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福利多 告别“工薪税”力度空前大!

生活在大城市的你,有没有时常在无眠的夜晚暗自感叹:虽然拿着过万的月薪,但是扣除社保、扣除个税、扣除大头的房贷、教育、医疗等消费支出后,口袋里依旧空空如也?
为什么明明拿着还不错的工资,很多人还是觉得生活压力却如此之大呢?作为地地道道的“工薪阶层”,不少人认为个人所得税说白了就是“工薪税”。
工薪税占比太高
社会上对个人所得税沦为“工薪税”的批评,主要由于源自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收入占比较高,远超其余十项所得的个税收入之和。
虽然个税征收对象比较广泛,但来源于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占了“绝对大头”。
从个人所得税收入结构的趋势而言,近十年来源于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占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占比由2007年的55%上升至2017年的65.3%。
这就意味着工薪阶层成为缴纳个税的主体,个税沦为名副其实的“工薪税”。
个税改革大减负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个人所得税是目前我国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因此个税起征点的修订一直就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毕竟关系到我国工薪阶层的钱包问题。
端午刚过,就迎来了一个改革大福利——在充分了解到群众问题之后,时隔7年中国将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也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被称之为“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
此次个税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将个税起征点从原来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
对大多数人来说,起征点的上调意味着降低纳税负担,真正得到实惠。
个税起征点提高是对普通收入人群减负,相当于国家在端午给大家发放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啊,这才是真正的厉害了,我的国!
改革提升减负空间
当然,提高个税起征点只是改革的一部分。之所以将这次的改革称为“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当然是因为它的“福利多多“。
如此考虑到民众的生活现实,可以降低公民的税收负担,有利于实现民生的保障,更好地缓解中低收入阶层的负担。
个税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个税改革坚持“增低、扩中、调高”的总原则,即中低收入者少缴或免缴、高收入者多缴。
这次个税起征点调整释放出一个信号,即个税会根据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来确定。很明显,个税改革向减负与公平迈出一大步,再一次释放出改革的红利,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随着我国个税改革不断深入,随着征税理念的转变和信用体系的完善,个税在促进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同时,也将不断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