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
十、新浪微博:
微博延续了2015年的媒体平台大方针方向,彻底实现了增长与营收的双双逆袭,
微博三季度显示财报月活跃用户为2.97亿,同比增长34%,创下今年最大增幅。三季度微博总营收达11.8亿元,同比增长49%,净利润同比增长156%。2016年10月18日,微博市值首次超越twitter。自2016年初低谷以来,微博股价最高上涨了362%。
九、网易手游
有数据显示,网易10月手游收入超过腾讯,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游发行商。其中《阴阳师》《梦幻西游》立了大功。手游之外,丁磊的猪肉也上市,俨然往娱乐业方向发展。
网易2016年第三季度在线游戏服务净收入为65.68亿元人民币(9.85亿美元),同比增长26.0%。
八、快手:
伴随一篇公众号略带讽刺的文章,如同当年9158的隐藏独角兽快手走入人们的视线。今年快手乘着短视频与直播的快车高速发展,商业化也正在路上。
对于社交类的应用,最关键的是日活跃用户,目前快手日活用户数达到4000万,注册用户的城市分别则与中国人口分布非常接近,宿华也表示,快手的用户规模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他用海外的照片和视频分享应用instagram举例,instagram开放了分享后,日活用户数达到网民数总数的30% 所以快手的用户规模还远远没有达到天花板。
七、oppo和vivo:
在智能手机竞争白热化的今年,借助线上线下的双重发挥,仍然保持了巨量增长,出货量遥遥领先。
相对于 oppo 和 vivo 在中国市场的惊人成长,两家公司在全球市场的表现也同样亮眼。idc 公布的全球资料显示,2016 年第 3 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3.629 亿支。其中三星以 7,250 万支的出货量居首,苹果、华为、oppo、vivo 则分别囊括前 5 名,其中 oppo 和 vivo 整体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苹果。
六、中商惠民:
在各种线上o2o纷纷结束烧钱模式准备进入资本寒冬时,负责向社区超市供货的中商惠民基本完成了自己的版图,今年更是正式从b端转向c端。
2016年9月,中商惠民b轮融资金额高达13亿人民币,经过3年的跑马圈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社区电商和超市供货商。中商惠民采用自建仓储、物流的重模式,在原有业务基础之上,逐步涉足金融、民生服务,并设立直营便利店,面向c端消费者。
五、移动出行:
滴滴。合并优步中国后,垄断中国移动出行市场,估值350亿美元成为新巨头。同时盈利压力开始显现。
ofo,摩拜。几个月完成几轮投资,而且大的投资机构都站队了,成为一大奇观。ofo背后站着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王刚、经纬中国,摩拜身后站着高瓴资本、华平、红杉、启明创投,一两年内就将决出胜负。你赌谁赢?
四、英伟达(nvidia)
老黄(黄仁勋)继续带领nvidia深入多个领域,包括vr、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计算等领域,对高速gpu计算的强烈需求让nvidia变成了一个隐藏的巨鳄。
nvidia发布了截至2016年10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三季度nvidia收入20.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亿美元增长54%,比上一季度的14.3亿美元增长40%。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三季度净利润5.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去年同期净利为2.46亿美元。
三、人工智能face++:
旷视科技(megvii)成立于 2011 年,总部位于北京,是国内一家专注于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的技术公司,也称“face++”。三年前,构建在阿里云计算平台之上的 face++人脸识别云平台正式上线,与蚂蚁金服联合研发推出了“扫脸支付”。
face++。接连被投资,进入独角兽。虽说像百度搞那种无人驾驶的人工智能,离应用很远,但如果在人脸识别方面做到第一,应用到支付领域不算太远。
二、bilibili:
页面广告、手游渠道分销、正版化后的承包、多方位活动(bml),今年是bilibili多点开花的一年,企业营收与发展前景依然强劲。
这应该是公司首次批准公开的bilibili真实数据,2200万日活跃数,14亿弹幕总署,每日视频播放量超过1亿,ugc自创视频超过800万。
一、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继续保持极高的估值和营收,同时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到了2016年,头条的估值已经高达92.3亿美金,相当于600亿人民币。
