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浦七旬老人爱收藏精美老酒坛,酒坛上的图案颇有讲究


装绍兴黄酒的酒坛大家都见过,但有位古稀老人收藏了上百只烧制精美的酒坛,恐怕就不多见了。
小店铺里有乾坤
在位于东浦黄酒小镇老街76号的一家店铺内,今年75岁的沈立阳戴着一副深蓝色的袖套,正在查看炉膛里烧得赤红的一根根钢材。待钢材取出,他立即抡起锤子,猛烈地敲击钢材,这些被称作钨钢鐥子的东西,就是老人修缸补甏要用到的工具。
沈立阳出生黄酒世家,他的爷爷在东浦镇开了家名叫“鹤兴洪记”的酒行,父亲和几个兄弟在解放前也是开酒行的。之后,酒行被“公私合营”,沈立阳从20多岁开始制作钨钢鐥子,一直到现在。
在沈立阳前店后厂的店铺里,堆满了他从各地精心收藏来的老酒坛,很多都是清朝、民国时期的,数量多达上百件。还有一堵由锡酒壶排列成的酒具墙,方的、圆的、六角形的锡酒壶满当当地排在一起,蔚为壮观。
酒坛上的图案颇有讲究
近年来,沈立阳通过摸索和请教专家,开始研究烧制定型在酒坛上的特殊图案,果然被他破译出了一些“密码”。例如,仰莲纹出现在元末明初,复合叠加又是等级的象征,绘烧在酒坛上的三瓣仰莲图案,就代表了“连升三级”的寓意;蝴蝶结 因“蝴”与“福”谐音,寓意为福运迭至;椭圆中间加一横是“旭日东升”的意思,酒坛上三根实线则代表着三阳开泰……此外,还有五子登科、一品当朝、连中三元、九世同居等蕴含着绍兴酒文化的吉祥寓意。
沈立阳介绍,酒坛虽然是装酒的器皿,但在旧时也是匠人们精工细作的对象。在清朝中期,有民间艺人在酒坛外面绘制上色彩和图案,以表达喜庆吉祥之意,一般先需要创作出吉祥的图案,再把生桐油煎熬后冷却,加上瓷土粉搅拌揉成油泥,接着就在酒坛上堆塑、划花、沥粉,烧制完成后就形成了具有艺术特质的酒坛子。
“以前可不是每家每户都买得起这种雕花的酒坛,只有大户人家才用得起,以前的酒厂就依照人们祈寿祝福、子女出生、乔迁纳财、开业建房、加官进爵等不同需求设计出图案和文字,可以说每一个花雕酒坛都包含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沈立阳说,“这些老酒坛纯属手工制作,集中国文学、历史、书法、美术、民俗等文化元素于一体,是典型的酒文化工艺美术品,称得上是绍兴花雕制作的滥觞。”

阿阳师傅家

拆迁五元一个

阿阳,东浦名人!

老人的情怀

是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开游戏厅的阿阳

汗啊话出动栽吧,,5元开玩笑了,现在是2元,爱卖不卖

自个喜欢就好,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