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央视主持人柴静的家乡,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临汾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区位优势突出,交通通讯便捷。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临汾“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该市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该市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盛产小麦、棉花等,素有“棉麦之乡”和“膏腴之地”美誉;该市已形成多元产业体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该市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风锣鼓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梅花之乡”、“剪纸之乡”和“锣鼓之乡”。
临汾是晋南经济重镇,经济总量位居山西省第二。2009年,临汾在中国113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排名位居第29位,较2005年进步84位,二级以上天数由2005年的187天增加到2009年的334天,已经摘掉了全国污染的“黑帽”。
柴静
柴静,女,出生于山西临汾,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记者、主持人。
1992年,到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读书,1995年,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2001年11月起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持人。2003年担任《新闻调查》记者,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2011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2013年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
2014年从央视离职,2015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旅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国遗址、丁村民宅、陶寺遗址、天马遗址、牛王庙戏台、霍州州署大堂、千佛庵、柿子滩遗址、大悲院、洪洞玉皇庙、柏山东岳庙、霍州窑址、老君洞、乡宁寿圣寺、汾城古建筑群、东羊后土庙、霍州观音庙、四圣宫、普净寺、王曲东岳庙、南撖东岳庙、乔泽庙戏台、尧陵、铁佛寺、师家沟古建筑群、娲皇庙、小西天(千佛庵)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堆遗址、金城堡遗址、尧庙、下靳遗址、仙洞沟碧岩寺、彭真故居、祝圣寺、霍州鼓楼、韩壁遗址、追封吉天英碑、挂甲山摩崖造像、大墓塬墓地、克难坡、狄城遗址、安坪遗址、千佛洞(隰县)、麻衣寺砖塔、郎寨塔、翠微山遗址、芝麻滩遗址、清微观、文庙大成殿、桥北遗址、热留关帝庙、隰县鼓楼、丁村遗址、陶寺遗址、丁村民宅、寺头遗址、赵康古城遗址、晋襄公墓、沙女遗址、南大柴遗址、大张遗址、关帝楼、普净寺、汾城古建筑群、永和文庙大成殿、千佛洞、真武祠、南石遗址、裕公和尚道行碑、翼城枣园新石器遗址、苇沟北寿城遗址、河云遗址、四牌坊、故城遗址、曲沃古城遗址、里村西沟遗址、方城遗址、四牌楼、薛家大院、东许遗址、望绛墓地、薛关遗址、明代监狱、永凝堡遗址、坊堆遗址、上村遗址、侯村遗址、明代移民遗址、碧霞圣母宫、泰云寺、师村遗址、上张遗址、洪洞关帝庙、净石宫、马牧华严寺、女娲陵、商山庙、腰东汉墓群
国家AAAA级景区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临汾汾河公园、云丘山风景区、临汾市尧庙-华门旅游区、古县牡丹文化旅游区、彭真故居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
其他风景区
麻衣寺、历山舜王坪、尧山森林公园、荀子文化园、金代砖墓、真人祠、永和关、龙子祠、延庆观、海东摩崖、姑射山、五鹿山、皇天后土庙、水神庙、马头关、蔺相如故里、元代戏台、平阳鼓楼、大云寺、剪桐封国、四十里山、龙澍峪、观日亭、结义庙、景明旅游区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
文化艺术
晋南威风锣鼓
晋南威风锣鼓是诞生和流行于山西临汾一带的民间传统打击乐,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故称“威风锣鼓”。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集会游行,便会出现在民间。威风锣鼓是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这种锣鼓演奏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威风锣鼓古朴典雅、纯正健美,蕴藏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是中国鼓乐的经典,具有形态、音响、乐曲、表演四方面的美学特征。在历史的发展中,吸取不同时代鼓乐艺术的精华,终于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鼓”。晋南威风锣鼓是临汾一带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汉族传统打击乐艺术形式。威风锣鼓主要分布在山西晋南地区,尤其是在临汾市的霍州市、洪洞县、汾西县等地流传最广。由于其鼓声如雷,钹音清脆,锣鸣镗镗,威风凛凛,所以叫做威风锣鼓。霍州更是威风锣鼓之乡,霍州威风锣鼓有着“华夏第一鼓”的美誉。
翼城花鼓
翼城历经千年传衍,遍及全县各地的“翼城花鼓”以其节奏欢快、情绪热烈、动作奔放、幽默风趣,给人们带来无尽乐趣。翼城以“花鼓之乡”而闻名遐迩。翼城花鼓的艺术风格可概括为:气势逼人似猛虎,神态逗人像顽猴,灵巧多变姿态美,铿锵有力快节奏。它不仅受到广大、群众喜爱,而且多次参加国内多种文化艺术大赛,荣获金奖,得到艺术家们的高度评价。2006年6月,翼城花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8年12月,翼城被文化部命名为“花鼓之乡”。
平水雕版
金元时期,平阳是北方的一大文化都市,地位仅次于大都(北京)。自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后,由于那里盛产雕版印刷的白麻纸、墨锭、枣木而很快接受了这一先进技术,官民雕印作坊林立。中央政府在此设立经籍所,委派书籍官,专门管理官民经营的书坊工铺,逐渐形成家置书楼、人蓄书库的盛况。其雕版印刷之兴旺,可以与燕京相比,出现了以张存惠为代表的一大批刻书家。平水雕版主要编集经史、道教经卷、民间文艺和农医杂书。最著名的有《平水韵》,风行全国,成为后来历代诗人做诗押韵的依据,被称作《诗韵》。有“平水诗韵行天下”之说:经藏《赵城金藏》、唱本《刘知远诸宫调》为传世最早的诸宫调;医书《铜人针灸图经》;大型版画《四美图》是中国最早的木版年画。平阳所印书册,常标以“平水新刊”,因此被称为“平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