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7西安房价涨幅居全国榜首 为什么说未来两年要跌10%

要说2017最影响西安人生活的,莫过于西成高铁、雾霾和房价!这几个关键字都占据了全国的榜首,占据了各大媒体头条!不同之处在于高铁是大好消息,雾霾的第一则是另西安人难以启齿的事情,而房价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总感觉房价的不正常上涨是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不愿意看到的。

3个大中城市房价排名,西安位居榜首,同比涨幅高达68%
进入到2017年,楼市的格局出现了本质性的转变,热点城市逐渐降温,三四线城市随之热了起来。一改2016年以来,楼市一直呈现“一二线热,三四线冷”的局面。在53个大中城市房价排名中,同比涨幅超过30%的城市有13个。其中,西安位居榜首,同比涨幅高达68%。
从53个大中城市房价排名看,热点城市逐渐降温。房价同比增幅较大的城市多集中在弱二线和三线。尤其是西安、南宁表现出强劲上升趋势,重庆、长沙成为房价上涨潜力城市。一年中,西安房价同比涨幅68%。从2016年2月开始,房价连涨18个月,市区遍地万元房。目前的房价水平已在一定程度上和省会城市应有的竞争力水平相匹配。主城区房价平均在11707元/平方米,比之去年总体均价7000元/平方米左右的水平,已经拉升不少。
西安这一轮房价快速上涨,源于较快实现“去库存”。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销售1800万平方米/2200万平方米(统计口径差异所致),西安商品住房“去库存”已经成为历史,目前可售房源的库存周期虽未公布,但已进入相对正常的周期。“去库存”一定程度上已转变为短期如何“增库存”。

未来两年西安房价要跌10% 有没有道理?
近日网传未来两年全国房价有可能下跌10%的城市中有西安。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要说跌,近两个月,西安的房价在各方努力、开发商一致的配合下,特别是西安房价销售要经过物价局报备审批及限购政策的政影响下,实际上房价已在回归,个别出现下降,市面上新推房源的价格,总体上已出现小幅回落。但要说未来两年下跌10%,不是危言耸听就是喝醉了胡喷!目前的市场态势尤其价格走势,是价格快涨之后的适度控制,是高烧之后的退烧,是爬山累了之后的歇歇脚。
从西安2017年的实干效果及后置效应、从西安正在开始的补短板强品质十大行动看,3、4年的西安将是一个具有国际化雏形、国家中心城市基础形成的新西安。未来城市价值、居住价值、地产价值,不用脑袋就是用屁股想想,答案也很明朗。
再看看目前西安的开发企业,是不是外来实力型房企更多?再看看西安楼盘,是不是品质更好些的占据主流?在品质一般的城改商品房新增较少之后,更高品质的商品房是不是独步天下?产品升级、价值蜕变,价格呢?
但要说西安房价很快将过两万,那就是乱说。前不久,不知是哪路神仙发了个帖子说,2018年西安房价要过20000元/㎡,多个媒介未经严格审核,就转了;更有甚者,还整理了一大串洋洋洒洒数千近万言的各类招商引资、项目动工的信息,来进行“充分”的佐证,一时间受惑者甚多。爱西安没错,希望更好也非常正确,但如此“狂热”,反而过犹不及。在国字号有关部门高度关注西安房价的态势下,发改委和住建部实施的房价规范交叉检查重点城市中,西安是之一;在西安高度重视,房管部门、物价部门切实履行职能,严控价格的态势下,房价短期内脱离城市发展这个大前提而再度“飞涨”,可能吗?

是谁拉高西安房价?
前不久,才落子西安不到两年的碧桂园宣称:2018年至少有10盘入市!外来房企的扩张速度,真是可怖。我们不能否认外地品牌对西安房地产市场的积极作用,外阜房企进军西安除了对本地产品品质的拉升外,同时也是房价上升的推手?
2003年,第一个外来房企——中海地产落子西安。中海眼光独到,出手即拿下曲江多宗地块。而目前曲江房价几乎是西安的金字塔顶。
随后绿地,万科,恒大,金辉,保利,金地,龙湖等相继进入,之后多年,外来房企逐渐攀上西安楼市年度销售榜单。特别是最近两年。以碧桂园和融创为代表的版图扩张速度,令人不得不服!
到今年,华夏幸福落子,西安集齐了全国top10 房企。到今年蓝光、朗诗、海亮、绿城、旭辉,合能、中南等共30多家大牌房企均在西安“占位”。
然而,西安有个通病,就是外地房企拿地不容易,虽然外地房企在品牌影响力及产品品质上占有优势,但随着政府对房价的调控,西安拿地一直是外地品牌进军西安的头疼之事,所以形成了“外阜品牌与西安本地房企联姻”这一热闹景象。联姻的背后是房价的提升。另外就是拿地王,面粉涨了,面包也势必水涨船高。
另外,房价上涨最主要原因是外地投资客的涌入,这一点就不再展开来讲,相信通过2017年的多次限购投资政策的落地所产生的如今项目去化率偏低的市场反应就能明白投资投机对房价的助推作用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