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市区发展(扩大)的瓶颈


破解市区发展(扩大)的瓶颈
现在的市区,无非就是向东、向南发展。向南发展就是开发区,开发区的发展瓶颈是欠缺公园等公共设施的配套已是小孩子都知,而规划部门也是知的,所以他们给出的百年解决方案是在遥远的将来建茂南公园。
市区向东发展,就是跨过高水公路的发展。现在油城十路已有多楼盘开建,但因有高水公路这拦路虎,市民到此片区购房有所顾虑,房价因此也上不去。
高水公路现在市区段,繁忙时间交通流量已呈饱和;官渡路、官山路、迎宾路、双山路、新福路因高水路的原因,变成断头路。而修建高水公路市区段的高架路,就能破解市区向东发展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图:
开建高水路市区路段的高架桥,可以考虑在茂南大道处设置大互通式立交开始,跨越铁路修高架路成本虽有点高,但也值得。当过境车辆在上面的高架桥穿越市区,现在的高水路市区段就成了城市的主干道了,官渡路、官山路、迎宾路、双山路、新福路就可以以红灯形式穿过高水公路,使高水公路市区段成为市内的一段道路而已,无疑就破解了市区向东发展扩大的瓶颈。
备注:图片来自“龙行四方”的贴子。本建议不受知识产权保护,欢迎采用。

包茂修好,再测一下高水路的车流量吧。好多从珠三角回来的信宜高州籍老乡绝对不会不走高速钻到市区走高水路的。
减轻市区压力,很好!
让茂名大道成为快速干道才是最有意义的,而高水路以东片区的发展是受限的,不可能大规模发展了
茂名大道=高水公路吗?我的理解是重叠的。
另,高水公路以东片区发展受限,我认为是他们用来去偏僻的山谷建市民公园的借口而已,受保护农田的脆弱性,还不至强大到阻止一个城市的壮大。留待以后证明。

不仅是基本农田的问题,还有居住人口过多的问题,总之是开发难度太大、成本过高,不利于城市布局。

讲来讲去都系原来一亩三分田。
茂南人没有了油气会活不下去的;P
何谓居住人口过多?已是千万人口大市?
何谓城市布局?就如新疆的城市布局,布局要考虑国防守边需要,尽量将城市架构拉散?
城市布局不是便民考虑?就如一中,上班在高地,下班回河东?

跨过高水路,就是一亩五分田了。

晕!最后一张是阿拉的图片!90年代俺大茂名每一界荔枝节总是与阿拉电视台合唱的这是肿麽回事?阿拉与大茂真有缘啊!广东珠江岭南台都插不进。当时神马情况?
向南发展就是发展开发区?好搞笑{:soso_e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