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房价如何走势一直是所有人关注的问题,房子从最基础的居住产品走向商品再到投资性产品,每一次属性变化都会迎来房价的涨幅。而随着各项政策的颁布,对于房住不炒和调控毫不动摇的执行落地,未来房价如何走,更需要从这几点考虑。
首先是关于利率问题。
房地产从拿地、开发、按揭都深度依赖贷款,特别是银行贷款,加息必然是利空房价。从加息周期刚开始,并不会直接体现在房价上,如果房贷利率持续走高,那么楼市必然也会更加危险。
目前,最高利率将要达到6%,如果再次上调的话,就会进入一个危险区间,这对于房地产来讲是一个警戒线。
当然,对于个人住房贷款也必将更加严格,无论是审查还是发放。从目前的审批上来看,住房贷款审批时间开始拉长,部分不合格的贷款被驳回量也开始增多。
其次是关于房住不炒和租赁制度
房住不炒是共识,核心是让人民有所居住。从最新的住建部重申房地产市场调控也能看到,未来将会形成以中小型住房满足三四线普通购房者以及租赁和共有产权房满足一二线购房者的局面。
社会各方面都会加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的执行力度,同时也会减少商品房的供应,以往的购房住房逻辑开始发生转变。
第三房产税将影响房价
地方政府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就是房地产,而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征收房产税必然会成为城市发展的持续资金来源。房产税的实行将会让房子本身的升值属性变成消耗属性,必然会抑制房价的上涨,而对于持有多套房产的人来讲,必然会抛售房产来降低资金上的压力。
第四是高铁交通对于整体城市房价的影响
高铁交通网络的完事将大大加快城市化进程。由于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向往,会形成农村向县城走,县城向中心城市走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村子即将消失,越来越多的人流向大城市,交通路线的完善更加方便了人们进城。
从一二线城市概念到城市群概念,交通充当了很大的作用。交通的利好也就意味着居住和工作生活的方便,房价也必然会向周边延伸。
第五要看学生数量
一方面是毕业生数量,另一方面是小学生数量。这两个数量决定了城市首次置业和学区置业的群体。学校在校生数量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城市购房需求增加,毕竟既然在这里上学,很大程度上也会在这座城市生活,这样必然会促进整体的购房需求。
第六是关于居民存款和可支配收入
我们都知道,在房价还没大涨之前,居民存款一直较高。但是随着去库存的加速,居民存款开始转变成购房资金,每年的可支配收入也有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了月供上。
随着居民的购房存款的减少,购房需求也必然开始降低,加之房价的上涨带来月供的压力,客户买房或许还要在等待一段时间。
未来城市群还将继续发展,而随着交通网络的推进,必然会将整体城市规划,对于城市里的非优质住宅来讲,必然会面临各种挤压的风险。未来城市房价趋势如何还需要时刻紧盯政策,如果政策调控不动摇,那么房价再次上涨的情况将很难出现,此轮的人才引进红利已经渐渐退去,未来能够吸引人的政策将减少,这样城市的供需关系也不会被打破,房价也将持续平稳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