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叔做这个生意,一天最少能赚500元,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农村大叔做这个生意,一天最少能赚500元,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如今,农村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不仅交通便利农民们的出行方便起来,而且消费水平也随之增高。眼下,第一季度已进入最后一个月份,天气温度也与日增高。除了可以外出务工人员外,留在家中的壮劳力们也不甘“寂寞”。
“苹果香蕉,桔子菠萝,便宜咯!”这种以水果或农产品蔬菜的乡间“小贩”叫卖声,在农村历来就有。特别是近几年村村通了宽敞的马路,农民们的消费水平和观念也提高不少,这种“小贩”更是多起来。有时,一天村里可以来好几位,而且前来“光顾”的村民还络绎不绝,拉的果蔬也成了“抢手货”。
苹果从花蕾出现到果实采收,一般有四次落花落果。第一次在终花期,花梗随花谢而一起脱落,通常称为落花。第二次在落花后一周 左右,子房略见增大,可持续5~20天,称为前期落果。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后的7~14天,果实已达到拇指指甲大,对产量影响较大,称为生理落果,云南一般发生在5月份,北方的物候期比云
苹果南晚,发生在6月份,故称“6月落果”。
第四次在果实采收前, 落下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实,故称采前落果。第一、第二次落花落果,主要是营养不足和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第三次落果,除果实之间争夺养分、胚内生长素缺乏外,是梢果争夺养分激烈所致。因叶片的渗透压大于幼果,争夺养分的力量比幼果强,所以除枝时做好摘心、剪梢等抑制新梢生长外,还应及时追施谢花花肥,补充养分。
记得在儿时,来农村的“小贩”都是以“换”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农民们拿自家见的小麦粮食,按比例换各种需要的果蔬,然后“小贩”们把“换”来的粮食集中起来后,统一卖掉变现。
现在好了,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所以那种等价“换”果蔬的方式基本没有了,都是直接拿钱买的。
叫住大叔后,便询问了价格。“苹果 1.5元/斤,菠萝 2.5元/斤,香蕉 2.5元/斤。。。”大叔熄灭火驻足忙说道。看着眼前这样的“个头”,“成色”的苹果真以为自己是听错了,再次问了遍后才确认就是这个价。
其实我们这一带离县城很近,价格上也就是这样。只不过这些果蔬的卖相实在太差,最后勉强挑拣了一颗菠萝,大叔还帮忙削皮清理,还友好的提示道:“回去要用淡盐水浸泡30分钟,否则会很酸的;如果你爱吃酸,直接食用就可以了!”
听到这些恍然大悟,看似卖相“质量不怎么样”的果蔬利润却那么大,原来大叔的致胜法宝是他热情周到的服务带来的;而他那些“甩掉”不要的零钱,恰恰是他日后赚大钱的资本!。
农村大叔做这个生意,一天最少能赚500元,背后的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