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维概念及特点
(一)思维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例如“透过现象看本质”,思维的一种表现。
(二)思维的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
二、思维的种类
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具有不同的分类。
(一)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感知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感知动作思维
这是一种依赖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其特点是以实际操作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
2、具体形象思维
这是一种利用头脑中的具体的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总的来说,在思维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三个发展阶段。
(二)根据思维活动指向性或探索目标方向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集中性思维(聚合思维、辐合思维、求同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分散思维、求异思维)
1、集中性思维
集中性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2、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三)根据思维活动创新程度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性思维
常规性思维是指用常规的方法,固定的模式,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例如,学生运用已学会的数学知识解答同一类型的题目。这种思维缺乏独创性,是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的过程,不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具有独创性的思维。一切科学发明创造,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1)创造性思维特点如下:
①流畅性。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流畅性大。该特征能反映个体的心智灵活、思路通达的程度。
②灵活性。灵活性是指摈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也叫思维的变通性。例如让被试“举出报纸的用途”,如果回答“阅读”“学习”“获取信息”,就只是把报纸的用途局限在了“阅读材料”上,而如果回答“包东西”“折玩具”等,则范围更加广泛,变通性也就比较大。
③独创性。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g.wallas)提出创造性思维四阶段论
①准备期:搜集信息
②酝酿期:对信息进行加工
③豁朗期:灵感的产生
④验证期:检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