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王旭泽 摄
长城网4月26日讯(记者 田梦 王潇 王旭泽)4月26日下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17年河北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昌发布了我省2017年河北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同时介绍了2018年我省国资系统重点工作安排,并与省国资委人事处处长侯全生、改革改组处处长王建立、财务评价与运行管理处处长刘喜增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肖立峰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肖立峰。记者 王旭泽 摄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肖立峰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发布会主题是“2017年河北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去年以来,我省国资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全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昌同志,发布我省2017年河北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并介绍2018年我省国资系统重点工作安排;我们还邀请到3位业务专家,分别是:省国资委人事处处长侯全生同志,改革改组处处长王建立同志,财务评价与运行管理处处长刘喜增同志,他们将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来自中央、香港、天津以及省内各主要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请王昌主任进行发布。
河北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昌。记者 王旭泽 摄
河北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王昌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2017年,省国资委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稳健增长、改革攻坚、转型升级、动能转换、提质增效、风险防控、科学监管、党建保障等八项重点工作,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年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一、2017年河北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
1.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全面改善。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目标,强化对重点任务、重点企业的督导检查,企业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快增长,实现利润创近年来最好水平。2017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806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利润总额112亿元,同比增长26.2%。截至2017年底,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分别达到9967亿元、30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7.2%。
2.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国企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手抓改革方案的统筹谋划,一手抓改革举措的落地实施,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呈现出积极稳妥、试点突破、全面推进、成效初显的态势。一是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参照中央“1+n”国企改革政策体系,结合全省国企实际,制定出台了我省《关于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改革文件,形成了“1+24”的国企改革政策体系,明晰了全省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细化了改革配套举措。二是十项改革试点梯次展开。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妥有序开展了落实董事会职权、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和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三是重要改革深入推进。积极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监管的一级企业已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3家企业在集团层面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二级及以下企业混改面已达59%;秦港股份回归a股。不断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规范企业董事会建设,建立了第一批50名外部董事人才库,为河钢集团等9家企业遴选了9名外部董事。四是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突破。整体谋划、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强化督导,2017年,全省共签订正式协议1085份,完成了对接总任务量的95%,超额完成了国务院国资委下达的70%的年度目标任务。
3.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激活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坚定不移去产能去杠杆。不折不扣落实“去产能”有关要求,监管企业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2017年钢铁、煤炭、焦炭、煤电压减目标。引导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工作,截至2017年底,监管企业资产负债率69.4%,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持企业搭建创新技术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整合科技资源,2017年研发投入57.4亿元,同比增长17.8%。三是实施绿色发展。积极推进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生产,认真落实国有企业节能减排责任,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工厂,扎实推动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全年完成环保投入40余亿元。
4.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突破发展瓶颈,拓展产业空间,延伸价值链条,企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一是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力度不断加大。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产品升级、提高附加值为抓手,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不断增强。河钢集团高附加值品种钢比例提高到65%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板和第二大汽车用钢供应商。唐山三友大力做精高端产品,粘胶短纤维、有机硅、糊树脂等高附加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45%以上,其中粘胶短纤维产量世界第一、出口总量持续保持国内第一。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全年新产品产值175.5亿元,同比增长20.2% 。二是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以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医疗健康、金融服务、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效益增长极正在逐步形成。开滦集团大力发展己二酸、甲醇汽油等化工新材料、清洁替代能源。河北建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初具规模,张家口坝上风能发电并网运行,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场等项目加快建设。集“医、健、康、养、游”为一体的华北医疗健康产业集团组建运营。三是开放合作取得新的成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河钢、开滦等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人才、管理、技术资源和市场优势,增强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河钢塞钢在2016年实现扭亏的基础上,2017年继续保持良好的经营态势。开滦集团向国外输出矿井设计、勘探等一体化服务,做强做大生产服务业,现已合作19个煤矿,输出劳务和技术管理人员1000余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项目,河北建投京唐、京霸铁路开工建设,张呼客专联调联试,石济客专投入运营。
5.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国资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准确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以管资本为主加快省国资委职能转变,科学界定监管边界,创新监管方式,国资监管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一是优化整合内设机构,监管职能进一步转变。省国资委党委对委机关监管职能和工作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定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优化调整内设机构,共压缩处室5个,精简人员编制29名。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务院部署和省政府要求,研究起草了《河北省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今年3月已经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二是强化出资人监督,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加大监事会、纪委、审计、巡察监督协同力度,成立了省国资委大监督格局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初步构建起了协调联动、信息共享的外部监督格局,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充分肯定。三是发挥专业化优势,稳妥推进集中统一监管。在充分调研和借鉴其他先进省市经验的基础上,会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实施了《河北省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实施意见》。2017年,基于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经省政府同意,将省工信厅、省委政策研究室等6个省直部门列为年度首批改革试点。
6.积极应对处置,企业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稳妥处置融投引发的金融风险,风险总体可控。加强与各大银行总部的对接,妥善解决了开滦、国控等企业的现金流接续风险。积极处置冀中、开滦等6家企业因历史上整合小煤矿形成的欠薪欠保及去产能中的职工稳定风险。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安全生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7.全面从严治党,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省属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全部实现了董事长、党委书记“一肩挑”,18家监管企业已全部完成党建工作总体要求进章程,从严选拔管理企业领导人员,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实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建立了监管企业后备干部与中长期培养对象人才库。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对企业关键少数的监督制约,加强对企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全流程监控,国资国企腐败易发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国资国企系统政治生态持续好转。
二、2018年省国资委重点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省国资委系统的重点工作是:贯彻“一个思路”、把握“一个要求”、实现“两大目标”、注重“六个突出”、抓好“七项工作”。
贯彻“一个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和王东峰书记的重要指示与讲话要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全省国有企业实现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更加注重目标、问题导向,更加注重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在“转型、创新、改革、开放、质量”上集中发力,全力推动创新发展,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强化完善国资监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国内外较强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为不断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把握“一个要求”:即牢牢把握全面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要求,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实现“两大目标”:即在经济效益上,力争到2018年底,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5%、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2%。在改革发展上,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机制,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注重“六个突出”:一是更加突出新发展理念;二是更加突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三是更加突出质量效益;四是更加突出改革攻坚;五是更加突出转型升级;六是更加突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着力抓好七项重点工作:一是着力抓好效益稳定增长,进一步巩固企业发展良好态势。二是着力抓好改革举措落实落地,进一步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着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四是着力抓好创新驱动,促进企业动能转换。五是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进一步筑牢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六是着力抓好监管体制机制完善,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水平。七是着力抓好管党治党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
河北省委外宣局副局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肖立峰
感谢王主任的权威发布。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河北省国资委财务评价与运行管理处处长刘喜增。记者 王旭泽 摄
一、河北新闻网:2017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快增长,实现利润创近年来最好水平。请问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河北省国资委财务评价与运行管理处处长刘喜增:今年一季度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资产规模平稳上升,经济效益高位增长。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深化行业对标,强化内部管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