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业经济也继续往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国农村经济开始从粗放式互联网商业模式向深度的互联网新经济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计划,已经不是往年那样优化和改善三农问题了,而是新时代下互联网驱动乡村经济全面振兴。5g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渠道下沉、新零售新商业兴起、区块链等商业思维的全面渗透,农村经济正开启全新的商业生态。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合作社企业化经营、返乡创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乡、农村互联网综合服务、农村物流、新农村旅游.....毫不夸张的说,今天的县域及农村市场的创业机会,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二线城市的创业机会了。我曾经在两年前写文章分析过2016年中国农村创业的机会,获得了数百万人的阅读称赞。在今天看来,中国的农村迎来又一片全新的创业空间。
在介绍2018年农村创业机会之前,我有必要给大家浇一下冷水,客观的告诉大家农村创业绕不开的六大坎,只有绕过了这些坎,你才能决策后续干的事情。
第一坎:年轻人能否沉住心下农村,耐得住农村寂寞的环境;
中国“互联网+农业”创业平台,农特大平台有太多的案例了。以村官鸡创始人段必青为例子来说:6-7年前段必清作为云南德宏州下面的一名村官,在中缅边境开始农村合作社养殖创业,历经6-7年的时间,今天成功带动3000多家农户发展,被cctv多次报道,汪洋副总理亲自接待。而段必清刚刚启动时期,就是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山头,从零开始启动的。白天跟农民打交道,晚上数着天上的星星,伴随着寂寞熬过来的。
年轻的创业者大多都有在城里读书的经历,都见识过繁华的大都市,能否真正回到寂寞的农村这是一个大问题,即使现在互联网发达,但是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能够抛弃城里的朋友圈子,这个很少人做得到。
第二坎:逃不开的父母的期待和劝阻;
即使个人有农村创业的梦想,父母又是一道难以绕的开坎。如果你是农村的孩子,父母当年供养你读大学,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你跳出农村,在这样的背景下你想返乡回来,恐怕父母那一关很难过。如果你是城里的孩子,父母更不放心你去农村了,在城里生活习惯了,就连去农村生活都不习惯,何况创业。
第三坎:农村创业可能连对象给创没了;
当今的90后、95后,很多年轻人都有对象了。当你想决定去农村创业的时候,你先问问你对象,现在女朋友有几个愿意跟你去吃苦的?
即使你现在单身,你去农村创业三五年,恐怕就成大龄青年了,一辈子的人生大事都给耽误了。
第四坎:难以找到创业合伙人、难以组建创业团队;
绕过了前面三个坎,你会发现创业不是一个人干的事情,需要的是一个团队,要在农村找到年轻的、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价值观一致的合伙人,组建一个同甘共苦的创业团队,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第五坎:创业起步资金问题;
任何创业都需要前期的资金投入,农村创业一样面临这个问题,而且农村创业的投资周期更长,社会资本的流向都是投到一二线城市的创业者,基本上很少有天使投资人愿意投入农村创业团队。所以,如何解决创业起步资金问题,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坎。
第六坎:政府关系运营能力问题;
农村创业,逃不开的是政府关系,而大部分创业者都是年轻人,人生的经历、自身的资源都不具备深度的沉淀,在政府关系建立、政策卡位、商业思维上都缺乏丰富的经验。客观的说,很难赢得政府官员的信任,从而很难获得政策和资源的扶持。但这些支持确实是农村创业必须具备的,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开展工作。
总结这六大坎,是让年轻的创业者提前清晰看清创业路上必须面临的问题,如果真要去创业,提前规避这些问题和风险。
接下来进入重要环节,2018年农村创业究竟有哪些机会呢?根据农特大平台数万位创业中近千个创业团队的经验,和农特生态的关联创业者的经验,我梳理了10大创业方向:
