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各地的限购政策也比较多,我们抛开房产市场数据分析,单从这一轮密集调控和各地的紧急限购等一系列操作来说,背后反应了什么问题?我想主要是两个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房价上涨趋势没变。为什么调控?就是为了控制房价,房价不上涨,调控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房住不炒是调控的最大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然要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制度来支撑,如全国房产联网、房产税、限售限购等等。这些政策密集、加快推行,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实际上当前的房价是呈上涨态势的,2018年上半年,除了个别地区如燕效及人口外流城市,一线、新一线城市,包括二、三线城市上涨居多,如成都、西安、海南等地,还有我知道的山东潍坊、东北丹东等地。正是因为房价迟迟不能回归理性,才密集出台这些政策,强制性抑价。二是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为什么限购?说白了就是买房的人太多了,而房子又太少了,就如其他商品一样,供不应求。买房的是不是都是炒房客?真不见的,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大部分都想改善生活,如我所在地区,大多数农村、乡镇家庭,大多在城市都有房子,尽管平时也不住,但这是改善生活,为子女提供了一个良好教育环境的途径。还有许多大城市每年涌入大批量的优秀年轻人,他们是要长期生活的,是要有住的地方的。
关于房价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一、看城市区域:珠三角、长三角、环北京城市这三个城市群,站在未来二三十年角度分析,房价肯定是螺旋式上升的。大涨小回,长涨短跌是规律!二、从人口自然迁移分析:一个城市如果长期都是人口流入的,特别是中高端人才的流水,他们不仅带来了知识、带来了技术,更会为流入城市创造财富,从而使这些城市更具创新、更有活力,也会带动一波又一波的人才、资本源源不断流进。所以,中高端人才不断流入的城市,未来十年房价还会高歌猛进!如北上深广杭珠厦。三、从房价价值洼地分析:过去三十年再加上未来二十年,中国高铁、高速公路的突飞猛进,让一小时生活城市群、半小时生活群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未来,健康+安全+长寿,是富豪、资本向往和云集的地方。山清水秀,天高天淡,交通便捷之地才是财富真正的聚集之地。上海的后花园~杭州;大湾区的珠海、中山;美丽如画的青岛、厦门。。。。这些都是价值洼地,这几个城市未来十年还有跳跃式补涨的可能性!四、从城市绝对人口分析:国家已有大战略的城市,目前常住人口还相当少,那就是人口洼地。比如:深圳、广州、苏州等常住人口已超千万,佛山、东莞等常住人口已超800万,而珠海只有174万~未来增加到600万(三倍多)也是可能的,中山只有350万~未来翻倍达700万也可以。所以,珠海(目前3万左右7、中山(目前1.6万左右),未来10~20年房价再涨2~3倍都不足为奇!五、大多数人都只关心住房价格,原因是全民买房。其实,长三角、珠三角的商铺当下已成价值洼地。商铺不只用来收租金,中长期持有,价值翻几倍是肯定的。特别是人口聚集的高铁站,地铁口,学校附近,旅游旺地等等,但一定要买一间间独立产权的宅底商铺!题主所提2018~2020年房价是涨还是跌,泉歌认为至少考虑未来10年作为时间段来分析,这样的结论:1、未来十年,珠三角、长三角、环北京城市房价肯定是上涨的。
三四线城市房价:1.2018年-2020年,三四线城市棚户区改造提速,政策每年提供棚户区专项融资1.5万亿元,三年合计4.5万亿元,如此宽松的货币环境对三四线城市房价来说只会上涨!2.棚户区改造实行货币化政策,货币支付率已经上升到60%,拆迁户拿到钱产生住房需求,这个需求在2018年-2020年期间有1500万套量,有了这个需求量支撑,房价想跌都难!一二线城市:1.在城市掀起的人才大战中,二线城市表现抢眼,许多二线城市人才流入量是常年的几倍,在人才流入后表现突出的当属房地产,西安、成都在实施人才新政一年时间里房价上涨了50%!而这种趋势还在其他城市延续。2.去年底,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影响了今年住房入市数量,许多城市住房供不应求,部分城市限购措施升级,排队摇号又重出江湖,一二线城市控房价压力很大。而这种趋势在接下来两年里很难得到缓解。租购并举、租购同权、租赁市场、全国房地产统一登记平台、房地产税、空置税、人才大战等,这些词汇你们应该都听到了,也很关心。