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那边一定要按时吃饭,注意自己的身体。”武征的妻子左手抱着刚满两岁的孩子,右手将一个饭盒递给他,里面放着他最爱吃的韭菜馅儿饺子。武征拿起背包不舍地走出家门,不时回头望向妻子和孩子。
武征今年32岁,是湖东机务段京唐港运用车间司家营机车队的一名年轻货运司机,负责万吨岩土列车牵引任务。2011年,因京唐港港口任务增长,急需内燃机车乘务员,当时还是学习司机的他主动请缨,从“家门口”的大同运用车间调到这里参加支援。每次出乘,他都要先乘坐11个小时的火车到达滦县,然后再坐3个小时一班的汽车,跨越630多公里到达渤海港口地区,往往是前一天夜里走,第二天下午才能到达。在这里,他不仅考上了司机,而且一干就是6年。
异地工作一年后,由于跑车的关系,3个相亲对象都跟他分了手,一时间给小武带来了不小的情绪波动。这一切都被细心的车队党支部书记白福华看在眼里。经过一番了解后,白福华决心帮他解决好婚恋问题。
“对机车乘务员来说,思想问题是大问题,一定得及时解决。”白书记的话干脆利落。他几经牵线,找到了一名在客运段工作的年轻乘务员。经介绍两人一见钟情,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婚姻。
生活上,该段工会将“八小工程”送到边远地区,为车间配备了全自动洗衣机和应急小药包,让这些“单身汉”的生活便利了许多。工作上,车间采取了老带新“结对子”的帮教方式,让同一地区跑车的职工搭配在一个机班,方便相互照顾、沟通和学习。此外,车间还建立了“一季一谈心、一月一问询”的思想工作机制,组成了由党支部书记带队的“慰问团”,负责收集日常异地乘务员的各类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引导工作,让职工“跑家不跑心、工作是重心”。
“一边是能持家的好丈夫,一边是能稳健驾驶机车的乘务员,这种人生体验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小武幽默的话语中透露着对工作的热爱。630公里外的港口,已经成为了他第二个“家”。
来源:《人民铁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