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百家号作者:晓声聊名著
不得不说,高宗皇帝的晚运还是不错的,他的养子宋孝宗非常孝顺,在对待高宗的问题上,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大多数时候,他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敢违拗了太上皇的意思,可以说,高宗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退休之后还掌握实权的皇帝。关于他说话到底有多管用,咱们可以通过一件小事来说一下。
有一年,高宗皇帝过生日,按照惯例,朝廷都会有专项拨款,筹备太上皇的寿宴。赶巧了,这年碰上天灾,各地的赋税欠了很多,国库就显得很空虚。孝宗为了体恤百姓,就带头节俭,裁减宫里各项支出,到了太上皇的寿宴上自然也不能例外了。
于是,礼部官员想当然地以为不会有任何问题,就自作主张地把这项专款给裁减了一部分,导致高宗的寿宴办的是捉襟见肘,十分尴尬。宋高宗本人虽然不崇尚奢华,可毕竟当了大半辈子的皇帝了,脸面还是很重要的。他见到这种情况,不管三七二十一,当着众多宫女太监的面大发雷霆,嚷得脸红脖子粗的,归结起来就一句话:“这小子不孝!”
这一下子罪名可大了,宋孝宗闻讯立马方寸大乱,赶紧把宰相找来商议对策,多亏这宰相够仗义,他对孝宗说:“这事您别管了,我去跟太上皇解释!”孝宗如释重负,连连称谢。
宰相进入德寿宫,依礼拜见高宗皇帝,赵构一看宰相来了,就明白他是来替儿子说情的,脸上马上多云转阴,愤愤地说道:“朕老不死,为人所厌。”宰相马上接话道:“皇帝至孝,本不欲如此,罪在小臣!”
高宗闻言很是疑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宰相接着说道:“朝廷之所以裁减太上皇寿宴专款,绝非是皇帝小气,而是为太上皇积福增寿。因为太上皇“圣寿无疆”,而民众的经济能力有限,所以适当减少民众的税赋负担,可以增加太上皇帝的福泽,使您更加长寿。”
当时高宗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他最渴望的就是积德行善,一听宰相如此说,马上云开雾散,当即赏赐宰相御酒一杯,还赏赐了一套金质酒器。就这样,困扰在孝宗心里的大难题就这样被宰相三言两语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