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国10亿美元拿下OneWeb自建导航系统,马斯克和贝索斯也想要

一个是特斯拉 ceo 马斯克,一个是亚马逊 ceo 贝索斯。这两个世界最顶级的企业家,都想收购同一家。这家,就是总部位于英国的卫星电信网络 oneweb,它被认为是马斯克旗下 spacex 的劲敌,其目的是打造一个卫星互联网。然而,今年 3 月,oneweb 申请破产——马斯克和贝索斯都盯上了它。结果,英国政府出手截胡了。中国手机号
欧洲多国作为一个联盟一直是世界航天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英国也是其中的重要一员。从今年开始英国正式脱欧,该国在航天领域的注意力也需要转向本土。
英国政府本周五正式宣布,作为印度电信 bharti global 背后的财团成员,英国政府将出资 5 亿美元,获得此前申请破产的互联网卫星 oneweb 高达 20% 的股份。
作为此次交易的一部分,bharti global 也将投资 5 亿美元,同时该将支持 oneweb 未来的管理和商业运营。资料显示,bharti global 拥有超过 45 亿个用户,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之一。
oneweb 原本计划发射约 650 颗低轨通信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卫星通信服务。在今年 3 月由于资金问题申请破产之前,oneweb 已经发射了 74 颗卫星。
10 亿美元,英国政府和印度企业出手
从今年 3 月开始,oneweb 就进入到了破产拍卖阶段,但苦苦没有进展。
终于,在当地时间7月3日,oneweb 发布声明称,英国政府和来自印度的网络运营商 bharti global 已经承诺提供超过 10 亿美元的资金收购 oneweb,以帮助这家企业实现其商业运作的全面重启。
对此,oneweb ceo adrian steckel 表示:凭借差异化和灵活的技术、独特的频谱资产和诱人的市场机会,我们渴望结束这一进程(雷锋网按:指的是破产保护),尽快重新发射卫星。
今年 3 月,oneweb 向纽约南区美国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随后,纽约南区美国破产法院对 oneweb 频谱资源等资产展开拍卖工作。
那么,oneweb 为什么寻求破产?
一个导火索是孙正义的软银,它是 oneweb 的最大投资者。
由于疫情之下被投对资金持续的现金需求及软银自身紧张的财务状况(2019 年第三季度亏损 88 亿美元),软银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收回了以往激进的投资策略,因此它与 oneweb 的 20 亿投资谈判破裂。少了孙正义的支持,oneweb 的融资无以为继,不得不破产。因为,对于 oneweb 这样严重依赖外界资金支持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前期投入必然需要大量资金,因为发射卫星太烧钱了。
据了解,目前 oneweb 一颗卫星的制造成本为 100 万美元,远远超出了 2015 年预计的 50 万美元。不过,英国政府对于 oneweb 的兴趣,并不是心血来潮。在 7 月 3 日英国政府发布的声明中,英国商务大臣 alok sharma 表示:该交易表明了英国在全球舞台上的野心。
alok sharma
英国政府还宣称,其对 oneweb 未来的出售以及其他国家未来以国家安全为由访问 oneweb 技术拥有最终决定权——这不难理解,oneweb 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
当然,除了英国政府,印度网络运营商 bharti global 也出资 5 亿美元。
在其声明中,oneweb 表示,bharti global 是世界第三大运营商,它拥有超过 425 亿用户,其在南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业务有利于 oneweb 的未来发展。
不过,该交易仍需获得美国破产法院的批准,以及监管部门的批准和惯例成交条件。交易预计将于 2020 年第四季度完成。
与此同时,收购方将与 oneweb 管理团队合作,进一步制定战略和业务计划,并恢复的启动时间表。
据 bbc 报道,美国破产法院将于 7 月 10 日作出裁决,如果交易通过,英国政府将拥有 oneweb 45% 的股份。
oneweb 的野心能实现吗?
