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之前第二轮建设规划中的方案,走学府大道--兴国路--长堎大道,从线路长短看的确很合理,但现在看来,线路以及站点的停靠,也许还有商榷的空间。个人认为,学府大道--前湖大道--长堎大道的线路会更加合理。站点的设置,建议在南大北门(南大3号门)--红谷新城(麦德龙)--吾悦广场(长堎大道子实路交叉口)三个点设置。建议基于以下原因:
1. 第二轮建设规划大约是在5年前做的,5年过去了,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长堎大道作为新建区重要的商业大道在快速崛起,一是因为前湖快速路的修建,二是因为紧邻红角洲主干道。规划建设和在建设的城市综合体较多,小区体量较大也发展较为成熟,居民聚集度高。如沿建议线路走向布置也更加靠近红角洲HJZ5规划片区,以及要重点打造的红色旅游景点小平小道。
2.具体建议的站点来看,南大北门附近,将方便南昌大学和南昌科技大学近10万师生的出行。而原规划22站南昌科技大学站,即使南昌科技大学师生也并不是非常便利。红谷新城附近,在长征西路和长堎大道交叉的位置,附近有大型社区,红谷新城,城开国际学园;有商场,麦德龙;有在建商场香江家居君之家,有规划建设城市商业综合体DAK2016008和DAK2016009地块,有规划商业用地(现陕汽服务站)。相比原规划23站在开关厂附近,几乎没有较大的小区聚集,离新建中心也是有一段距离。吾悦广场附近,子实路和长堎大道交叉路口,新建区的新城吾悦广场(建设中),华润紫云府(建设中),红谷世界城。大型商场和小区聚集相比原规划24站,设站将为更多人群服务。
3. 从建设成本来看,建议线路约比原规划线路长1.3公里,如按每公里5亿计算,约增加6.5亿成本。这可能也是原规划出炉的一个原因吧,但线路穿越狭窄的老城区兴国路,势必也会增加不少拆迁成本。另外,长堎大道沿线未开发的土地如因布置地铁线路也将增值,且有利于商业开发。
4. 从施工的可行性看,之前有问题提到前湖大道布置,涉及隧道,高架,三层立交的互通。之前有市民提问,也有人回答可行。还请规划局给出专业意见。
个人有以下几个问题,希望能给予回复。
按照进度,南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目前应该是在进行线路规划设计,正常的流程2018年6月前国务院会对线路进行批复。那么,
1.在这之间,南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计划何时完成线路修编?
2. 预计大约在什么时段向公众公示?
3. 设计规划是否会参考关心地铁建设的广大市民有价值的建议?
4. 是否会对线路规划的合理性予以说明?
5. 公示后市民有不同意见是否有再次修订的可能?
非常感谢!
您好,目前我市正在结合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新一轮的轨道线网修编工作,因轨道线网修编工作涉及城市未来发展,事关重大,我局将组织多轮专家论证研究并充分征求各县区的相关意见后予以确定,您和其他市民针对轨道的相关意见,我局都将反馈至编制单位予以研究论证,待轨道线网规划稳定后,届时将按要求向社会进行批前公示,公示期间市民提出的意见我局也将反馈至编制单位予以研究论证。地铁5号线线形将在下一轮的轨道线网规划或线网规划修编中予以明确,因线网规划须结合总规修编开展,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我局正加快相关线网规划编制工作。
市城乡规划局 2017-07-11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