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26日,为期两天的全国县域公益发展论坛暨志愿服务“德清模式”研讨活动在浙江省德清县举行。 今天上午,本次活动的重头戏——青螺论坛在德清县图书馆正式拉开序幕,“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猛、滴水公益创始人大北、德清志愿者总会负责人方明等公益届大咖在活动中就关于“县域公益组织发展的机遇与方法”的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同时将深度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志愿服务“德清模式”分享给与会的各大公益组织。
“青螺”公益项目在德清找到了“现实版本”
“青螺营”是由著名公益人邓飞、涂猛、刘文奎、王林、刘洲鸿和众多公益人联合发起的一个公益组织。通过培训公益项目基层青年领袖和执行官,帮助公益组织更富能动和效率的成长,推动公益组织专业发展。
“青螺营”将总部设在了杭州,却将首个县域基地落在了德清,这是因为德清的志愿者服务模式正好是“青螺”公益项目的“现实版本”。
“我们的模式其实就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政府的需求来拓展我们的志愿者服务,”德清志愿者总会负责人、清禾公益发起人方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说白了就是将你的感动变成行动力,去完善那些社会和政府都不能触及的角落。”
说志愿服务“德清模式”是“青螺”公益项目的“现实版本”,其实并不夸张,方明透露,早在好多年前,他们就已经开始了“接地气”的培训,让志愿者学习一些实用的技能,让他们在服务中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价值。
在“德清模式”中,大队长联络管理小队长,小队长再联络管理分队长的形式也是在多年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方明表示,这样的一种管理机制能够在不妨碍志愿者正常生活的同时将最小的工作量化为最大的社会价值。
目前,德清县有注册志愿者1.8万余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9支,社会化志愿服务组织3个,每年开展志愿服务达5万人次。
德清通过搭建以县志愿者总会为协调管理机构,在县所辖12个乡镇(开发区)设立志愿者分站,行政村(社区)设立志愿服务队的“三层·十二站·多服务队”的模式,促进志愿服务真正实现城乡均等化、整体化、全民化。
未来德清志愿服务将走的更远更专业
“青螺”公益项目的落地,也使得德清的志愿者正在实现从“业余选手”向“专业选手”的华丽转身,志愿资源也在进行着有效的整合。
——据了解,德清志愿者总会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借助“青螺”公益项目更为专业的培训和资源来提升整个志愿者团队,并会进行志愿服务的外部输出,目前已经和青海玉树进行了对接,还会与其他县市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公益走亲”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城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德清的志愿服务将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