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内容管理行业研究报告

摘 要
新技术的兴起发展给企业、员工和客户的日常行为带来显著影响,企业对ecm的需求随之转变,移动性与安全性成为ecm需要应对的两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也为ecm系统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生产力· paas · 智能
企业内容管理的定义:对企业全部内容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20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尝试使用内部通信系统管理网络内容,“企业内容管理”开始萌芽。2001年,国际信息与图像管理协会创造了术语ecm(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并将ecm定义为“用来捕获、储存、管理、保留和交付与组织过程相关的内容和文档的技术”,仅强调了ecm是管理企业内容的技术。伴随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ecm的概念不断被完善,今天的企业内容管理已成为企业对企业全部内容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技术、战略、过程、方法和系统。企业在制定内容管理战略和选择ecm工具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如何控制企业内容,更要考虑ecm如何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商业价值。
企业内容的定义与分类
“内容”一词源于出版媒体业,开始主要指的是书报杂志、唱片影带里的创作内容。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企业内外信息的流通不断加速,文档与资料数量不断增加,内容的范围不断扩大,由原来的出版媒体内容,发展为企业内外所有与其相关、以数字形式展现的信息聚合。企业内容可从内容分割度、内容来源、内容格式、内容状态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
ecm覆盖内容生命周期的全部阶段:从创建和捕获,到保存或删除
企业内容管理的发展历程:技术进步不断对企业内容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络开始普及,ecm系统帮助企业进行网络内容管理,保证企业内联网与web网站信息的一致性,保证企业信息得以高效的发布、组织和搜索。2005年前后,伴随电子商务和xml的发展应用,ecm的使命愈发丰富强大,内容管理模型、内容储存管理、内容交付管理、工作流等功能一应俱全。2010年左右,云服务逐步成为诸多企业的生产力工具,移动互联网爆发,手机成为个人随身计算设备,新技术的兴起发展给企业、员工和客户的日常行为带来显著影响,企业对ecm的需求随之转变,移动性与安全性成为ecm需要应对的两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也为ecm系统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企业需要ecm的原因:数据增长为企业内容管理提出挑战
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o2o、社交网络、资讯媒体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需要面临的数据量成指数增长。idc数据表明,2020年全球新建和复制的信息量将超过40zb,是2012年的12倍,其中中国的数据量将在2020年超过8zb,比2012年增长22倍。数据量的飞速增长带来了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的繁荣发展,也给企业信息管理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企业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整体的战略,认真规划ecm系统的建设,才能高效管理企业内容,并利用内容提升实现商业收益。
ecm的主要特征与必然趋势
传统信息管理系统往往只关注某些特定形式的数字化信息,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如文档管理、记录管理、web内容管理、企业网盘等,也可能只关注特定业务内容,如erp、crm、scm、hrm等。但ecm是企业级的信息管理系统,它关注企业的全部内容,超越了单独的管理应用,打破了业务与部门限定导致的信息孤岛。ecm的现代化的整合与集成的解决方案,也促进了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的融合。
中国信息化发展已经位居全球领先位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对全球各国家评价结果显示,中国信息化全球排名大幅度提升,中国信息化发展在产业规模、信息化应用效益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指数,中国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36位迅速攀升至2016年的第25位。从全球范围来看,以美国、英国、日本、中国、俄罗斯为代表的大型经济体,具有强大的信息产业基础和庞大的用户市场规模,信息化发展优势明显。“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的信息化发展在全球居于超前位置,俄罗斯(第23名)与中国(第25名)首次超过二十国集团的平均水平。
云服务遍地开花,移动互联网带来新场景
2016年云服务已度过炒作期,成为企业生产力工具,企业对内容管理的saas产品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升。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较2015年增加750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提升5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工作场景向多元化发展,推动不同使用场景细化、企业内容管理的范围向更深更广扩散。
