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江浙六座名城相对地位的沉浮


所谓江浙的六座名城,这里指苏州、绍兴、扬州、南京、杭州、上海,在不同的时期都曾经引领江南。那么综合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性与繁荣度,六座城市的相对地位又是如何浮沉的呢?
这里按个人观点排一排,抛砖引玉,欢迎讨论~请勿乱喷,这里的江浙定义为江苏中南部浙江中北部安徽东南部,不在此问题上做过多纠缠。
(之前在地理吧发过,这次做一些小更改)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2楼11-21 23:06
操作
春秋战国:苏州>绍兴>扬州>南京
苏州是春秋吴国与战国越国的都城,也是楚国江东郡的主要城市。
绍兴是春秋越国的都城。
扬州和南京只有城邑,但是扬州的邗邑似乎更重要。
杭州此时还没有明确记载。
鲜生友请
广告
生鲜水果加盟,鲜生友请 来鲜的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3楼11-21 23:06
操作
汉代:扬州>苏州>绍兴>南京=杭州
扬州作为吴国、广陵国的都城,是汉代东南繁华要邑。
苏州始终是郡城,也是汉代东南重镇。
绍兴在东汉时升级为郡城。
南京和杭州这一时期是普通县城。
(ps 这些符号不一定代表绝对实力的强弱(毕竟我也没有详细考证的能力),很多时候只是为了代表一种相对趋势的转移吧。而等号也不一定代表实力真的相等,也有可能是因为菜鸡互啄懒得细分了)
qwezxcjklbnm: 南京汉朝只是乡村,根本不是县城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4楼11-21 23:10
操作
三国、西晋:南京>苏州>绍兴>杭州=扬州
这时期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三国。
南京在三国时荣登孙吴首都,地位飙升。
苏州是孙吴早期统治中心,地位也比较重要。
绍兴是郡城。
杭州依然是县城,扬州则因为地处吴魏边境,严重衰落,三国时甚至一度沦为无人区。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5楼11-21 23:12
操作
东晋、南北朝:南京>绍兴>苏州>扬州>杭州
永嘉南渡后南京成为了半壁江山的首都,进一步发展。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高峰期。
绍兴在永嘉南渡后经历了大开发,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度超过了苏州。
扬州是江北军事重镇,为时设时撤侨州郡治。
杭州依然是县城。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6楼11-21 23:13
操作
隋代、唐代安史之乱前:扬州>苏州=绍兴>杭州>南京
隋唐统一中国,又开辟了大运河,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
扬州作为运河通航中心,自隋炀帝时起便大受青睐。
苏州和绍兴(越州)也在稳健发展。
杭州作为大运河的重点,地位迅速上升,成为了州治。
南京作为前朝首都被废为县城,由镇江(润州)管辖。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7楼11-21 23:13
操作
唐代安史之乱后:扬州>苏州>绍兴=杭州>南京
唐代后期,扬州成为著名繁华都市,所谓的“扬一益二”。这是扬州历史上的高峰。
苏州成为了江南唯一雄州,经济也比较繁华。
杭州开始崛起,户口上已经能和绍兴并驾齐驱。
南京也有所复苏,但比起其他几座城市依然地位较低。
总之,唐代后期,大运河沿线城市地位均有明显提升。
kine07: 扬一益二的扬不是指的扬州,是江南的意思,古代称呼整个江南为扬州。最好的证明是成都从来木有叫过益州,益州指的是四川的那一带平原,成都的名字从建城起就从未改过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8楼11-21 23:13
操作
五代十国:杭州=南京>绍兴=扬州=苏州
唐末五代军阀混战,绍兴、扬州、苏州均受到战争破坏,尤其是后两者受战争影响较大。
而杭州、南京作为吴越国、南唐国的都城,地位有显著提高。相较而言,此时杭州以经济繁荣胜,金陵则以文化繁荣胜。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9楼11-21 23:13
操作
北宋:杭州>苏州=南京=扬州>绍兴
北宋是江南爆发式成长的前夜。
杭州此时是江南最繁华的城市,钱赋最多。
苏州与扬州作为运河沿线城市,经济地位也依然重要。南京也维持着南唐以来相对较高的地位。
自杭州崛起后,绍兴相对要弱势一些。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10楼11-21 23:14
操作
南宋:杭州>南京=苏州=绍兴>扬州
南宋时中国经济重心彻底南移,从此中国南方经济明显超过北方。
而江南一带文化上也进入了高位期。
杭州成为南宋行在,达到了历史高峰。
苏州、绍兴作为杭州的辅助城市,经济相当繁荣。南京是沿江军事重镇与商贸重地,城市发展也很快。
且南京(建康府)与苏州(平江府)城内均设有行宫,绍兴则是南宋帝陵所在地。
而扬州则因为战争影响变为军事要塞,航运上的重要性甚至被仪征(真州)所取代。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11楼11-21 23:14
操作
元代:杭州>苏州>南京>绍兴>扬州
元代杭州不再为行在,但依然为东南第一大城市。
苏州自南宋以来经济发展很快,元代时文化也开始繁荣了起来。
南京在宋元易代时罕见的未受大破坏,城市的手工业颇为兴旺。
绍兴较平稳。
扬州在元代相当衰落,元朝甚至毁去了扬州的城池。
CoCo奶茶
广告
CoCo奶茶绍兴地区招代理,2017.12招商开启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12楼11-21 23:16
操作
明初(1421年永乐迁都前):南京>杭州=苏州>绍兴>扬州
