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名人故事(刘龙)萝卜贡


人们说,明朝的保国忠良要数刘龙,这话大概不假。忠就忠在他刚直不阿,敢同那些乱臣贼子斗争;良就良在他善解民意,最能体会到庶民百姓的疾苦。下面就讲一个他借进萝卜贡为农民分忧解愁的故事吧。
  话说,刘龙早在得中探花、于翰林院当编修的时候,就已崭露头角。皇帝见他学问精深,破例把他提升为中允学士、经筵日讲,专管教授太子等23 名皇家子弟。后又任礼部、吏部尚书等要职。时阉官刘瑾专权弄政,每每向皇帝进谗言。刘龙屡屡当面揭穿其阴谋。因此,刘瑾及其党羽对刘龙恨之入骨。后来,皇帝晏驾,小主登基。刘瑾以托孤重臣自居,更加飞扬跋扈。一日,小主临朝,刘瑾出班奏道:“自我主登基以来,山东猪生大象,江西出现麒麟,天下奇闻频传,这是我主洪福齐天之象征。臣以为,应趁此机会传旨百官,回各自的家乡属地寻宝进贡,以震国威。”小主年幼,昏庸无知,一听“进贡”二字,高兴得几乎要从龙椅上跳起来,迫不及待地批准了奸贼刘瑾的奏章。殊不知,刘瑾这样做,是为陷害刘龙设计的一个圈套。他深知,刘龙一贯主张廉政爱民,对皇上寻宝进贡的主张一定会竭力反对的,更不会有
什么奇珍异宝献给皇上。到时候,联络党羽,群起攻之,奏他个违抗圣命、欺君罔上之罪,就会把刘龙置于死地。
  诚然,刘龙对寻宝进贡是深恶痛绝的,可是他想,阉党专政,小主无知,如果公开提出反对,正好中了刘瑾的奸计。于是,他和其他大臣一样,也回自己的家乡寻宝去了。不过,他寻宝进贡的方式与众不同:第一,未惊动地方官员;第二,未欺压父老百姓。他不声不响
地登上仙堂山,来到仙堂寺,向自己的启蒙老师问计。然后,按照老和尚的指点,请几位懂技术的老农,在一个旧茅坑里填满沃土,栽了一棵优种白萝卜。为了让萝卜尽快生长,他起早贪黑,和老农一起施肥浇水,精心培育,又上了老和尚送来的催长药。结果,白萝卜神奇
般地越长越大,大得快要把茅厕口撑开了,刘龙的心里说有多高兴就有多高兴。他向老农和老和尚道谢之后,便雇用三套马车,把大萝卜运往京都。正好,皇上限定的进贡日期已到。金殿之上,积宝如山,有金龙,有玉马,有貂裘,有羽衣,有拳头大小的珍珠,有一丈多高的珊瑚,真是光辉灿烂,鬼斧神工,令人眼花缭乱。刘瑾及其党羽趾高气扬地站在他们搜刮来的珍宝面前,等待着皇上的赏赐,而那些无宝可进的清官良臣却一个个垂首而立,等待着朝廷的惩罚。刘龙呢,他是既不卑,也不亢,既不惊,也不慌,虽两手空空,却器宇轩昂。刘瑾见刘龙这个样子,反觉得有点丈二和尚,心想,这刘龙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啊?他皮笑肉不笑地提高嗓门问道:“刘大人这回到山西一定带回了上好的贡品吧?何不献上来让皇上和众卿一饱眼福呢?”小主也说:“是啊,听说刘爱卿的故里紧挨着仙堂名山,有名山必有瑰宝,想你是不会枉此一行的。”刘龙答非所问地出班奏道:“万岁,我看今日所进之宝,虽富丽堂皇,但大可不必。古人云,玩物丧志。我主身居龙位,日理万机,却不可沉醉于这些奇珍古玩之中。”小主听了似有醒悟,正要让刘龙继续讲下去,刘瑾却使出了他早已想好的“当头炮”:“听刘大人的话音,你今天是既反对进贡,又无宝可献了?”刘龙不慌不忙地说:“山西乃尧舜出生之地,神农布谷之所,焉能无宝呢?我今天进的是土里生的,田里长的,人人都离不了的无价之宝,叫白萝卜!”“什么,你说什么?”刘瑾及其党羽一阵奸笑,“哗啦”跪伏于地奏道:“刘龙拿一个普通的白萝卜来愚弄皇上,实乃欺君之举,望万岁明察。”刘龙镇定自若地说:“不,我的贡品绝不是普通
的萝卜,而是天下绝无仅有的大萝卜。由于难以抬进殿来,只好请万岁和诸位大人到九龙口一观。”刘龙这么一说,引起了小主的兴趣,立即传下了“摆驾九龙口”的旨意。
  到得九龙口,果见有一株雪白鲜嫩、大得出奇的萝卜,叶阔如门扇,蔓比碾盘粗,立起来足有金殿那么高,面对这个特殊的贡品,刘瑾目瞪,阉党口呆,忠臣面笑,良将颜开,小主大喜过望,脱口赞道:“奇宝,奇宝,真是稀世奇宝!我国能长出这么大的萝卜,是物阜民丰的象征,是国泰民安的祥兆。大萝卜应列珠宝之上,刘爱卿当记头功。”刘龙连忙跪拜道:“谢主隆恩。要说功劳,不属微臣,应属滋养万物的土地和辛勤劳动的农民。万岁能体恤农民种地之艰辛,减少赋税,不再向民间敛宝,刘龙就如愿以偿了。”小主频频点头,深以为是。刘瑾及其党羽设计陷害刘龙的阴谋彻底破产了,刘龙借进萝卜贡,为民请愿的义举一时传遍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