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树立孩子的劳动观念?

美好的东西如果轻易得到,孩子就会毫不在意;只有让他们亲自付出相应的劳动,才懂得应该珍惜、爱护这些美好的东西,而那些优秀的人物,那些伟人,无一不是在苦难中,在贫困的推动下,勤奋劳作,而终于脱颖而出的。浙江正规叛逆学校
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往往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很少经历风吹雨打,他们不懂世上还有“艰辛”二字。
他们不懂得体贴农民,不知道爱惜粮食,他们已经丧失了把劳动作为美德的最朴素的理解。而要让他们获得这种理解,体会这种艰难,培养起对劳动的兴趣,只有让他们亲自去体验。
在孩子有了一定自理能力后,父母就要培养他整理房间、收拾东西的能力。现在,许多孩子生活能力差。不少父母认为,孩子学习一天就够累的了,再干活儿多累呀!现在只要好好读书就行了。类似这种想法的人还很多。父母们可否想过:这样做的后果,使这些孩子成为“肩不会担担,手不能提篮”的公子哥、娇小姐,将来长大后到社会上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工作呢?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要认真细致地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在劳动中认真体会,树立孩子的劳动观念和意识。
另外,父母还要以身作则,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并让孩子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使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了使孩子获得自理的能力,掌握自我服务的本领,父母应该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特训学校指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让孩子干什么,都要循序渐进,开始分配孩子的家务活儿,要求不能过高,时间不可过长,难度当然也要低,要坚持“量力、适度”的原则,使孩子能胜任并愉快地完成任务。父母要教给孩子方法,指导孩子按一定顺序去做,起床后怎样叠被、整理床铺、收拾书桌、打扫室内卫生等。除此之外,还要教会孩子洗衣服,刷鞋,学会整理学习用具,每天按课程表整理书包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自然就会养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