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思维一变,小生意也有大市场!低成本且易操作

今天有个朋友又问我。他有10几万闲钱,想找到小生意赚点小钱。
做生意的第一件事情其实应该是思考这个生意按照你的方向往前走能做到多大。再用逆推去执行。
我有一个朋友非常的另类,他做的是废品回购的生意。真的做成了变废为宝。
但是他却异于常人,他让手下穿着统一干净的制服,开着干净的小卡车,跑到大的公司帮他们把不需要的文件、图纸用碎纸机清除,同时把这些剩下的碎纸和一些废纸回收的工厂签订合同,高价回购,每个月都有着数万的收入,而且业务量源源不断,尤其是像设计院一类的公司,废弃的图纸数不胜数,并且大家又害怕把图纸丢掉以后泄露机密,而碎纸以后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他做到了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这还只是这个生意的第一层,有天我和他聊天聊到这个生意运作的时候,后来我才恍然大悟,表面上看他做的是废品回购的生意,实际上他做的其实是服务业!
再往下讲其实他解决的是清洁,同时照顾到了业主的面子问题,你想想如果业主请几个收破烂的老爷爷老奶奶去公司把这些废弃资料用扁担一担一担的挑到一楼,放到三轮车里再拉出去卖了,这么有损形象的事情,有谁的面子会挂的住,大家会纷纷议论这个人贪小便宜。
但是找一个正规的公司美其名曰清理资料,顺便再赚一点钱,既有面子又贪了小便宜,这就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打法。找到顾客深层次的顾虑才是生意之道。顺便说一下,他每个月其实也就做几单生意而已,而业务量惊人。车子员工都是兼职的,成本低的令人发指。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很有意思,比如他只用了很少的成本就撬动了一个几乎不需成本不压货,不占用时间的生意,而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且没有房租水电平时养工人的烦恼的生意,这就是一个初创者在没有资源的初期需要做的事。
有没有感受到一点东西,如果你正在准备去做一点小生意补贴自己空的可怜的口袋,或者满足自己膨胀的野心,但是因为自己初期资源不足的原因没办法启动,或者需要很谨慎的启动一个生意,那么你的“小生意”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第一件事: 好的生意第一标准不是投入多少,而是回报有多少。
我经常听到我的朋友一谈到生意的第一个概念就是准备投资多少多少,仿佛必须有大的投入才有可能赚钱,凡是此类朋友大多都是没有做起生意来的,或者损失惨重,或者正在漫长的回本过程中。
我有投资了上百万种花却没有卖出一朵花的朋友,他现在不得不每天都为这个未来未知的生意输血,我有一个亲戚在火锅店打了三年的工,准备当老板,投资了30万开火锅店,最终却没有撑过一年,一个曾经的搞设计的同事信心满满的去开特色烤鱼店,亏本了数十万,两年后不得不放弃。
他们当初都是信心满满的告诉我准备投资多少钱做生意的人。
而另一类朋友思考的第一件事却是做这个生意能回报多少,怎么样通过自己的商业思维把投入做到最小化,让回报最大化。
比如一般人如果做这个废品生意,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一个店铺,第二件事情就是准备一张三轮车,第三件事情就是到处叫卖。
而我的这个朋友思考的却是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底谁才是最大最高效的客户,这个最大的客户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件事: 情如何让客户相信他,曾经考虑到很多细节,比如工作人员的胸前都会挂着预防中心的健康证明,就是为了让别人在各种细节中第一映像就对他产生专业、干净的心理。
第三件事: 情就是找到上下家。
第四件事: 情才是要投资的汽车工人各种,为了让成本最小化,他找了一些可以兼职的搬家公司的工人轮流来做,当日记工,而他不需要为太多的固定成本所烦恼。
也就是说当他确定这个生意是可行的,靠谱的时候,才会着手去做。
他把最大的精力就是放到怎么去找更多的客户并且签下协议,而不是要去投资多少钱,当发展起来以后他要做的只是定期找人去处理和维护这些公司就可以了。
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道路的走向。创业成功的那20%的人与大家最大不同点就是思维上。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当两个人准备去种地,一个人准备去种1亩地,他准备精心耕种这块地,而另外一个人准备的却是去种一百亩,可能他的前期会粗糙一点,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无论第一个人怎么精耕细种,他未来的收入都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好。
而这个1亩地就是很多前仆后继的准备开奶茶店、做火锅生意的创业者的未来,这些生意想要做好,你必须有强大的流量作为底气,而强大的流量就意味着高昂的租金和你等也等不到的黄金地段。
学习干货,关注伟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