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想到过越来越多的新建楼盘出现大量粗劣问题的根本原因 ..


这段时间E网曝光的新造楼盘质量设计问题之多之严重令人吃惊,虽然不排除房地产商因高价买地倒逼省成本的可能,但人有脸皮商要面子,相信一般的房地产公司绝对不想倒牌子的,最有可能的是中国的政策出了大问题,公务员与工人的收入急剧拉大,与德日等制造强国公务员收入略低于普通民众的做法背道而驰,年轻一代以考皇粮吃纳税为荣,工人地位边缘化,抬不起头甚至连结婚的钱或买房都捉襟见肘,士气低落,建筑一线队伍青黄不接,难怪造出来的东西低级错误层出不穷,现状不改,将来的房子说不定过几年就楼歪歪了都难说。同理,电梯质量崩溃问题也是一样道理!

房子质量不好,过几年拆掉再造过,这样“挤鼻涕”就上来了!

原因很多,首先施工方层层分包,然后材料质量差

错了,验收达标6成就能通过了

心知肚明,房地产已经是夕阳未日,拆牌子无所谓了,能省一元是一元,都是净利润

低房价只能偷工减料,没办法的办法。

施工方做的,为了赚黑心钱,当然也有好的

书生厉害,指桑骂槐

监管部门被收卖了?

说白了就是成本问题,现在建筑行业萧条,能接到活就不错了!无论价格多低,都有人挤破头皮去做!价格因为同行之间的竞争,甲方的精打细算,一压再压!外加一层层包下去,你觉得利润有多少?外加资金回笼问题,当场不景气,资金回笼慢,还要开拓别的市场,总包拿不到钱,分包肯定也没多少了。比如城南逗底的XX排屋区,价格压得很低,要求么又不低,外加内部消化,回扣压榨,作为分包的,你觉得利润会有多少?所以总得动点歪脑筋。这也应证了国情,国人一般买东西不看质量,只看价格哪个便宜,出事之后才来吐槽。

其实房产公司就和个皮包公司差不多,有几个管理人员就可以了。资金也是总包分包垫资的!能按合同准时收到钱就谢天谢地了。

不倒就好

主要是现在中国的房子造来不是住人的!是用来投资的!

日本无职务公务员的收入是按民企一线工人的95%定价的,绍兴工人按《劳动法》工时算收入才3-4万,仅柯桥区公务员的2-3折(不要跟我说全年无休的工人年收入有5、6万)。日本光小小的马桶盖就让国人大大的趋之若鹜!

一线建筑工人的工资已经蛮好了,国人不爱干体力活,只是保障不足。
错在监管不力和层层分包上面!!
光拿钱不干活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