一、打造农特产品爆品创业:
2018年,单一的互联网方式卖农产品模式已经开始走向落寞,那些仅仅在微电商、淘宝、京东上开店的“互联网贩子模式”,无品控优势、无价格优势、无政府关系的创业团队。包括曾经“一键代发”的商业越来越不好做了。“一键代发”是单一的流量转化交易模式,没有品牌意识,没有粘度,没有更多刚需的增值服务。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社交商业的深度发展,“互联网贩子模式”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而打造一个核心产区的爆品,和产地资源构建强关系。比如在一些特殊、限量的高端农特产区,创业买断了产区的一年产能,打造自己的品牌,做的非常成功。
深度的产品运营是农产品创业必须升级的新方向,爆品+副品组合模式与深度商业运营结合。
二、农村企业化生产种植、养殖,是大趋势
在小农经济生态下的中国,产业链上游如果不能有效的整合,下游永远是散乱无序的状态。随着家庭农场经济的鼓励、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合作社企业化经营。农二代带动农村企业化经营创业将是一个新方向。
农村合作社的新商业运营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土地所有权、经营权的流转;
2、合作社的股权结构;
3、合作社的雇佣机制;
4、合作社的分红机制;
5、合作社的商业模式与产品定位等。
做好这几个方面,基本可以成功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商业运营基础,然后就是选对合适的产品。关于品类的商业定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要结合市场消费主流趋势+产地的土壤和气候属性+种养殖的技术支撑能力+加工能力等进行科学定位。
三、农产品深加工是一个大市场
初级农产品创业门槛低,不管是产区的种养殖创业,还是微电商渠道创业。目前都面临产品鱼目混珠,价格战竞争,利润空间越来越薄的现状。同时生鲜农产品周期短,流通过程严格,成本高,运营风险大。近几年来,个别具有深度资源和经济实力的农特创业者开始深入产品深加工,获得了不错的成效。
小品牌如专注蜂蜜的“来个小蜜”、核桃加工的“妮妮红”、云南鲜花饼“饼里生花”等,做出一定规模的品牌深加工企业如:萌蟹香辣蟹、细莫红糖姜果茶、黄桃罐头等等。以细莫为例,其多个深加工产品2017年做到了5亿的市场规模。
涉入农特深加工领域必须具备如下几个因素:
1、需要具有高度的品牌意识。深加工的核心是要打造自己的独有品牌。
2、需要具有一定的资本投入。深加工在企业运营实力上必须要具备,上游要对接原产地,下游要对接渠道,自身还要打造品牌,没有一定的资本实力是玩不转的。这无形中就树立了行业门槛。当然,有门槛才有商机。
3、需要具有一套相对成型的供应链体系。从原材料、深加工、渠道运营、品牌打造、库存管理、整体物流管控等等,麻雀虽小必须五脏俱全。
4、农特深加工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模式:
1)从生产、销售、品牌打造、供应链运营,全套体系自己运营(难度极大,不适合早期创业者)。
2)打造独立品牌,委托深加工(一个或多个),自己建立全渠道的运营体系。
3)合伙人打造品牌,每一个细分单品和深加工合作伙伴,独立打造品牌,然后整合渠道运营。
4)运营多个别人的品牌,择优选择优质组合,做深加工的渠道运营,或者是渠道+供应链运营。
农产品深加工创业的几个优势:
1、有着充分的定价权,利润空间可以由自己把控;
2、实现与传统初级农产品的价格差异;
3、实现自有品牌的打造;
4、只要摸透运营模式,可以打造n个不同类别的品牌。(这要看创业者的思维和格局了)
四、农村互联网商业营销
伴随着渠道下沉,农村互联网化的快速发展,电商、互联网产业向农村渗透是必然的趋势。中国农村有近7亿的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可开发的市场,不过农村的市场拓展不同于城里,农村人口分散,农民消费习惯传统,很难适合直接在移动端转化。这就给农村互联网的营销带来了新商机。如下几种方式都是值得借鉴:
1、农村刷墙模式:
互联网时代,农村刷墙孕育全新的创业商机。因为一切商业要进入农村都离不开刷墙。国内一家农村刷墙公司村村乐已经被估值超过10亿。
模式定位:农村的分众传媒。
1)客户来源:要想进入农村市场的互联网品牌、互联网平台、家电、汽车、快销等。
2)运营:招募农村闲置年轻人、大学生村官策划线下推进,采用众包模式,雇佣农民刷墙;
3)精准投放数据:整合农村1万家小卖部、农村快递员信息对乡村用户潜在需求进行分析;
4)文案策划:在农民打交道的语言上全面做创意,通俗易懂,接地气。
