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鬼灭之刃二次元
谁能接班,已经不重要了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o公信榜(下称:o榜)漫画销量年度冠军就要揭晓了。
作为日本权威的第三方销量数据统计机构,o榜会提供漫画、游戏、dvd等销售情况排名。在漫画销量方面,今年的年度冠军显得有些不同连续十几年稳夺年冠的《海贼王》,可能会被《鬼灭之刃》超越,引起了诸多动漫爱好者的关注。
连载22年的《海贼王》,已经成为了日本国民级别的漫画作品。虽然它不再处于黄金时期,年度销量有所下降,但近些年来《海贼王》都是《周刊少年jump》的台柱。
而后起之秀《鬼灭之刃》,和《海贼王》同在《周刊少年jump》连载、与之竞争销量年冠的成绩,的确值得赞叹。不过,这并不代表《鬼灭之刃》的地位足以与《海贼王》持平,只能说明《周刊少年jump》新生代作品的尝试,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当代新四天王诞生
实际上,《周刊少年jump》连载作品青黄不接的局面,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
《海贼王》作者尾田荣一郎曾在采访中提及,希望漫画在五年内完结。面对杂志销量下滑,人气作品相继完结的情况,谁才能接替台柱之位成为读者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当下的《周刊少年jump》虽拥有诸多人气作品,却难以到达过去台柱的高度和成绩,以至于官方几乎不再提及新台柱、小台柱的说法。可是,集英社从未放弃寻找新的出路,今年动画化的新四天王,就算是集英社近期的成功尝试了。
《鬼灭之刃》对细腻情感的刻画,拥有悬疑冒险设定的《约定的梦幻岛》,科学种田流《d.s石纪元》,以及《我们无法一起学习》的炒股,都与传统王道漫画形成了反差。由于融入不同类型的元素,新四天王在漫画连载过程中就已经收获了一定人气,将这类热门新作动画化的操作并不新奇。
当年的《海贼王》动画,同样扩大了原作漫画的影响力,只不过长篇动画连载到后期,会遭遇跟上漫画进度、控制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如今季番越来越多,也是制作团队考虑观众口味、规避更多风险的选择。
从新四天王动画化效果来看,在保证作品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动画带动杂志、单行本销量和平台人气的做法依然行之有效。
今年5月o更新的漫画销量半年榜单中,并没有出现《鬼灭之刃》的身影。然而,当动画第19集在8月播出后,《鬼灭之刃》一举封神,不仅成为四月新番霸权,还带动了漫画销量的快速提升,如今新卷卖到断货,旧卷销量大涨。另外,动画化后的《约定的梦幻岛》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
集英社: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
虽说《周刊少年jump》仍然处在日本周刊少年漫画杂志之首,但另一方面,伴随着传统纸媒的衰退,仅靠台柱的人气支撑整个平台的传统做法,已经无法跟上时代潮流了。
如今年轻人娱乐方式增多,用户注意力被社交、网络、游戏分散。j s在《视频视频广告月度定点调查(2019年5月度)》提到,按照年龄层划分,10-20代(10岁至29岁)年轻人休息日的主要消遣方式是看网络视频。
现任杂志总编辑中野博之曾表明,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如何征服当代读者成为一大难题,于是少年jump app开发企划应运而生。
2014年,漫画app少年jump+正式上线,随后个人定制漫画软件m jump、绘图工具jump paint等app相继推出。投稿平台jump r经过升级换代,向独立漫画app转型,接受各种类型的作品投稿。
除开重视动画化效应、开发app之外,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集英社明显加快了推出新人新作的节奏。
目前,人气作品《排球少年》进入终章,连载3年的《约定的梦幻岛》可以凭作者的意愿完结,风头正盛的《鬼灭之刃》,漫画也已经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周刊少年jump》似乎不再刻意追求长篇连载了。
与此同时,集英社设立增刊、举办漫画比赛、提供丰厚奖励,试图挖掘更多的新人创作者。
过去的《周刊少年jump》,是由编辑筛选出优秀作品连载,ip开发节奏缓慢、方法单一。虽然严格执行读者调查表,刊载读者喜爱的作品,却不能及时、全面地获取读者反馈。而网络平台的漫画连载,读者选择面更广,通过点击、阅读、购买数据,用户的喜好反馈也更为及时。
比如今年远藤达哉在少年jump+的新连载《sf》,就被粉丝称为j+之光。这部围绕间谍、杀手、超能力者展开的家庭喜剧,暂时还未传出动画化的消息,但目前发售的两部单行本,已经进入本月o榜漫画销量top10。它的超高人气,更多是读者自行选择的结果。
虽然在未来,《周刊少年jump》再推出《海贼王》这样的台柱级作品并非易事,但对于现在的集英社来说,谁能接班或许不再那么重要了,适应快节奏生活、争夺用户的注意力才是重点。毕竟按照现在漫画场的发展情况,今后的集英社注定需要孵化出更多的《鬼灭之刃》《约定的梦幻岛》和《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