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企业我们在行动”征文选登

编者按从今年4月27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与中国税务报社决定联合举办“服务大企业我们在行动”征文活动,并在《中国税务报》大企业版设立专题栏目。 我们将分月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欢迎读者基于大企业纳税服务的实际情况,围绕感人故事、典型事例、经验介绍和思考探讨四方面内容踊跃赐稿。征文截止时间为2018年9月30日。投稿邮箱:dqytax@126 。
征文活动结束后,由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与中国税务报社共同组织评选,评选结果在《中国税务报》刊登,并向系统通报。
【温馨提示】本期稿件大约11000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通过本期征文,您将重点了解走访、世界咖啡馆、沙龙、v税通等服务手段在大企业纳税服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了解税企之间正在打造的新型关系——啄木鸟与森林。
【特别提示】文中所涉及人物职务,均为文章见报时其所任职务。
同样是走访 有啥不一样
湖北省国税局局长胡立升(前排右一)一行调研东风集团。
云南省国税局局长张树学(中)和云南省地税局局长唐新民(左一)走访龙润集团,参观龙润集团营销中心。
作为服务大企业的一种常见方式,走访的“旧瓶子”,如今装上了“新酒”。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过去相比,走访内容大不一样——过去的走访更多是了解大企业的涉税情况,现在则更加注重整合税务机关内部的资源集中解决大企业的具体税收问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税收问题,在省局主要领导的积极推动下,现场就得到了解决。
改变,源于走访
让海尔集团税务遵从主管李素珍没想到的是,税务机关的一次走访,能为海尔集团的纳税申报带来巨大的改变。
据李素珍介绍,2017年,青岛市国税局人员在走访海尔集团时了解到,海尔集团旗下所有法人企业由集团总部统一核算,但在纳税申报环节,财务人员仍需将erp系统的财务数据手工录入到网上办税系统。海尔集团在全球拥有21个工业园、108个工厂,录入工作量很大,企业业务负担繁重。
让李素珍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诉求得到了青岛市国税局的高度重视。该局走访后很快成立了项目组,突破重重技术障碍,最终实现了海尔erp系统与纳税申报系统的直连。海尔集团erp系统自动形成标准化数据模板,财务人员只需上传数据模板,就可实现erp系统数据自动导入青岛国税网上申报系统,完成纳税申报操作。
在解决了最初的诉求后,税企双方又在多次的座谈与沟通中提出了更超前的想法:将税务局积累的涉税数据返还给企业,发挥好企业对税收大数据的增值利用。最终,经过项目组4个月的努力,税企直平台“智税通”正式上线,海尔集团的“开仓放数”需求得到了满足。如今,通过智税通平台,集团能够及时得到税务局返还的数据,增值税申报表自动填写率实现100%,更加速了集团税务一体化闭环管理。
记者采访的多家大企业税务总监表示,现在,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来走访,并不是“轰地来了,倏地走了”,为了走访而走访,而是在走访前都做足了功课,走访后还要与企业反复沟通,有时候还会多次来企业调研,直到问题解决。
范围,越来越广
大走访,不是青岛税务机关的“一枝独秀”,是整个税宣月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且“流行”的范围越来越广。
4月23日,北京市国税局和地税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处、国际税收管理处,北京市朝阳区国税局等单位税务干部组成的专家团队,走访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为企业详细讲解了税收协定、税收抵免、源泉扣缴等税收政策,并现场解答部分海外经营涉税问题。企业资产财务部主任陈立新表示,2017年,中国能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量达到了集团国际业务总量的50%,准确把握所在国税收政策,成为企业面临的首要税收难题。“这次走访,让我们吃了定心丸!”陈立新说。
4月24日,北京市丰台区国税局、地税局税务人员来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向企业财务人员宣讲“绿色通道”服务及“走出去”企业优惠政策,同时就企业对改制重组、涉外业务等方面提出的诉求,当场做了答复。税企双方还达成了开展深层次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意向。
