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打拐英雄”魏继中的离世对那些曾经被“老魏”拯救过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件让人心碎的事情,仿佛老魏的离开让那些失踪儿童家长的精神支柱一下子就垮塌了。
妻子万玉兰:希望有人能将老魏的旗帜扛下去
在邻里眼中,万玉兰和老魏夫妻感情很好,是大家公认的好夫妻。就在老魏开始打拐后,作为家里的男人,唯一的主心骨,却一心想的是如何打拐,经常在全国各地跑,家里的生活、孩子的读书等一切都丢给了妻子,万玉兰也因此身心俱疲。
万玉兰坦言,当初对于老魏义无反顾的打拐,心里还是有些抱怨的。“虽然提出过意见,但是老魏性格倔犟,别人很难影响他的想法。”
“很多家长都非常信任老魏,帮他买好火车票、机票,请他去解救孩子。对老魏来说,他心里很理解这些家长,也许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为了孩子可以倾家荡产,还买票请他去帮助找孩子。老魏不忍心让家长浪费钱,每次都如约前往。”
“在打拐的日子里,老魏尽管是省吃俭用,但是仍然花去了十几万元,这些钱都是老魏的个人积蓄。”万玉兰说,虽然吵过,闹过,也只想老魏能够多为家里想想。
“有次吵架,甚至差点闹到离婚,老魏却说,离婚也可以,离婚了我反而一个人轻松,可以没什么顾虑去打拐。”万玉兰对记者说。
“虽然之前对老魏的打拐有些不理解,但是当看到这么多破碎的家庭遭遇失子之痛,对于老魏所做的一切,作为他的妻子我感到很欣慰。”万玉兰说,老魏的离去,这种痛无法用言语表达,但是心里更希望有人能够接过老魏的旗帜扛下去,实现老魏“天下无拐”的心愿。
社区书记刘和平:老魏打拐就算是贴钱也要进行到底
“第一次见到老魏的时候,感觉他朴实沉稳,但是仅仅只是知道他是老玻璃厂90多岁高龄的魏婆婆的孙子。”上坊路社区书记刘和平对记者说,“大概是08年到09年,才渐渐得知老魏在做打拐的事情,一开始做志愿者,零散的义务协助解救一些儿童和妇女。直到2010年,老魏来社区办事时,才得知老魏创办了一个寻人网站。”
从此以后,老魏只要来到社区就会带一些走失儿童的资料以及如何防范拐骗的宣传资料,“老魏每次出门寻人前都会到社区登记到哪里寻人,有没有结果,或者出去寻人多久,都会给社区打电话保持联系。”刘和平对记者说,几年下来,老魏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河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等,他家里最多的就是火车票,全是硬座,老魏从来不买卧铺,因为可以省下钱多跑几个地方”。
“为了打拐,老魏关闭了自己的小饭馆和小工厂,几年下来花费巨大。”刘和平回忆,问老魏打拐路途艰苦,自己贴了这么多钱,还做的下去吗?老魏回答说,“看到失去孩子的父母、看到失去父母的孩子,那些眼神让我很难过,所以我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将打拐进行到底。”
老魏常年在外打拐,不计回报的付出,所有的积蓄全部用在了打拐上面,花完积蓄,陆续向亲戚朋友借钱,出门坐最便宜的车,吃的是青菜和馒头。“老魏需要交1570元社保,但是又需要立马赶去外地,于是把钱交给社区帮忙办理,当时去还银行卡给万玉兰时得知,老魏以交社保为借口,却问万玉兰要了3000元走。”刘和平说,老魏身上并没有多少钱,但是他用这种方式要钱,也是要把打拐进行下去。
“老魏的离去太过突然,一个好人就这么离开了,心里也是久久不能平静。”刘和平对记者说,老魏虽然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感动着所有人,社会需要老魏这样的正能量,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接过老魏的棒。
志愿者万虹:能有老魏这样的朋友心里感觉很自豪
来自四川成都的万虹跟老魏一样也是一名志愿者,并且跟老魏是多年的朋友。“在老魏的影响下,也渐渐的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万虹告诉记者,在跟老魏共事的时候,老魏从生活上点点滴滴都是个体贴、细心的人。
“提出想参与打拐行动的时候,老魏总是说你一个女人吃不消,而且还危险,到时候还要来照顾你,你就做一些转转帖子,或者看见街上哪个孩子又哭又闹,就去干预一下或者报警之类的事情就可以了。”
“老魏每次来到四川都很节俭,吃饭的时候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心疼老魏,便尽一点地主之谊。”万虹对记者说,从走失孩子家长身上,能够理解到老魏为什么会义无反顾的去帮助他们寻找孩子,老魏的大爱深深的感动了自己。”
“老魏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能够有这样的朋友,心里感觉很自豪。”万虹对记者说。
“老魏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能够有这样的朋友,心里感觉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