谈到 oneweb,先要从其创始人、执行主席、曾被评为美国“电信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的技术企业家 greg wyler 说起。
实际上,greg wyler 在上学期间就是一名优秀的计算机配件供应商——他发明的 cpu 散热器相比其他市面上的产品功耗更低、更安静、可兼容几乎所有的 cpu 及主板。因此,1994 年 greg wyler 创办了一家“寂静系统” ,由于产品售价较低,大获成功。
不过,greg wyler 志不在此。由于深受“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gap)理念影响,greg wyler 心中有个更为宏大的梦想。
所谓数字鸿沟,即信息鸿沟,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 年提出,这一概念被发展中国家接受,成为南北对话的重要议题。
greg wyler 认为进入信息化时代,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数字鸿沟,因此希望能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努力:
我一直试图让人们明白,网络连接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一亿美元卖出后,greg wyler 仅 20 多岁就成为了亿万富翁。
greg wyler 起初将目光投向全球互联网星座,成立电信 terracom 并建立了非洲首个 3g 移动系统,此后将目光投向卫星,旨在解决跨大洋、大陆的全球通信互联,最终于 2012 年创立了上述 oneweb 。
而 oneweb 可谓是马斯克 spacex 的劲敌——迄今为止,全球已有 10 多家提出了要在低地球轨道部署卫星网络,未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宽带网络服务,但仅有 oneweb 和 spacex 正式批量部署了通信卫星。
oneweb 的发展时间线大致如下:
2015 年,获高通(qualcomm)、维珍集团(virgin group)、空中客车(airbus)、可口可乐等 5 亿美元融资;
2015 年 5 月、2016 年 12 月,软银对其进行了两轮投资,金额分别为 5 亿美元和 85 亿美元,成为 oneweb 最大股东;
2017 年 6 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发布声明,正式批准 oneweb 进入美国宽带服务市场;
2017 年,开始制造第一颗卫星;
2019 年 2 月,首次成功发射 6 颗卫星,标志着真正的“太空互联网”时代到来。;
2019 年 3 月,获得软银、高通、grupo salinas、卢旺达政府领投的 125 亿美元融资,融资总额达 34 亿美元;
2020 年 2 月 发射 34 颗卫星;
2020 年 3 月 21 日,再次发射 34 颗卫星,因此其低轨星座网络共拥有 74 颗卫星。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oneweb 卫星系统只有 74 颗卫星(另外还有 6 颗测试卫星),距离其 648 颗卫星的初步目标还差很远。
不过,已经升空的 74 颗卫星虽然还未完成最终的组网应用,但也是该最具价值的资产之一。
现在,英国政府和印度运营商 bharti global 联合出资,赋予 oneweb 以新的生机;可以想见的是,未来一旦 oneweb 组网成功,它将成为 spacex 的有力竞争者。
但是,在英国政府的参与之下,oneweb 不仅仅具备了商业属性,一定程度上,它也被赋予了更强的政治属性。
从 oneweb 破产之后,不断传出有来自中国资方背景的有意收购 oneweb 的部分资产,但根据 space intel report 报道,美国政府可能会对来自英美以外的,在监管层面设下障碍。
英国对于 oneweb 的追逐有其迫切的现实需求。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领域,欧盟主导、数个国家合力修建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主流的导航系统之一。在人才和资金方面,英国一直是该项目的最大贡献者之一。
但在英国正式脱欧之后,英国未来在伽利略体系中被排除在外。
具体来说,伽利略系统目前提供 4 种导航服务,开放服务 (os)、商业服务 (has)、公共管制服务 (prs)、生命安全服务 (sar)。这其中,伽利略系统的免费和开放信号仍然可以被英国使用,但规则限制,prs 由于涉及到更高的敏感性,目前仅限于欧盟成员国使用。
伽利略 prs 为政府授权的应用可以提供位置和时间信息,在警察、消防等政府机构,以及军队、国防等领域起到重要的定位作用。
图 | 伽利略系统
这迫使英国需要自己建设一套卫星导航系统。《金融时报》报道称,英国曾考虑斥资 50 亿美元打造自己的导航定位系统,但过高的成本让这项计划难以落地。如今,英国政府官员开始在 oneweb 上动脑筋。
oneweb 本就是一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其低轨卫星星座成型之后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速的宽带服务。
在这基础之上,英国政府希望对之后的卫星进行升级,让未来的 oneweb 卫星网络同时具备与 gps、北斗类似的导航能力,提供精确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理论上来说,相对于重新自建卫星导航系统,在 oneweb 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是一个相对廉价的选择。
目前该交易有待美国监管机构批准,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新的资金进入将帮助 oneweb 撤销部分裁员,恢复现有的业务。同时英国政府的入场可能推动 oneweb 将现有的卫星制造能力转移到英国,在此之前,oneweb 与空中客车合作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设立卫星工厂。
此外,英国还将努力推动维珍轨道(virgin orbit)等的发展,以在英国本土建立卫星的发射能力,在太空领域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但这样的项目同样面临诸多问题,有专家警告称,在用于传输定位、导航和授时信号的频率问题上,未来这个卫星星座还会面临诸多困难。毕竟卫星频率是个相当有限的资源,在此之前,gps、伽利略和北斗系统都曾因为导航卫星的频率问题闹过不少矛盾。
此外,将通信卫星网络改成导航系统,同样有着复杂的技术问题。据英国《卫报》报道,莱斯特大学的空间政策专家 bleddyn bowen 认为,这项交易相当于是将一项未经证实的技术强加到一个用于其他目的的大型星座上。因为 oneweb 的卫星分布在低地球轨道,而现有多数导航卫星则是在中地球轨道。
与此同时,这项收购一定程度上是让英国政府接下了 oneweb 的烂摊子,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家卫星证明了低轨卫星通信在经济上的可行性。且 oneweb 也正是在成本问题上表现糟糕,最终才走向了被破产、被收购的结局。
因此,在经济可行性上的批评难以避免,有批评者认为,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将让 oneweb 成为纳税人的一场豪赌。
问题来了:有英国政府的撑腰,oneweb 最终能组网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