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与线下生活的一体化,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共享充电宝一经推出后得到迅猛发展。近日,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2017-2018中国共享充电宝市场发展现状》,主要针对共享充电宝行业进行市场解读、用户研究以及未来趋势预测。
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迅速来电科技综合竞争力暂领先
从2015年6月第一代自助充电宝正式面世后,共享充电宝行业蓬勃发展,逐渐在火车站、医院、商场、餐厅、酒吧等地铺设站点,以其便利性、适宜的价格收获大批用户。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电源市场规模达到287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将达1.64亿人。艾媒咨询分析认为,在共享经济的推动下,共享充电宝市场将会继续扩大,二线城市一下将会逐步展开布局。同时,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较单一,各细分领域格局仍然未定,存在很多机会。其中,怪兽充电发展速度最迅速,未来可以通过向细分领域发展,增强自身行业市场的多元化和竞争力。
和所有新兴行业一样,共享充电宝一经问世便处于资本风口上,2017年共享充电宝行业融资不断,多家企业获得亿元以上融资,以来电科技,怪兽充电,街电科技,小电四家企业为第一梯队,其中,来电科技获得sig海纳亚洲、红点投资等公司、个人的2000万美元a轮融资;小电于2017年3月获得a轮融资,怪兽充电也在11月份获得2亿元的融资。共享充电宝行业从产品驱动逐渐转为资本驱动,各家企业在市场中竞相争夺线下场景。
专利争夺引爆市场争夺战,从2016年7月第一起共享充电宝专利诉讼案开始,共享充电宝行业内展开了不间断的专利战。来电科技以更早进入市场和专利数量为优势。目前,在专利拥有数量及增长速度方面,来电科技均优于其他公司。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专利之争能促进企业创新,打乱竞争对手节奏,在短期内不会结束。
在营业模式上,有大机柜、小机柜、桌面等三种营业模式,大机柜和小机柜均可用于移动场景,一台设备上的充电宝书量分别为30-40个充电宝和6-12个充电宝,桌面模式用于固定场景,去掉充电宝,转为共享充电。大机柜模式以来电科技为代表,小机柜模式以街电科技为代表,桌面模式以小电为代表。
来电科技同时运营运营6口、8口、12口、30口、40口等不同大小的机柜及第二代桌面型充电底座及充电宝,根据各个场景需求,进行匹配,从而提高设备活跃度,可同时满足用户固定、移动不同需求并且不同容量机柜可最大程度匹配用户数量并避免资源浪费。
来电科技采用精准匹配用户需求的发展方式,使得其用户量自2015年以来稳步增长并保持行业前列并且在用户评价方面得到言值63分的较好评价。另外,在价格设定方面,来电科技也充分考虑用户心理,推行限时免费,后续收费形式吸引大批用户。
在市场竞争上,来电科技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覆盖商为手机电池生产商飞毛腿,可通过数据线等周边产品增加收入,同时布局磁共振无线充电领域,运营未来盈利点做多,竞争力最为强劲。怪兽充电利用“0.01元充电”的营销策略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市场,但盈利模式单一,未来可通过向全景发展加强自身盈利能力,但综合来看,来电科技综合竞争力领先,在用户认可情况和技术实力都具有较大优势。
共享充电宝普及度有待提高信息安全有待保障
市场调研显示,使用过共享充电宝的受访网民仅为13.3%,超八成共享充电宝用户来自一二线城市,宣传力度有待提高,中小城市市场远未饱和。24.9%的网民找不到可使用的共享充电宝,艾媒分析师认为共享充电宝站点铺设不全面,存在死角,企业应在大机柜、小机柜、桌面模式外开发其他场景使用模式,抓取潜在客户。在使用过的用户中近八成受访用户使用过免押金服务,24.8%的用户认为共享充电宝预付押金过高,超七成用户认为共享充电宝租借价格适中,艾媒分析师认为为了降低押金过高的压力,未来可考虑将充电宝机身作为广告推广的载体,利用广告的营收降低押金的费用,吸引用户。用户偶尔购买共享充电宝数据线情况较多,16.3%的用户认为数据线价格偏高,来电科技不提供数据线,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用户使用好感;街电科技虽然提供数据线,但与充电宝绑定,如果要对两台不同接口手机充电,需要租借两台共享充电宝,增加使用成本;与此相比怪兽充电一个充电宝提供3种数据线,较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可能为其市场迅速扩展原因之一。另外,怪兽充电在2017年12月份发布无线共享充电产品,称在2018年第一季度进入市场。综上,艾媒分析师认为数据线的匹配和使用便利性有待提高。
在收费模式方面,来电科技前一小时免费,后收费1元/小时的模式较受用户欢迎,与此相比街电科技、小电免费充电时长和优惠力度方面均无优势,市场营销策略有待多样化。59.4%的用户认为共享充电宝客服响应速度有待提升,超五成用户对共享充电宝信息安全表示担心,认为有可能信息泄露,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企业可从信息安全保证入手,加大共享充电宝普及力度。
市场发展预测应用场景和市场容量有待开发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共享经济的推动,资本对共享充电宝会继续地加大投入。面对共享经济风口,热钱持续涌入也必定带动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但资本将更集中于发展成熟的项目以及产品,对于初创的小企业来说,融资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对于第一梯队的怪兽充电、来电科技等之间的竞争将更多是产品体验、专利技术及运营效率上的提升。同时,产业的联合也将越来越多,包括产业的强强联合、跨行业的联合以及线上线下的联合,将引领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新潮流。
在2018年,共享充电宝企业会逐步将运营重点转向深度运营重点城市,更注重运营效率而非规模。同时探索更多的共享充电宝应用场景,不再局限于小中大场景的分类规则,进一步加深用户使用共享充电宝的意识以及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与商家的关系维护将决定企业竞争壁垒的形成与否,市场可容纳多家企业,即使第一梯队企业也要做好长期竞争的打算。三四线城市场还未开发,或将成为行业的下一个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