元明易代,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南京成为大一统帝国的首都,地位飙升。这是南京又一个高峰期。
杭州与苏州受到南京崛起的强烈影响,地位下降。自元代以来苏州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此时被压制了。
绍兴平稳。
扬州复筑城池,但面积狭小,无法与江南各城相比。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13楼11-21 23:16
操作
明代永乐迁都后至弘治朝:南京=杭州=苏州>绍兴>扬州
永乐迁都后,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南京人口大量减少,政治地位也突然下降,繁华度下降了很多,但依然有留都地位。
杭州与苏州处在复苏过程中。到成化、弘治朝,苏州与杭州城市已相当繁荣,文化上的地位也有所恢复。
绍兴的经济文化稳健发展。扬州缓慢恢复。
浙风渐贱: 人口经济在明大部分时期,苏杭与南京没可比性,明末苏州上升,杭州就算了,如果楼主开贴是比地位。那就没可比性了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14楼11-21 23:16
操作
明代正德朝后至灭亡:南京=苏州>杭州>扬州=绍兴>上海
明代后期,整个江南进入了集体繁荣的全盛期
南京则在正德南巡后城市恢复了繁华,再加上作为留都汇集了大批在野士大夫群体,成为了明代后期重要的政治与文化活动平台。苏州则工商业快速成长,文化繁荣,成为了明代后期经济文化的重要中心。
杭州的繁荣度也有提高,但16世纪前期遭遇倭寇袭击影响,繁荣度比之南京、苏州已稍逊一筹。
扬州随着两淮盐业的改革,繁荣度有了明显的恢复。绍兴在明代后期则成为了文化大师辈出的地方。
1553年上海筑城,上海城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15楼11-21 23:17
操作
清代初期至康熙朝:苏州>南京=杭州>扬州>绍兴>上海
明清易代。南京失去了留都的政治地位,士大夫流散,经济上则开始了向工商业城市转型。
苏州与杭州在明清易代时受破坏较小,入清后继续稳步向前,文化上也延续了明末以来的优势。
扬州明清易代时遭破坏,但康熙朝后因盐业又开始了高速发展,扬州盐商初露峥嵘。
因为迁海令,绍兴在清代前期,繁荣度较明代有所下降。
1684年清廷始设江海关,1687年移驻上海,上海开始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
浙风渐贱: 江南省省会地位不如苏州?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16楼11-21 23:17
操作
清代雍正朝至嘉庆朝:苏州>扬州>南京>杭州>绍兴>上海
清代中期苏州经济进入繁荣顶峰期,关税额甚至大于南京杭州之和,文化上也依然重要。这是苏州的巅峰。
扬州盐业在乾隆年间走向顶峰,文化也大为繁荣,诞生了“扬州八怪”“扬州学派”等重要人物。可惜自南宋黄河夺淮以来,扬州的腹地始终水灾频频、经济不振,导致扬州被视为“华而不繁”,高度有所制约。
南京作为两江总督驻地政治地位依然最高,而工商业也有了大发展。该时期南京地区商业关税额已近似杭州,丝织业也高度发达,与苏杭并驾齐驱。
杭州此时也相当繁荣,惟强势度稍显不足。
绍兴平稳。
上海作为港口也越来越繁荣。乾隆年间一口通商,上海无法进行远洋贸易,但与中国国内地区展开的北洋贸易又快速发展了起来。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17楼11-21 23:18
操作
清代道光朝:苏州>南京>杭州>扬州>上海>绍兴
清道光朝,江南经济衰落明显,鸦片烟的泛滥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扬州在陶澍改革盐法后衰落明显。南京的两江总督则收取了原本两淮巡盐御史的权力。
绍兴平稳。
1843年,上海开埠。从此上海正式开始崛起。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18楼11-21 23:18
操作
太平天国时期:南京>上海>苏州=杭州>扬州>绍兴
太平天国给江南带来了很大的混乱。
南京被太平天国定为首都,又一次成为了新政权的根据地。
上海则接收了受战争影响而逃难的江南士民,繁荣度陡然上升。而开埠后的上海港航运地位也快速提高,1856年上海关税超越广州,正式成为中国第一大港。
苏州与杭州是太平天国的省会,城市受到了战争的严重影响。
扬州和绍兴也受到了太平天国战争的明显影响。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19楼11-21 23:18
操作
太平天国后至清朝灭亡: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扬州>绍兴
太平天国战争后,江浙形势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上海成为了江南首位城市,并开始向持续至今的中国第一大城市迈进。
宁、苏、杭均受战争破坏,而尤以南京遭湘军屠城,受破坏最严重。而镇江、芜湖的开埠也制约了南京的经济发展,使得南京战后恢复较苏杭更缓慢。
扬州持续性衰落,海运兴起后漕运又废,此时只有一些盐商后代在苦苦支撑。绍兴在宁波开埠后地位再度下降。
你的头像很牛 3
第20楼11-21 23:19
操作
民国北洋时期: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绍兴>扬州
辛亥革命后,传统秩序彻底瓦解。
上海在民国前期继续着特殊的经济繁荣,城市进一步膨胀,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国近代工商业的最大重心、中国极重要的文化中心。
南京与杭州在军阀的领导下开始了近代市政建设,艰难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苏州在清亡后失去了省会地位,而此时无锡开始崛起,苏州经济地位也进一步下降。
绍兴这一时期出了很多文化大师,但近代社会变化,这些名人都聚集在上海北京等通都大邑了。
扬州则沦为了江北小城。