移动端产品“今日头条”2014年落户高新区后,客户端总下载量已超4亿,日活跃用户超过4000万,平均每个用户每天使用时长达57分钟,是用户平均使用时间最长、日均启动次数最多、社交分享量最大、用户好评度最高、国内最大的独立移动资讯客户端。2016年收入预计将达到30亿元。
衰落
十、twitter:
与微博大力发展媒体属性相比,twitter因为缺少合理的发展方向正在进入亏损的快车道,无法扭亏的现状让twitter积极寻找收购方。
财报显示,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twitter第三季度总营收为6.1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69亿美元增长8%;净亏损为1.0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32亿美元净亏损收窄22%。
twitter同时宣布,将对公司进行重组并在全球裁员大约9%
九、优衣库:
伴随着快消品市场的遇冷,优衣库继续在美国保持高速扩张的原有模式,并没有及时改变策略,净利润被大幅影响。
在国内深受大众喜欢的优衣库近年来的顺风顺水,不过其母公司日本服饰零售商迅销有限公司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受日元强势、错误的涨价策略及汇兑亏损等多重影响,亚洲最大服饰零售商迅销集团截止2016年8月31日的2017财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暴跌56.3%,从上年同期的1100.27亿日元跌至480.52亿日元。
八、vine:
短视频鼻祖,曾高速吸引眼球的app,在被twitter收购后如今也面临被twitter整体运营失败关停的命运。
与此同时,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ly的数据,在2013年时成为vine最重要的1%的用户中,从2016年初开始,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用户停止向vine发布新视频内容。
七、聚美优品:
对比唯品会的营收高速增长,聚美优品在美股开启低价私有化的策略后,让原本就在跨境电商领域难以开辟空间的聚美雪上加霜,市值连续下挫。而如今陈欧则想跨界转型影视与直播,已经慢人一步的聚美结果如何尚不明朗。
被“售假”和“做空”这两个高频词萦绕纠缠的聚美优品,股价就如其营销活动的折扣力度一般,一折到底。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聚美股价化作一地鸡毛,今年7月间,聚美股价最低时仅剩3.8美元,市值不足最高时的十分之一。至今价徘徊在5美元附近,较其发行价,两年多时间市值跌去了近八成。
六、百度:
从错失移动市场快车,李明远主导的转型业务黯然失败,再到核心业务竞价排名因社会事件广被质疑,百度今年并不好过,作为曾经的渠道入口把控者,与at的差距越来越大。
仅仅quote一段爱奇艺的现状:
连年亏损也让爱奇艺的登陆a股梦想夭折。今年7月爱奇艺突然叫停了历时五个月的私有化计划。此前,李彦宏与龚宇向大股东百度提出以mbo(管理层收购)方式私有化爱奇艺,收购百度持有的80.5%的股份,并计划让爱奇艺于2017年借壳a股上市。随着私有化进程的终止,爱奇艺寄希望a股资本市场“输血”的愿景也化作泡影。
五、gopro:
错失无人机市场,定位过于小众,gopro发展受阻。
据微博消息爆料称,gopro会有200个全职员工将因公司重组而被解雇。与此同时,gopro还将关闭其娱乐部门,减少公司设施,并计划在明年进一步减少non-gaap营业费用。与这200为员工一同“失业”的还有gopro的现任主席tony bates,他将于今年年底离任。
四、pc平板笔记本:惠普,戴尔,苹果相关业务,联想。
前些年站在浪潮之巅的pc平板笔记本,现在让位于智能手机,相关厂商不好过。惠普财报数据显示营收和净利都在下滑,2月份宣布裁员3000人,10月又计划在2017财年到2019财年之间裁减3000-4000名员工。戴尔在出售资产、谋求转型。苹果的mac、ipad系列销量大幅下滑。联想由盈利转为亏损。
三、智能手机:酷派,联想,三星,htc。
前些年说的中华酷联,除了华,其他几个都没落了。由于竞争对手强劲,酷派自身发展也存在问题,导致被乐视控股后也没能扭转局势。联想手机前几年销量很不错,由于用人和产品系列问题,现在被几大对手超过,收购摩托罗拉效果也并不明显。三星大爆炸,直接损失170亿美元,市场份额下滑。htc手机销量惨淡,已经沦为三线玩家,正在搞虚拟现实设备以图东山再起。
二、达芙妮
近年来达芙妮集团的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有数据显示,在达芙妮业绩辉煌时期,在女鞋市场占有率接近20%,可谓名副其实的“大众鞋王”在销售业绩持续疲软的压力下,达芙妮集团开始大规模整合销售网络,仅2015年一年便关闭805家门店,2016年前三个季度又关店757家。截至2016年9月30日,达芙妮集团核心品牌业务同店销售额同比下跌13%。同时,前三季度集团核心品牌的门店数量减少757家。
一、乐视
近两个月来,乐视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先是11月2日被爆出拖欠供应商100多亿货款,随即有传言称乐视整个资金链断裂,紧接着又陷入乐视高管调整以及裁员危机。乐视网股价最近五个月累计下跌25.18元,累计跌幅已达41%左右。市场对于乐视看法:商业信用,已经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