 企业营销战略
一、品牌营销战略
二、产品营销策略
第三节 市场推广方式
一、销售方案
二、营销方案
三、价格策略
第四节 建设与运营管理
一、项目组织机构
二、定员定岗
三、项目管理措施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预测
一、收入预估
二、税金估算
三、成本费用估算
四、利润估算
五、财务指标
六、总投资收益率(roi)
第十章 项目效益分析
第一节 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节 项目的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二、生态效益
第十一章 资金需求
第一节 资金需求及使用规划
一、项目投资估算说明
二、项目总投资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四、流动资金
第二节 资金筹集方式
一、项目拟采用的融资方式
二、项目融资方案
第三节 详细使用规划
第四节 还款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分析
第二节 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三章 中金普华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