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排行榜”们的商业模式

背景
高考季马上又要来了,不出意料,最近小艾浏览新闻媒体时又看到好多的排行榜,有大学的,有中学的,甚至还有小学的。不同的排行榜数据打架,每一个榜单几乎都会引发争议。比如说中国人民大学,在有的榜单中高居前五,而有的榜单则名落孙山。
说起国内外的各种排行榜,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比如胡润的百富榜,武书连的大学排行榜,然后每年年底各大机构的什么投资人排行榜,独角兽排行榜,什么**位**岁以下的**排行榜等等。然后还有各种领域的排行榜,比如游戏的排行榜,流行音乐的排行榜,数码产品排行榜等等。
总之,很多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机构,用各种科学的和拍脑袋的方法搞排行榜,而这些排行榜在经过广泛的传播后,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影响着我们的一些行为。
比如说,新手妈妈要买纸尿裤,不知道哪家好的情况下,搜索“纸尿裤 排行榜”或者“纸尿裤 哪个好”,然后就会查出来几个排行榜,这些排行榜就很有可能会影响这位妈妈的购买行为。
再比如说,你刚买了房子想做装修,除了亲朋好友推荐之外,一般都靠搜索,然后会出来一些排行榜,很可能你就会根据一些排行榜的推荐进行选择。
做排行榜这件事情,很少会是官方来进行,因为排行榜数据来源的权威性,是否入榜的依据等等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容易计算的。比如说,有的大学排行榜以规模来论英雄,谁大,谁的某项指标就占优势;而有的则偏论文数,而且不管论文的第一作者还是第二作者,只要挂名了就加分;还有的则号称通过“大数据”进行暗箱操作,比如某机构公布的毕业生薪酬排行榜。所以,排行榜背后的目的无外乎赚钱、赚取知名度和获得话语权,也就是“钱、名、权”。
实际上,以富豪排行榜的鼻祖福布斯为例,1982年,为了让《福布斯》杂志能够更加畅销,马尔科姆·福布斯推出了“世界富豪排名”,并在各大报纸进行了“预告”,最后排行榜刚出来,杂志就被抢购一空。福布斯的排行榜,从来不隐晦其赚钱的目的。
以下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排行榜们是怎么来赚钱的。
商业模式
1、赞助费
排行榜们的第一个商业模式,就是“赞助费”。
早在2009年,央视就和武书连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撕逼大战,大有把武书连直接送进监狱的势头。
很可惜,最后事件不了了之,而武书连则依旧活跃在各个媒体,提供其“权威”的排行榜。至于榜单上谁受益,谁被打压,这个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各位自有判断力。
在央视手撕武书连的事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对武书连收取高校“赞助费”的行为,对于排行榜公平公正的影响。
根据各种报道,武书连在做大学排行榜时,大肆收取高校的“咨询费”和“赞助费”,根据是否收费,以及收费的额度,对相关高校进行“优化”,以使得其排名能够往上跃进,从而在招生季获得较好的生源。而部分高校为了能够获得比较高的排名,纷纷邀请武书连到学校进行“座谈”。其商业模式类似于百度的“竞价排名”。
除了大学排行榜,国际知名的奖项也出现了问题。2015年,国际知名的红点奖准备颁奖给中国的设计师顾磊,结果顾磊拒绝领奖,发了一篇文章叫《我放弃了红点奖》。
作为一项国际知名的设计奖项,能够获得红点奖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顾磊则选择了放弃,原因无他,就是其高昂的“获奖服务”,也就是“赞助费”。红点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商业氛围过于浓厚,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奖项,其公正公平性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无独有偶,在胡润和福布斯的财富排行榜中,也经常会流传出富豪不愿意上榜,然后花钱把自己从榜上弄下来,或者排到后面的事情。比如有媒体曾经爆料,有富豪为了不上排行榜,花了200万的赞助费,把自己从名单中拿下来。
2、线下活动
排行榜的线下活动赚钱,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很好理解,比如奥斯卡,格莱美等等,这些颁奖活动通过活动本身的明星效应就能赚取大量的广告费。把排行榜做成一个盛大的“秀”,并且对全球直播,这是排行榜的最高境界。国内当然也有类似的节目,比如什么年度经济人物,感动中国人物等等,当然,还有315晚会这种变相的排行榜,央视财经曾经被抓了好几个人,都是因为收取用户“不上榜”的黑钱而被抓。总之,这些都是眼球来吸引广告来赚钱的商业模式。
当然,更多的排行榜和大奖们则无法跟这些大型的品牌相媲美,只能另辟蹊径。
还记得2014年歌手张杰和筷子兄弟在第42届的全美音乐奖中,通过花钱,在广告时间段买了个表演的机会,然后分别获得了“国际艺人奖”和“年度国际最佳流行音乐奖”。的事情吗?本来是希望能弄个国际奖项忽悠中国人的,没想到被人深扒。
其实,花钱去各种线下的活动中买奖项,买排行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在胡润富豪排行榜系列产品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线下的活动。比如,胡润名流酒会、胡润海峡财富领袖晚宴、最受尊敬的企业家颁奖晚宴、奢华旅游等等,这些线下活动都是要收费的,而且还有“冠名权”,每年光冠名的收费就可达千万。
虽然有的企业家不愿意上榜而缴纳“买路钱”,但也有一些则非常希望上榜并且热衷于出席各种活动来赢得知名度。典型的比如说有的企业家在某个阶段特别重视股票的表现,如果某某财富榜要将其排上榜,但财富会比去年缩水,他就会进行“攻关”,以确保其股市中的正面形象。