据了解,宁波市国税局已经建立起多层面领导联系走访大企业制度,并推出“谁是真英雄走进大企业”路线图。局领导班子带领税收业务骨干,多次前往雅戈尔集团、奥克斯集团和银亿集团等大企业实地走访,一件一件地解决企业提出的涉税诉求。同时,还就税收政策对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大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热点,与企业负责人开展深入交流。
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的大走访活动,其实不仅限于税收宣传月期间。据记者了解,各地税务机关都会针对大企业开展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走访活动。比如,湖南省已建立了走访大企业常态化工作机制。2017年以来,湖南省、市两级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共走访大企业470户次,听取大企业意见和建议351条,及时回应大企业涉税诉求170多个。
思考,还在继续
对于走访的重要性,北京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亚民是这样认为的:税收经济的发展和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大企业支持和帮助。通过走访倾听大企业的诉求和宝贵意见,能够帮助税务部门深化改革、改进管理、优化服务、提升质效。如何不断地充实走访的内容,各地税务机关在实践中还在不断思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企业的涉税诉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企业改制等历史原因导致的税收问题;二是由于国际税收规则改变和国内税制改革带来的税收不确定性问题,三是由于企业创新发展,新模式和新技术与现行税收法规不匹配的问题。这些问题当中,有些问题是前来走访的税务机关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解决的,有些则还需要上报上级税务机关或协调其他部门共同解决。
对于一些具有行业共性的问题,光走访一家企业显然是不够的,就需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这方面,北京市国税局第二稽查局、北京市地税局第三稽查局在走访时就尝试借助了北京市国创产业园区和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的力量。首都文化产业协会是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指导下的文化产业行业组织,目前有会员单位350余家。在今年的税收宣传月期间,两家税务机关通过“一点带面”的走访+宣讲方式,集中解决了一批具有行业共性的税收问题。
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税务会计赵静在北京市西城区国税局的走访时建议,税务机关可考虑邀请一些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走访大企业。她表示,金融业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金融产品不断创新,涉税难题也会不断涌现。如果税务机关在走访前能够更多关注这些新问题,并做好深入调研,就能更好地推动问题的解决。
还有一些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负责人认为,税务机关内部应该在走访方面进一步做好“功课”,同时整合各层级、各业务部门的资源,避免重复走访和低效走访,最大限度地通过走访,带给大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实习记者 刘书怡 江澜 通讯员 魏夕杰 孟含笑)
(2018年4月27日《中国税务报》)
走,到“世界咖啡馆”喝一杯!
图为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财务部吴经理在“世界咖啡馆”活动上,收到企业专属税收服务手册。
“世界咖啡馆”?近日,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的财务经理吴剑平,拿到厦门市国税局组织开展“世界咖啡馆”活动的邀请函时愣了一下,并对这场税企互动活动充满了期待。到了现场,柔和的灯光、浓香的咖啡、盛放的鲜花,各行业企业和税务机关代表围坐桌前,讨论的气氛轻松又热烈。那么,这场形式别样的税企座谈,到底给大企业带来怎样的新体验,又带给税务机关怎样的思考呢?
