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季节性更明显,采购取决于日耗和库存
近年来,随着需求增速趋缓,加之新能源的大力发展,水电、核电、太阳能优先上网,对火电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火电行业传统意义上的“迎峰度夏”一度落空,但是今年电厂夏季用煤高峰有再现之势。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国绝对发电量52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37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水力绝对发电量104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9%。今年1-6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295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其中,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222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水力绝对发电量461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2%。
7月上旬,由于华东地区尚未出梅,与华北及华南地区相比,当地耗煤增速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是随着伏天到来,全国范围的高温模式开启,华东地区煤炭日耗也随之快速上升。以浙江某企业为例,7月上旬日均耗煤9.4万吨,进入中旬后在13万吨以上,平均增幅达32.3%。某煤炭生产企业人士表示,“预计在高温的带动下,需求将继续攀升,带动煤价持续走高。”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新疆南部、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黄淮、江淮、四川盆地南部、江南大部、华南东部等地仍将持续高温天气,可达3-9天;18-20日,华北、黄淮高温天气有所缓解;21日起,华北中南部、黄淮地区高温再度发展。
6月初电厂煤耗逐渐攀升,夏季用电高峰预期较强,加之内蒙古等地生产环节受到限制,动力煤期货走出一波快速上涨行情。夏季电厂需求对煤价的提振有多大,未来能否持续?高价之下电厂采购意愿如何?
此前曾有观点认为当前煤价处于高位,电厂会放缓采购节奏,与供货方展开价格博弈。但是,作为大宗散货,煤炭采购受到天气影响较大,当日耗攀升时采购就变得刚性;当淡季来临时,因堆存能力、煤炭品质下降等问题,企业采购量势必下降。尽管存在为应对高峰、降低采购成本,电企提前十几天采购的情况,但这不是常态。一旦气温上升导致电厂日耗增加,采购势必变得集中,在供应相对偏紧的阶段,季节性因素对于煤价的推动作用明显。
浙江某电企相关负责人表示,“采购取决于日耗和库存两方面因素。目前该企业日耗在11万吨左右,远低于去年同期14万吨,库存也有21天,属于高位水平,采购进度偏缓。未来情况能否改善也要看天气,如果低温持续在30℃以上,高温在37℃—38℃,且能持续一周的话,日耗肯定会起来,那时候肯定要采购煤炭。
作为省级电厂,随着煤价上涨,上述企业目前经营压力较大。该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电厂控制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尽可能争取长协份额;二是全力降煤耗,目前技术上已基本达到极限了,但仍力求降低;三是进口煤采购也是降成本的重要手段,目前企业进口煤份额约占20%,并没有显著增长,但对于企业控制成本而言,确实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四是通过期货市场做买入套期保值控制成本。
二、进口煤通关时间延长,采购最优先考虑性价比
自7月1日起,禁止省级政府批准的二类口岸经营煤炭进口业务这一政策开始实施。一类口岸是指由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部分口岸;二类口岸指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管理的口岸。
该政策出台后对于福建、广西、广东等口岸影响较大,部分贸易商采取转港方式,物流成本略有增加。”此次进口煤限制或使南方七省煤炭进口量减少15.5%,从而进一步提振沿海市场煤价。
今年1-6月,国内累计进口煤炭1.33亿吨,同比增长23.5%。面对进口煤激增的情况,相关部委高度重视,对于劣质煤进口的管控在逐渐加强。5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坚决控制劣质煤进口。5月中旬,海关总署召集行业龙头企业,要求电企控制进口煤,并会尽快修订相关管理办法加强监管,电企签订的新进口煤合同要求减量,控制相关口岸开放。
从华东地区的煤电企业和码头处了解到,近期煤炭进口通关时间大大延长,比限制二类口岸进口影响更大。过去广西、江苏等海关通过时间在14—15天,现在至少30天,甚至40天。通关时间延长,除了占用资金外,对于印尼煤影响极大。印尼煤高温天气非常容易自燃,场地堆存时间延长,贸易商的风险极大,很多贸易商表示不敢做敞口。
华东某电企人士表示,今年以来采购进口煤数量很少,进口煤只是作为补充。
事实上,随着国内煤价快速上涨,进口煤的价格优势再度显现,当价差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有贸易商愿意承担风险采购,电力企业也愿意使用低价进口煤来降低成本。
华东地区一位煤炭贸易商表示,“近期进口煤的询盘较之前明显增加,预计7月份受通关时长限制,进口煤数量将明显减少,8月份会有一部分进口煤集中释放。后期如果国内煤价仍维持强势上涨的势头,预计电厂及贸易商会通过调整采购周期,继续维持进口煤采购,性价比仍是决定进口量的最重要因素。”
江苏某电企负责人表示,“使用进口煤及采购量增减主要看价格,如果进口煤价格优势明显,还是会考虑采购。”(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