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会忘记: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又名鹤庆、、、,祖籍阿沛,原名、周,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祖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者和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成员,监察学会会长。民国第一任教育长官。
从1916年到1927年,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了北京大学,开创了“学术”和“自由”的风格;从1920年到1930年,蔡元培还担任过中法大学校长。早年,他参加了清朝的反科举斗争,并在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部高等教育法令——大学令。
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他主持了教育管理委员会,建立了民国大学和中央研究院,并领导了教育和学术体制的改革。1927年,他参与发起“保国救国运动”,主张清党,反对杀人。从1928年到1940年,他是中央研究院的专职院长,贯彻他的学术研究思想。蔡元培多次赴德国、法国学习考察,学习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封建教育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33年,蔡元培倡议成立国家中央博物馆,并亲自担任第一届理事会主席。抗战初期,蔡元培、李、等上海著名文化人物共同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救国会,积极组织和动员文化人物和人士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于1940年3月5日在香港因病去世。葬在阿伯丁山顶的中国公墓。
蔡元培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和中国革系统的黑科技网吧txt下载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蔡元培的白色肖像
1.自蔡元培以来,中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和体系。
其次,他的“思想自由和包容”思想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帝霸最新章节源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第三,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他不仅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大学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倡“文理相通”,主张“依靠既懂教育又懂知识的专家来实现大学的民主治理”。
文章来源:www.atol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