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萱草习性是什么

(1)形态特征 萱草属花卉多具有很短的根状茎,中下部有纺锤状膨大。叶基生,排成两列,长度可达80厘米,花墓粗壮,螺旋状聚伞花序,有花数十朵。花冠漏斗形,花色丰富!除白、蓝色之外),单花开放一天,仅日间开放,故有“一日百合”之称。茹果背裂,种子黑色。
(2)生态习性
植株适应性强,喜湿润,也耐旱,喜阳光,也耐半阴,一般土壤均能生长,但以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宜。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

大花萱草种子黑色多棱形,有光泽,自然结实率低。大花萱草根系发达,深度可达一米,具有很强的吸水固土作用,是优秀的控制水土流失的固坡植物。其肉质根水分多,抗旱能力强,在自然降雨的条件下,无须灌溉,并能长期存活。大花萱草性强健,除了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外,还能耐高温、抗低寒,适应温度变化的幅度较大。美国大花萱草喜气候温暖,喜阳光,耐半阴,抗旱,抗病虫能力强,适应性广,除过酸、过碱、过沙、过粘的土壤外一般都能进行栽培,ph 值为6.5-7.5之间为最好。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湿润,特别对盐碱土壤有特别的耐性,根状茎可在-20℃低温冻土中越冬,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

生于海拔较低的林下、湿地、草甸或草地上[1] 。耐寒性强,耐光线充足 ,又耐半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腐殖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通透性土壤为好。生长季节经常施肥。北方需在下霜前将地下块茎挖起,贮藏在温度为5 ℃左右的环境中。因其花大色艳、色彩丰富,株形好,栽培容易。露地栽培的最适温度为13~17℃。三倍体大花萱草每年5—9月,天天都有新花开放。它适应多种土壤环境,无论盐碱地,砂石地,贫瘠荒地,均可生长良好。抵抗病虫害侵染,对噪音、粉尘都有较强的耐受性[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