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女童不幸患上眼癌,父母都是盲人,一家人渴望色彩斑斓的世界,为了给孩子治疗眼睛家里已经负债累累——
谁来留住他们最后的光明?
“我将怀着敬畏之心,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这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她的不朽杰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对光明的设想。
在海宁盐官镇的一个父母双盲的家庭里,一岁女童洛含不幸患上眼癌,面临着失明的危险。“我们渴望色彩斑斓的世界,希望能有人帮助我们留住这个家最后的光明。”洛含父亲汤逸从小就体会到盲人生活的艰辛,极度渴望光明的他不希望孩子也和他一样置身黑暗。昨天,他通过读屏软件在网上发出求助信,“我想救救我的孩子,让她能继续看见这个世界,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助我们……”
盲人夫妻
迎来生命中的“小天使”
1987年,汤逸出生在海宁一个农村家庭。1岁那年,汤逸突然患上一种叫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恶性肿瘤,俗称眼癌。为了保住生命,在1岁和3岁时,他的左右两个眼球被分别摘除。
8岁那年,汤逸进入浙江省盲人学校开始学习,一直到2007年毕业离校。在校期间,汤逸结识了自幼青光眼双目失明的小林,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毕业后,汤逸和小林结婚,组建了一个盲人家庭。“一路走来,虽然艰难坎坷,但我们彼此相爱,还是很幸福的。”对于未来的生活,汤逸无限憧憬。
2012年11月,汤逸迎来了自己生命中的“小天使”,女儿洛含的出生,令全家人都兴奋不已。“虽然看不见她,但是我能感觉到她的呼吸、她的心跳和她的微笑,为人父的喜悦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女儿出生后,在盲人推拿所工作的汤逸继续起早贪黑、勤奋工作,渴望为女儿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让她快乐成长。
小洛含不幸患上
视网膜母细胞瘤
尽管这对盲人夫妻勤劳乐观,但无情的命运还是给了这个家庭重重一击。在小洛含出生47天后,经过医院检查,孩子不幸双眼患上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听到这个消息,汤逸顿觉晴天霹雳。巨大的打击,让这个本该充满希望光芒的盲人家庭坠落了黑暗。
“反正孩子还那么小,扔掉算了。”“要不把她送到福利院去,一家3个瞎子,以后的日子你们怎么过啊?”……身边很多人劝夫妻俩放弃治疗。“我知道,别说双盲家庭,哪怕是一个普通家庭,这也是难以负担的。但我想我和爱人有今天,是因为我们有伟大的家庭和父母,我感激他们当年没有抛弃我,无论怎样,我和爱人都应该把这样的大爱延续下去,不抛弃,不放弃!”在泪水中,汤逸选择了承担和坚持。
汤逸查阅了许多关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资料,他发现,这种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是100%。于是他开始与死神赛跑,奔波于各大知名医院,拜访治疗该病的专家。去年1月,汤逸带着洛含奔赴上海求医。但治疗过程并不顺利,去年7月,在上海五官科医院进行第7次化疗后,洛含左眼肿瘤相对严重,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复发,医生建议摘除左眼。
“摘除眼球这么残忍的事怎么能发生在一个一岁的孩子身上?我不会让孩子走我的老路,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的生命去换取她的眼睛!”走投无路的汤逸疯狂搜索网络,得知上海新华医院有一名视网膜母细胞瘤专家刚从美国回来,于是汤逸带着孩子再次赶到上海。“医生告诉我们,孩子患的是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比普通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更高,复发率更高,治疗难度极大。”汤逸说,女儿左眼肿瘤因在黄斑区,医生判断已经没有视力了,只有右眼目前还暂存视力。
求助社会
希望留住最后的光明
“不抛弃,不放弃!”汤逸每天都这样在内心里告诉自己。他从上海医院的专家那里了解到美国在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上获得巨大突破,保眼率非常高,已经有几个病友治愈回国。“热心人士将我女儿的病例和美国专家进行探讨,专家认为美国的治疗方式很适合洛含,能有较大把握保住她的眼球和视力。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可是根据医生估算,治疗费需要70万元左右,这笔巨额的费用让这个原本就困难的盲人家庭无力承担。
为了给洛含治病,汤逸和爱人已经花完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且还欠了十多万元的外债。长年累月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孩子,他们失去了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更不幸的是,汤逸的父亲6年前因车祸失去劳动能力,如今家里每个月唯一的收入就是母亲做临时工挣来的几百元钱。
命运虽然无情,但汤逸依然相信人间有爱。他将自己家庭的不幸遭遇写成文字发到网上,向社会求助。许多人看到后,都很支持他们,还有一些好心人帮助他们发帖、制作幻灯片和爱心视频。“我们只想留住这个家最后一双眼睛,让我们的余生能通过她,看见光明……”如果您愿意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请致电党报热线82400000、13516830110。(
来源:嘉兴日报
这个是遗传吧 可怜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