企业代表“聊得很透”
“世界咖啡馆”的圆桌形式从一开始就带起了轻松、热烈的气氛。宽敞的大厅里,3张圆桌错落放置,每张桌旁立着一块记录白板。吴剑平在会场人员指引下,来到其中一张桌前。
参会之前,吴剑平对“世界咖啡馆”模式的座谈会有所耳闻。今天的圆桌会共邀请了辖区内发展潜力大、行业代表性强的12名大企业的财税代表出席,3个圆桌分别设定了3个主题,分别是: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理想中的个性化服务及税收新政的影响与适用。每个圆桌有一名税务局的人员作为主持者,和代表一同参与主题讨论。吴剑平的这张圆桌主题是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一番自我介绍再加上几口浓香的咖啡后,大家很快没有了初见时的陌生,在主持者的引导下,纷纷畅所欲言。
吴剑平告诉记者,参与人员来自各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层,他们对税收政策、企业财务运营模式和内控机制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轻松的小组讨论氛围让不同的观点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我很受启发。”吴剑平说。
收获颇丰的不止吴剑平一人,三轮讨论结束后,每组的记录白板上都贴满了彩色便笺纸。这些由大企业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和问题的关键点,凝聚了这场座谈会激发出的集体智慧。
记者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厦门市国税局围绕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拟上市企业和台资企业等主题,以“世界咖啡馆”的形式连续举办了三场主题沙龙活动,反响都十分热烈。厦门市国税局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处副处长孙隆英感觉到,来参加“世界咖啡馆”活动的企业财税负责人,全部打开了心扉,“聊得很透”。
80%问题现场解决
“走,一起去‘世界咖啡馆’喝一杯啊!”“下次主题活动什么时间?”近一段时间,这样的留言和反馈成了厦门市国税局大企业微信群里的常态。四三九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经理郑海泉说:“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解决了我们的上市难题,还能听到其他上市企业的经验分享,这种体验真的太棒了!”
经统计,自首次活动以来,厦门市国税局收集到50多条意见建议和问题,其中关于税务风险防控方面问题占23.53%,办税服务方面问题占47.06%,政策方面问题占29.41%,其中近80%的问题在现场就得到解答。
厦门市国税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相比以往逐一发言的座谈会形式,“世界咖啡馆”的新形式更能让企业充分地表达诉求,有利于税务机关帮助企业梳理涉税“症结”,既有针对性,效率也更高。在“世界咖啡馆”活动准备阶段,厦门市国税局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对每家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情况、纳税人关注的焦点和近期出台的税收新政等逐一作详细的分析、梳理,明确政策执行口径,尽可能在现场能够解答纳税人提出的问题。
在“税收新政的影响与适用”主题圆桌,厦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计财部负责人柯港斯提出了关于资管产品增值税新政的疑问,并得到了满意的解答。该圆桌的主持者对资管产品增值税的纳税对象、纳税范围、纳税主体等作了明晰的讲解后,结合该企业具体经营情况,帮助企业梳理了相应业务流程,并提出在与交易对手沟通谈判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向企业提出了改造财务核算系统的建议。“通过深入的探讨,不但让我对资管产品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减少了因涉税事项处理不当而产生风险的忧虑。”柯港斯说。
20%问题有待研究
“无法现场解决的20%的问题,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有待深入研究。”孙隆英说。
“世界咖啡馆”形式的圆桌会为大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充分发声、解决诉求的渠道。但对于很多大企业来说,仍存在如税收政策适用性、确定性、执行的一致性,以及跨区域涉税事项协调等问题。这些问题既具有一定的行业普遍性,也反映了当前大企业服务管理中面临的难题。对于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孙隆英和同事作了深入研讨。
记者了解到,剩下的20%问题没有现场得到解决,一个重要原因是如今商业模式的发展迅速,新的经济业态不断涌现,而政策制度的确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与探讨,很难跟上不断变革的商业模式,面临滞后的问题。大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确定性是他们最主要的需求。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税务机关责无旁贷,应该对此类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
跨区域涉税管理问题也是大企业关注的焦点。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均有分支机构,对于同一类涉税事项,存在不同地方处理标准不同、尺度不一的问题。建发集团财务经理赖晓鹏建议税务机关,在涉及跨区域管理时,对同一涉税事项的处理采用同一标准,让企业可以更好地遵从税法。也有部分企业代表提出,希望税务部门能告知有税务污点的企业信息,尽可能帮助企业规避纳税不诚信的供应商,避免不知情企业被动参与购销活动。
厦门市国税局总经济师杨国全表示,“世界咖啡馆”形式只是迈出了大企业纳税服务探索的一小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剩下的20%的问题也会得以解决。期待“世界咖啡馆”开到全国各地的行业企业中去,不断碰撞和激发出更多税企思想的火花,让大企业纳税人的获得感通过一杯咖啡,流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