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作为现在的电商自营,小编个人觉得,它是一个很受欢迎的电商。他的服务和速度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京东发布了2016年q4和全年未审计业绩报告,报告中京东扭亏为盈,净利润10亿元
京东的确正在摘掉亏损的帽子,并用十年的时间证明了电商自营、自建物流等重模式的正确性。
回看京东的发展历程,刘强东的管理团队共经历了四个阶段:2007年前,是草台班子阶段,刘强东一言堂;2007年到2011年,本土老将跟随刘强东打天下;2012年到2015年外企职业经理人执掌话语权;2016年之后,老将重新掌权,管培生等嫡系高管崛起。
由于京东起初的团队班底太过草根,以及者其中多数职位都是发展过程中新增出来的,因此第一轮的高管空降并未造成过大的新旧冲突。而这一时期进入的高管,算得上和刘强东一起摸爬滚打创业的老管理层。
对于高管职位,京东无法从头培养,但对于中层,刘强东从开始就笃定用自己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本土派高管+管培生成为刘强东的团队搭配。
在新老两方的冲突中,刘强东力挺洋务派,他毫不避讳地称,京东需要新鲜血液,离职一两名高管属于正常现象,一直都是老胳膊老腿的也不行。
这些外企的职业经理人们没有让刘强东失望。
京东的这一番大变革,让刘强东认识到洋务派人才的好用之处。他对洋务派的重用还扩展到管培生上。如上文提到的,起初刘强东对管培生的家庭背景要求是家庭一般、能吃苦耐劳。但到了2013年年底,京东启动了国际管培生项目,要求应聘者有国际著名商学院mba教育背景。国际管培生的入职起点即为总监/高级经理级别,相比较国内管培生,国际管培是高管层级的人才储备。
在这段时间,洋高管+洋管培生成为刘强东所倾向的团队搭配。
老将重新掌权,嫡系崛起
徐雷、王振辉等京东老员工,在内部的权力出现大幅上升。
有人说职业经理人的一个弱点是,战斗力不强,在京东和阿里巴巴的大战中容易落得下风,而刘强东需要去战斗,京东要有狼性。
但也有人说,把人分为老人新人,本土派洋务派,这样太二元结构,老人也有不行的,新人也有不错的,公司发展本来就需要新鲜血液,但最核心的、内核的不能被稀释。
那京东的内核是什么?刘强东说是企业文化。好在,被京东从零培养并且被刘强东亲自指导的京东管培生们正在独挡一面。到2016年这一届,京东共招收管培生444名,他们中有两人已经晋升到副总裁级别,20多人晋升到总监级别。出现了1号店ceo余睿、投资关系总监李瑞玉、各关联公司法人张雱等新一代管理者。相比较自建物流,管培生制度更让刘强东满意。
能力是其次,忠诚永远第一,驾驭能力强的,有个性的,首先企业要足够强大自信,要么老板气场强大,压的住,但是企业困难的时候,唯有忠诚的人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