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省可能意识到了成都在四川一城独大的弊端,提出了“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这个长远规划。毫无疑问,四川的经济中心依然是省会成都,但是,究竟哪座区域中心城市能够崛起成为经济副中心?四川省给出的候选城市是: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当然这些城市只是选项,全部建设成四川的副中心城市也不现实,但是选择其中一个感觉还是有点少。毕竟四川48.6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比两个陕西省的面积还要大(陕西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四川总人口8300多万人,比两个陕西省的人口还要多(陕西省人口3900多万人),最少三个经济副中心才比较合适。
那么四川最重要的这几个城市——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选哪三个比较合适呢?
我们用排除法来看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这7个城市哪个不太合适做四川的经济副中心城市。首选我们排除掉德阳,排除德阳不是因为我主观上对德阳这个城市有偏见,其实在四川我最喜欢的城市就是德阳,德阳在四川这个发展极不均衡的省份是一个地级区域内(德阳下辖区、县、县级市)发展最为均衡的一个城市,而且德阳各方面都十分有优秀。为什么要在四川经济副中心城市选项中排除德阳呢?因为德阳距离成都太近,如果你仔细看地图会发现德阳距成都主城区的距离比成都主城区到成都下辖的一些县或县级市的距离还要近,成都的六环绕城高速已经圈进了部分德阳辖区。德阳虽然在经济上是四川除成都外和绵阳同量级的经济强市,但是在巨无霸成都面前也只不过是成都的一个卫星城,相当于成都的一个“区”。选择德阳建设四川的经济副中心,也不过只是把成都城市外扩了一点,并起不到带动全省全面发展的效果。
除了德阳外还有绵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这7个城市,而宜宾和泸州同处四川核心区域(四川盆地)的东南侧,两城均为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川内的主要城市,两城经济规模相当,都是长江沿岸四川省境内的重要港口城市,可实现江海联运,如果建设的好,将来一定是四川重要的“出海口”。但是宜宾和泸州两城在四川的区位相同,距离也不是很远,两个城市都成为四川的经济副中心不是很现实,只能从两个城市中选出一个。但是这两个城市各类指标都太相似了,除了上面所说的那些共同点外,就连两座城市对外地人的印象都一样,均为酒城(虽然泸州被称为酒城,但是作为四川人,大家都明白其实两座城市都可以称为酒城,就连最著名的国酒品牌之一五粮液也是在宜宾)。所以选哪个城市作为川东南经济副中心还真不好定是哪一个?大家如果有独到见解,觉得这两座城市选其中哪个好,请留言说出你的理由和依据,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成都以北的经济副中心城市,刚才第一个排除了德阳,然后在绵阳和广元中选的话,绵阳的各个方面均优于广元,所以我觉得绵阳比较合适。说了成都以北,我们再说说四川东北区域,在候选城市中有南充和达州,以目前两城的对比看,南充各类条件明显优于达州,所以选南充比较合适。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观点,大家有不同观点的话可以一起讨论。
这样我们在绵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这7个城市中已经选出了三个四川经济副中心城市,分别是川北的绵阳、川东北的南充,川东南的宜宾或泸州(二选一)这三个城市。如果选四个经济副中心的话,成都以南候选城市中只有乐山。但是最后选几个四川经济副中心城市,现在还不得而知,四川省领导当时的说法是:“一个还不够,二三个也不多。”
选四川经济副中心城市,以上那些候选城市中有成都以北方向的城市、成都东北方向的城市、成都东南方向的城市和成都以南方向的城市,但就是没有成都以西方向的城市,原因大家也都清楚,阿坝和甘孜处于青藏高原东部(川西高原),地形以高海拔的高原为主,不适宜建设大城市,同时这些地方人口也十分的稀少。这两州是四川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选三四个条件稍好的县城(县级市)发展好川西重要的节点城市就可以了。
而川南的凉山州和攀枝花因远离四川核心区域(四川盆地),现在已经被边缘化了,自然条件虽比川西甘孜州和阿坝州稍好,但是和四川其它区域相比依然还是比较差的,地形大部分为高山峡谷,可以抓住自身的特色,抓住机遇,发展川南地区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特别是攀枝花,与云南经济核心区域比较近,完全可以与云南联动发展。
最后我想说的是发展经济副中心不是简单的扩城市地盘,不是建房子、卖房子、涨房价,也不是靠房地产作经济副中心城市。这样虽然短期内效果明显,但是长远来说是断城市的后路,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城市发展道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毒害,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长远看,它对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选定了经济副中心城市,对经济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也很重要。比如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和重要的军工城,就应该多在科技上和军民融合产业上下功夫、找发展突破口,少动点靠卖地买地拉动经济的歪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