租购同权、租购并举再2017年7月份在广州提出,以下是全国哗然,能够同权?但我这里持有的态度是不太可能的,特别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你要说三四线,还能有谁丝丝可能。然后就是房地产税和空置税,一直都在人们眼前晃悠,但一直没出来。因为税要过法律是程序,不是一顿饭,说煮好就煮好。但相关部门负责人已经公布了,房地产税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简而言之就是,我开始收,先立法,有根据。然后每个城市都自己有自己的征收方式,因城施策,最后一步步来征,先可能北上广深,再到杭州、南京,等等可能。
统一登记平台,为了数清楚大家名下都有哪些房子,更清楚,因为现在房地产数字太模糊,不透明,很难进行统一限制等。另外,租赁市场和当年的新房市场一样,被提到了前面,租房进入大家视野,好处是,租客有更好的租房保障,房东也有更好的出租保障,中介的行为更受约束,整个市场会更健康有序。坏处是,房租会涨,这是对于百姓来说。现在租金回报率太低,房租涨一些让租金和房价成一定平衡比例。现在北上广深房租都很低,所以以后上涨也属于正常市场行为。现在很多一二线城市都还在限购期,三四线和部分潜力大的县镇去年也经历了暴涨,按说应该稳定一段时间了,但现在的房子已经不光是居住的功能了,房子在当今社会代表财富的意义更大。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房子易涨难跌的属性,虽然靠炒房赚钱不太可能了,但保值还是没问题的,只要能和通货膨胀相抵就可以了。过完年按照惯例是房市淡季,可以先看看房,今年应该还是买方市场,如果有合适的及时出手不会亏。
房价涨还是跌,主要看这几大因素:1、政策。中国楼市是典型的政策市。“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的定位被提出之后,房地产相关部门陆续出台限购、限贷、限售、限商等楼市调控政策,全国冷冻当下过热的楼市。房价回落正是这轮房地产调控效果最直接的表现。2、供需。房子需求量大,房价自然上涨;而房子多了,没人买房了,房价自然下降。因而从供需来看,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城市的房价依然会稳中有升,虽受政策影响短期下降,但长期整体趋向上涨。3、人口。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人口是影响房价的最关键因素。房价从普涨到结构性上涨的切换,与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流动密切相关。为何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大城市就业机会、薪酬待遇、教育医疗文化资源远优越于中小城市,这也导致人口不断流向大城市。随着居住需求的增加,房价上涨自然不可避免。4、货币。众所周知,房价的走势与货币增速呈正相关关系。货币发行会推高房价,房价上行带动信贷,又会投放货币。而2018年货币政策基调为稳健中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而春节一过,各大银行纷纷上调首套房房贷利率,房价随之受到影响,也正是货币影响房价最直接的表现。
房价的跌于涨和经济是息息相关的,中国在过去十几年中一直保持着告诉的发展,外汇的持续增长,导致了m2的飙升。所以房价的飙升有其合理性。最近在一场房产论坛中,著名房产大佬任志强表示,不恰当的调控政策会导致购房需求的爆发,从而导致房价的上涨。从两个方面解释,一个是供给,一个是需求。现在房地产什么行情,大家心情都有数。在调控初期的时候,80%的人都认为房价不会跌。这不是他们不想的,而是过去的历史都是“越调越涨”的,使得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调控了。然后,一二线城市连续发布各种调控措施,这才让人们开始相信今年的调控是真的。这时候的人对于房价的看法也是一半跌一半涨的,当时我虽说看好跌,但心里却也认为不会跌多少。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任志强却表达着:2018年房价称调控错了,房价将暴涨更高!错误的调控手段会让需求在一段时间以后集中爆发,所以下一轮会比这一轮涨得更高。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这些城市没有新房源供应,也就是说不到半年的时间,市场上将面临无房可卖。所以,房价上涨动力将较大。当然,在现实中,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即使楼市供应量再少,还是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