农村刷墙模式
2、农村坝坝电影模式:
文化下乡是国家主旋律,虽然新时代的农村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大彩电,但农村的大爷大妈、老少爷们离不开社交。定期在农村组织坝坝电影,会打造出农村的社交商业机会。
组织一场坝坝电影,成本只要50元,有的地方还享受政府的补贴。通过组织坝坝电影模式,把每家每户的微信都加上了,而且快速的组建成社群,成为农村社群新商业运营的新手段。接下来就可以推动农村代购,农村闲散人力资源创业等各种机会。
农村坝坝电影现场
总之,农村的流量入口打造,在互联网渗透农村这个商机面前,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充分发挥共享、众包等思维,借力于返乡农村创业的趋势,值得大家去探索。
五、县域物流创业
农村电商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物流的发展,县域及农村物流的发展肩负着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使命。当然在中国农村,最大最全覆盖的物流网络,是我们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国邮政,但是邮政毕竟是国有的,邮政职工和外面的创业者有着天然不同的思维。再此,要特别感谢中国邮政,给农村物流创业留下了不错的机会。
县域物流平台,是上行和下行的重要节点,为什么存在这样的节点,主要原因,是流量不集中,这就导致了三通一达的网络只能到县域,无法继续独立下沉。这就为在县域物流创业留下了不错的机会。
县域物流创业的几个方向:
1、集约多家快递公司服务:目前的县域物流创业很多成为了“三通一达”、百世、安能、德邦等多家快递的加盟商,汇聚了多家快递流量整合运营,这里有不错的盈利空间。
2、构建县+乡(镇)+村,三级物流体系:三级物流体系的构建方式可以采取合伙人模式,在配送网络上可以和县城客运班车等运营资源做共享配合,到乡镇就是合伙人负责运营。这张网络不仅仅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对农产品上行,农村商业的激活,都拥有重要的意义。
最近某新能源汽车集团正在想和农特集团战略合作,希望在每个农特覆盖的县域投放10台新能源卡车,打造全新的共享配送车辆模式,目前正在探讨过程中。新能源汽车渗透农村物流也是未来的趋势。
3、县域众包物流平台创业:一线城市的外卖配送已经非常成熟了,伴随着互联网的渗透,县域外卖物流创业已经全面兴起。在山东,就有这样的案例:山东的一个县域物流创业团队,打造了集合多种物流服务的共享经济平台:电商县域快递配送+外卖平台+同城跑腿+商超o2o到家+专卖店送货+原产地直供为一体的平台....
县域物流众包平台
六、农村金融服务创业
2018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农业”大会在杭州召开,其中大会现场有一家企业,专门做农村保险的创业平台,该平台获得了大量农特创业者的关注。农产品种植、流通,存在一定的商业运营风险。这个风险是农村保险创业的不错机会,面对这个机会,国内的大型保险平台瞧不上,企业的商业模式不匹配,需要赢得大量农村创业者的信任,然后拓展这个市场。
农村金融模式
同样,农村小额贷款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现在的农村创业,一下子拿到政府的补贴不太现实,特别是刚起步的时候。一个商业计划刚刚启动,政府根本不可能补贴你,只有做出点模样过后,才能赢得政府的关注。
所以,农村种养殖创业,农村合作社创业,农村深加工创业等等,早期第一波钱的投入需要第三方的金融机构支持,小额贷款存在着不错的商业机会。
七、农资、农机互联网创业
当下的农村互联网创业,大家都在盯着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实际上农资、农机的购买和维护存在着不错的商业机会,特别是在核心农业产区。
1、农资、农机渠道运营模式
20-30年前,农村的农资、农机服务都是供销社统采、统销。今天的农资、农机采购销售完全市场化,现在最好的机会是互联网化了。因为去做这个领域,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创业者不多,可以说还是空白领域。特别提醒,按照传统的电商思维打造一个电商平台,让农民去采购是不合适的,农民网上购买的习惯还没有形成,信任问题尚未建立,一个字:难!
正确的运营方式可以参考:
1)构建农民的圈子,建立互信,可以完全利用社交商业的运营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