有历史的江浙六座名城:苏州、绍兴、扬州、南京、杭州、上海 但如今的扬州越州己没落。

客观,“绍兴自古以来就是小城市”,这是不客观的,当然建国后严重衰落也是事实。自古以来的小城市有:宁波....

主要是文化上的没落,绍兴城规模始终都不大的,没有大起大落,比较稳健。

古代杭州城也始终不大,杭州古城的北界东界是环城路,西界在西湖以东,其实不大。比绍兴古城明显大一圈的是南京城,苏州城比绍兴城略大,杭州城和绍兴城近似。

千年不发展不是稳健

幼稚,就算在几十年前,绍兴城的面积都不算小

绍兴的历史地位不是因为城建有多好,而是文化精神上的出众。

当然了,明末到现在什么都呵呵了。

2500年建城史,就是绍兴的衰落史。

绍兴最辉煌的时候 就是大批诗人游会稽的时候后,
莫嗟虚老海壖西,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石帆山掩五云溪。——元稹  
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 。——白居易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州?——孟浩然  
日觉耳目胜,我来山水州。蓬瀛若仿佛,田野如泛浮。——孟郊
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国。可怜客子无定宅,一梦三年今复北。——王安石
驿路古今通北阙,仙溪日夜入东溟。彩衣才子多吟啸,公退时时见画屏。——方干  
仙都难画亦难书,暂合登临不合居。绕郭烟岚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元稹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
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李白  
遥闻会稽美,一度若耶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李白
今日赠予兰亭去,兴来酒笔会稽山。——李白  
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绫虚说价犹高。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罗隐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白居易《缭绫》   
山自纵横水自流,谁家门首欲离舟。——陆游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望霁华。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飘纱。——张继  
江东名郡古无双,处处青山照玉缸。  
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元稹  
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苏轼    
昔闻咸阳帝,近说稽山侬。——李商隐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李白  
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陆游  
浙右称雄镇,山阴委重臣。——白居易  
禹陵风雨思王会,越国山川出霸才。——陈子龙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笑谈静湖沙。——李白  
一入春山去,千峰不可寻。新年芳草遍,度日白云深。——皇甫冉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李白《古风》  
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李白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 光景两奇绝。——李白  
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杜甫  
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王羲之  
若耶溪水云门寺,贺监荷花空自开。我恨今犹在泥滓,劝君莫棹酒船回。——苏轼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贺知章《采莲曲》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见说孤帆去,东南到会稽。春云剡溪口,残月镜湖西。——张籍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陆羽
春江夜尽潮声度,征帆遥从此中去。越国山川看渐无,可怜愁思江南树。——孙逖  
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李白《采莲曲》    
越中蔼蔼繁华地,秦皇峰前禹穴西。湖草初生边鹰去,山花半谢杜鹃啼。——刘禹锡  
孤云随浦口,几日到山阴。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  
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孟浩然  
海上正迷蝶梦,山阴未棹溪船。  
会稽王谢两风流,王子沉沦谢女愁。
明月自随山影去,清风长送白云归。——元稹

