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乾隆爷吃了都赞不绝口的东西,为何当初就是卖不出去呢?后来他又是凭什么将萝卜像钻石一样卖?还把它打造成当地的一个支柱型产业。接着往下看。
他是天津的某个小山村的农民,村民都夸赞他思想超前,有闯劲儿。当时他在外地打拼每年就可以有二三十万的收入,在当地算是有钱人了,可以有一回在老家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家乡一件奇怪的事,他看到村民辛苦种的萝卜,不是卖不上价儿,而是根本就卖不出去,都往沟里倒。这让他很是心痛,所以他就决定要帮助大家,打开萝卜的市场。他觉得自己家乡这种萝卜很有特色,只要稍加改良,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他说原先之所以卖不出去,那是因为知道它的人太少了,很多人对沙窝萝卜并不了解。
这种萝卜叫沙窝萝卜,又称天津卫青萝卜,历来有“沙窝萝卜赛鸭梨”的美誉。根据记载其实古时乾隆皇帝有次下江南吃过它,对它是赞不绝口,还给它齐了一个名字“连沙窝萝卜”,一直沿用至今。特点就是皮薄肉绿,掉在地上就碎,你看它长得外皮特别绿,其中90%露在地面,只有10%在地下,就是说萝卜的根茎特别小,但是养分特别足,你看都亭亭玉立的。
就是这种萝卜,他是怎么将它卖到一个100元呢?这么贵还能卖出去吗?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它特意翻阅各种资料、县志,还经常跟当地的老人聊天。他把沙窝萝卜从古至今了解了个遍,然后,把听到的这些传说印在了宣传页上,拿着这些宣传页,参加国内的各种农交会,农博会,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了沙窝萝卜,吸引了很多客户主动找他寻求合作。
而且他还改良了沙窝萝卜的种植技术,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采光的时间,增加萝卜的水分和甜度,甚至拔萝卜的时间和方法,为了保持沙窝萝卜的最佳口感,在立春前必须入库。
但是他发现市场上销售沙窝萝卜的越来越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价格越压越低,为了让自己的种的沙窝萝卜和别人家的区分开来,再一次聊天中受到了启发,为什么不想卖钻石那样买萝卜呢,只要自己将它们根据不同品质,分成几个等级卖不同的价格,于是他专门建了一套沙窝萝卜无损检测设备。主要检测它的果密度和它的色度,色度是看它绿不绿,果密度主要是检测它糠不糠。通过这套设备检测后,再根据萝卜的重量、外观、直径等,再次进行分选,他把萝卜分成了四个不同的等级。特级萝卜一个可以买到100元,大概1万多斤左右,也就能挑这么一枚到两枚,因为数量少,品质优异,所以成为抢手货。
通过采用这种特殊的销售方式,再对沙窝萝卜进行标准化种植与管理,现在他已经带领全村的人富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