而每年年底大大小小的媒体,各大机构们,则会举办各种“投资人排行榜”、“创业者排行榜”,其中一些的公正性很难经得起推敲。投资人花钱拿奖,是为了获得更多创业者的关注,创业者花钱拿奖,是为了获得后续更高的估值。
而各种行业的排行榜则更是多如牛毛,有的公司年底奔赴各种排行榜颁奖会,拿奖拿到了手软,而实际上,这些奖大多都是要花钱的,背后的目的,则是为了排在前面的产品能够卖的更好。比如说各种游戏奖项,各种音乐奖项,还有汽车排行榜,手机排行榜,小说排行榜的各种颁奖等等。
不仅仅是企业,很多行业协会也打着颁奖或者“诚信”的名义,收取相关企业的费用然后搞一个排行榜,或者给企业颁发一个“诚信企业”的牌照,这个套路都是一样的。
3、卖产品或服务
除了通过线下活动,将奖项“卖”给相关获奖者之外,排行榜公司门还会通过“卖产品”来盈利。
最典型的当然就是某些品牌自己搞的行业排行榜。比如“卫浴十强”,“木地板十强”,“教育机构十强”一类的排行榜,就会有很多来源不明的推广。
武书连曾经公开宣称,其大学排行榜的主要盈利方式是通过卖书来获取盈利。其做法是通过排行榜获得相关的社会知名度,然后推销其填报志愿的书籍获利。无独有偶,现在有一家叫ipin的公司,则号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助考生填报志愿。其方法也是发布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薪酬排行榜,然后在获得广泛转载的知名度之后,推出填报志愿、职场等方面的ai+服务,来赚钱相关的利益。
而老牌的福布斯以及胡润的富豪榜则会依靠卖杂志,从而带动广告收入来赚取利润。这些广告则以奢侈品为主,由于阅读对象比较明确,因此广告业非常的精准,广告商也舍得花钱在这样的杂志上。
还有一些媒体,会弄所谓的网络作家排行榜,这些媒体实际上大部分是跟网络小说的网站,甚至是跟一些作者合作推出这样的排行榜,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给一些作者造势,顺便宣传自己的平台,另外就是为了把读者引流到相关的平台进行付费阅读,从而获得额外的收益。
类似的还有美食排行榜,旅游排行榜等等,都是利用排行榜引流,让你去消费相关的产品。这些榜单的制作者往往都是排名前1,2位的那家单位制作的。当然,也有一些小公司蹭名气的,比如搞个排行榜,里面9个都是非常知名的大企业,然后它把自己放在5,6位的样子,号称自己很权威,这样也能吸引不少的关注。
这里面有个手法,就是写一篇很容易被人搜索的文章,比如“北京周边什么地方好玩”,比如“北京市火锅排行榜”等等,就是类似的这种思路,然后其中9个是非常知名的,它把自己插进去凑成10个,然后放到各个平台去做推广,你一搜索这一类的关键词,这篇文章出现的概率就很大。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文章,出于好奇点开看看,就很有可能会去消费。这种方法就叫排行榜引流。
4、为利益集团服务
在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话语权是很多商家的必争之地。而排行榜无疑是话语权的最直接表现形式,简单而粗暴。
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两家互联网公司在网上大打口水战,a公司说根据tt咨询机构的报告,它的月活是2个亿,排名同类产品第一名;而b公司则说,根据ss咨询机构的报告,它的月活是3个亿,排名同类产品的第一名。然后a和b就开撕了,然后tt和ss互相指责对方数据造假。
这背后还是因为利益。因为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同类产品不会装很多,一般也就装1,2个,所以,排行第一的机会就会比其它要大的多。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很多的咨询公司和媒体都有某些公司的投资背景,或者有某些公司的“合作”,甚至很多新闻媒体你会看到大量的水军出没,在推广某个产品为“第一”,这背后都是商业竞争的原因。
就连我们小商帮科技这种才上线试运营一个多月的小媒体,小平台,都接到过有公司要“合作”,为其行业“第一”摇旗呐喊的软文要求,可见互联网领域对于排名的重视。
5、灰色产业
最后要讲的排行榜涉及到灰色产业。
在网络当中,黄赌毒是最能吸引流量的,但由于公安部门的努力,直接搜索相关的内容,在搜索引擎中很难会搜出相关的内容,大多都被屏蔽了。
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用排行榜来动脑筋。
比如所,赌博集团利用广告联盟,在各大盗版电影网站中,把自己的广告内嵌到相关的盗版电影中,然后在各个论坛和平台做搜索推广。“十大灾难片”、“十大动作片”一类的,引向最新的热门盗版影视剧,然后你观影时就会出现相关的广告推广,这些广告非常隐蔽,很难通过常规的打击方式进行打击。
还比如有广告联盟利用“av排行”一类的关键词,将搜索者引入这样的平台,然后获取广告收益,甚至,在上面推广qq群、微信群,兜售相关的视频,获利丰厚。
这方面说明点到为止,各位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集相关的资料。
总结
排行榜的生意很少引入注意,但由于其成本较低,利润较高,衍生的价值较大,在各行各业中一直有排行榜的一席之地。
小商帮科技认为,在互联网的思维之下,排行榜应该会有更多新的玩法,以排行榜切入的精准广告,推广产品的模式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尤其是跟技术结合,比如ai或者大数据,会带来更多的想象力,甚至不乏从中诞生独角兽的可能性。
如果对排行榜商业模式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留言进行讨论。
作者:小艾 来源:小商帮科技(id:xiaoshang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