绍兴规模一直都不大,这是对的,就算是发展鼎盛的南宋一朝,绍兴府在初期是南宋和建康并称的大城市,但是到了南宋中后期,规模对比宁波,福州,成都,苏州,泉州等,都没有了优势。
杭州南宋时候拥有一百万以上的人口,绍兴城鼎盛也不过四十万,要说杭州规模比绍兴大,这是当然的。

要说经济繁荣,在历史上,镇江比绍兴应该更为持久,明清时期在江河立交桥位置的镇江也是足以和扬州等并列的城市。而六朝时期,镇江名为京口,是南京的陪都,六朝大量皇陵都在镇江,论数量规模之大,还在绍兴的南宋陵墓之上。

明朝绍兴城三倍于宁波城

绍兴城在历史上城池规模也是排的上号的。就算是建国初。也远比nb大多了,不比杭州小多少。有卫星图为证。南宋怎么可能比不上你说的那些城市。

那是你没有正视过那些城市吧,如果你看历史只看绍兴赞美自身的那部分,从来没有和其他城市在各个阶段的切磋和对比,那你的对比认知自信又是哪里来的?

我还是挺客观的,论文也看过不少真没你说的不堪。不过关于镇江的研究不多。或许价值不大的原因吧

60年代美国的卫星照片,显示绍兴城(环城河内和周边)和宁波城(三江口附近)近似相等,这是在绍兴持续衰落两三百年和宁波开埠高速发展一百多年后。绍兴的建成区面积被彻底甩开成为小城市确实是在2000年之后。

2000年的时候,冯大刀阔斧想撤县设区,是当时的遗老阻碍了绍兴发展黄金时期,如果当时就拥有柯桥区越城区,绍兴现在至少大一倍不止,其他不敢说,柯桥越城连成一片是毋庸置疑的

可以和无锡去竞争一下

挺好的,环城河内才能代表绍兴
其他都是杂鱼
为了保证绍兴的原汁原味,老城区万岁
其他城市只是规模扩大,也只是徒有其表罢了,内在早就腐化,哪有绍兴这样保存完好

自已到卫星地图上去测量一下,宁波东门口至西门口才多少距离

很简单,中国只要有点历史的城市都会有一个城墙,现在即便城墙拆了,但护城河或是大至框架总是在的,卫星地图上量一下就知道了,南北两京,苏杭两个天堂,西安、开封两个故都,这后面就是扬州、绍兴,差不多大。成都估计在绍兴前面,不过也大不了多少(其实开封也一样),什么泉州、福州、宁波就不要拿出来了,特别是后面两个,能有绍兴一半就不错了。

谢谢,这些知道,问题是,我不是只看城墙的,而且也不敢说,只看城墙,就直接得出历史上一直牛逼的结论。历史上泉州福州宁波,在海运发达的宋代,经济实力和城市发展都有一段时间超过绍兴,我指的是这个,然而你还是不知道,还是继续看城墙吧,然后我还要告诉你,扬州的经济地位,在历史上,比绍兴要强的多。唐宋明清时代,全国十大城市,按经济实力排位,扬州,明州,泉州都有入选过的经历,而城墙规模不算小的绍兴府一直没有进入。

绍兴历史上,既不在京杭大运河的主干节点上,也不沿长江,海洋开放时代也不是东南沿海的主要港口。说实话,其实只有南宋初期和六朝是比较发力的,其他阶段,都不温不火。虽然它一直是浙东道首府。

错了,绍兴(越州)曾有大型(按当时的标准)海港,这个说来话长。

扬州的崛起是因为有大型海港和大运河加持,对,扬州曾有大型海港,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是吧。

明清时代,绍兴人口是多,但是府城的实力,在苏南浙北一带也只是平平无奇,人才虽然辈出,可惜已经是外流严重,师爷为啥遍及全国?绍兴人为什么全国都肯跑,因为第一,人多地少;第二,府城也不是经济大市,并不繁荣。

宁波古代从来没有进过前十,这个可以肯定。明朝绍兴城市(商业繁华程度)三倍于宁波,这是朝鲜官员记载的,更不要说再往前。

这逻辑就不对了,宁波商人这么多,是不是宁波太穷都跑外面谋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