企业内容管理产业链:上游提供存储、网络基础服务,下游遍布各行各业
企业内容管理行业的核心为ecm应用系统的提供商;基础为满足企业存储、网络需求的云服务厂商或物理基础资源厂商;通过代理商或直销进行销售;服务对象以知识密集型、传输密集型领域的企业用户为主,也可嵌入其他厂商的saas系统间接提供服务。
中国企业ecm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企业ecm的主要业务类型集中在文档管理及协作、企业网盘、web内容管理等,部署方式以私有云为主。企业选择私有云部署主要是出于安全层面的考虑,特别是大型企业普遍保守,而私有云私密性强,也可充分利用企业闲置硬件。伴随公有云服务的发展和企业对公有云认知的加深,企业因转型需要开始逐步接受公有云产品,传统it向公有云转变的总体趋势愈发明显。
企业内容管理产业图谱:文档管理及协作、企业网盘、web内容管理三大类
企业的内容管理系统应当对企业全部内容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大型供应商如ibm、微软的服务覆盖范围较广,中小厂商则通过在特定领域中提供高品质、差异化的服务以生存发展。
按照产品的主要功能特色及所属业务领域,可对ecm供应商做出三类划分,其中文档管理及协作中的文档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结果性文件,满足归档、分类和检索需求,以规范化管理为目的;企业网盘针对企业整个运营过程中的所有文件,满足企业海量文件的汇聚、存储、访问和共享需求;web内容管理侧重于内容管理的交付阶段,主要将内容出版到网络终端,涉及企业内联网、外联网或者互联网上创建、管理和发布内容的全过程。
随着时代发展,ecm诸多供应商的产品功能都在不断丰富壮大,在自身基础上管理更多类型的企业内容,向内容全生命周期拓展。
ecm产品各有千秋,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按需选择
典型公司案例 - 亿方云
亿方云公司发展历程
亿方云成立于2013年,起源于美国硅谷,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最专业的文件管理服务。亿方云以saas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覆盖不同规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文件管理需求,实现快速的业务增长,截止到2016年底已累计服务超过10万家企业客户。2016年,亿方云在北上广深建立了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展开对典型行业的大型企业的推广覆盖,并针对大型企业推出混合云解决方案,进入商业爆发期。
专注于公有云和混合云两种部署方式,注重用户体验
亿方云的产品部署只存在混合云和公有云两种解决方案。为了保证产品功能的丰富性和健壮程度、以及产品的用户体验,亿方云不提供完全私有化部署的产品形式。
以企业网盘为始,通过paas化实现企业内容管理
亿方云立志于帮助客户解决所有企业内容相关的需求,而文件的存储、共享、访问、权限设置为企业内容管理最基础的需求,因此亿方云从企业网盘做起,将自己定位为企业文件管理及协作云服务提供商。在基础需求之上,亿方云凭借优质且大量的研发资源、用心的产品设计,在文件的流转与协作上打造优秀的客户体验,塑造产品差异化,并贴合客户所在行业特性,使产品功能与业务流程相结合,增强产品生命力。与此同时,亿方云一直在推动产品的paas化,丰富自己的api接口,以开放的心态与企业其他应用系统(如笔记、邮箱等第三方应用,crm、hrm等基础信息系统)集成,让企业无需采购多家产品,使员工一站式办公,完成企业所有内容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典型公司案例 - 鸿翼股份
edoc2易道,从文档管理软件到数据内容管理平台
鸿翼股份成立于2000年,2004年推出企业文档管理软件edoc2易道(已逐步升级为企业内容管理产品)。易道在解决企业文档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将文档内容中有价值的数据提炼出来,形成企业知识库的积累,并对企业不同平台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使用,可集成企业现有系统,进行业务整合及重塑平台,快速构建新的业务应用,覆盖内容生命周期的获取、储存、管理、保护、呈现等阶段,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资产价值。易道的客户以大型企业为主,集中于金融、工程设计、高端制造等行业。管理是易道的强项,产品以私有化部署为主。
提高生产力为企业内容管理第一要义
智能管理,让企业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知识大脑
2012年,alexnet模型以超越第二名10个百分点的成绩在imagenet竞赛中夺冠,深度学习在视觉识别中一站成名,2015年夺冠的残差网络模型resnet更是深达152层,以3.57%的错误率超越人眼。视觉以外,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也在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义理解、智能决策、个性化推荐等边界相对清晰的领域大获成功。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将协助满载企业数据的企业内容管理平台进化为企业的知识大脑,在特定场景下辅助甚至替代人力,减少枯燥繁琐的机械化工作,企业的知识创造、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学习等知识管理的各个流程都将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而发生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