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不利!仲景大厨房IPO被否半年,宛西制药终止辅导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古筝
在仲景大厨房ipo被否半年之后,12月26日,河南证监局网站发布信息: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终止辅导备案。半年之内,“宛西系”在资本市场连遭困局。
宛西制药ipo终止辅导
12月26日,河南证监局网站发布信息:“经协商一致,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协议之终止协议》(以下简称《终止协议》)。”
河南证监局信息显示,“2017年12月26日,我局收到《终止协议》和《关于与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终止辅导的报告》。自我局收到上述报备资料之日起,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终止辅导备案。”
证监局的信息中,并没有透露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终止辅导的真实原因。但对宛西系来说,在仲景大厨房ipo被否半年之后再遭困局,其“三驾马车”的资本布局显见受挫。
仲景大厨房ipo闯关失败
今年6月份,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发布了2017年第50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仲景大厨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仲景大厨房)闯关失败。
证监会发审委给出了五点原因,宛西控股和孙耀忠在减持西泵股份比例达到5%时,没有履行报告和信息披露义务;仲景大厨房在没有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生产前述香辛食品配料一事,是否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提出了疑问;仲景大厨房还存在向个人采购、现金支付、销售回款经过个人账户的情形;以及报告期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变动不同步,存货余额金额较大且逐年增长,香菇食品毛利率逐年提升是否合理,是否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流程等两大方面问题;仲景大厨房说明申报期内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2015年度增加、2016年度下降的原因,2017年度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预计变动情况说明不符合发审委要求等。
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被证监会发审委所关注,也被资本界所关注,仲景大厨房的ipo过会,也从“过会”悄然变成了“闯关”。
在发审日渐收紧的背景下,这五个问题,卡住了仲景大厨房ipo的“命门”。
“三驾马车”资本布局受挫
起步于南阳西峡的宛西制药,在国内颇具影响。其董事长孙耀志,多年打拼,逐步建立了涵盖工业、农业、商业、医疗、养生和食品六大商业板块,并积极在农业和医疗领域展开资本步伐。
其旗下的西泵股份2011年1月11日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导产品为汽车水泵、发动机进、排气歧管等,汽车水泵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5%,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2015年9月份,仲景大厨房向证监会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公布,2016年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南证监局备案辅导。宛西系的“三驾马车”局面,清晰浮现。
只是,仲景大厨房和仲景宛西制药,今年前后脚遗憾止步资本市场。
进入2017年,国内首发发审趋严,尤其是10月17日后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截至12月25日,2017年证监会已经审核了469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375家获得通过,81家被否,7家暂缓表决,6家取消审核,通过率为79.96%。
相关链接:
“宛西系”资本构想落地暂遇波折
仲景大厨房 ipo遇挫
(刊载于2017年06月29日大河报)
□大河报记者 古筝
五大原因导致仲景大厨房ipo被否
近日,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发布了2017年第50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根据公告显示,当日上会的3家企业,有两家被否,其中仲景大厨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仲景大厨房”)闯关失败,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据记者了解,对于仲景大厨房ipo被否,证监会发审委给出了五点原因,也为其下一步整改指明了方向。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3月22日至3月24日期间,仲景大厨房的控股股东宛西控股与上市公司西泵股份持股5%以上的股东孙耀忠先生作为一致行动人,累计减持西泵股份880万股,占西泵股份总股本的7.91%。但宛西控股和孙耀忠在减持西泵股份比例达到5%时,没有履行报告和信息披露义务。对此,发审委对发生上述情形的原因、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是否有其他处罚风险提出了质疑。
不仅如此,根据申请文件显示,仲景大厨房的主要产品为香菇食品和香辛食品配料,需要采购的物料包括香菇原料、香辛料原料和工业产品,并且已获得的生产许可证不包括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
申请文件称,香辛食品配料为香辛料调味品,具有“风味物质数据化、产品浓度高,风味与天然风味基本一致,无有害残留、安全卫生”的特点。报告期内各年,香辛食品配料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7610.63万元、20248.84万元、24445.13万元。
而《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正因为如此,发审委对于仲景大厨房在没有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生产前述香辛食品配料一事,是否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提出了疑问。
除了以上两大问题之外,发审委还认为,仲景大厨房还存在向个人采购、现金支付、销售回款经过个人账户的情形;以及报告期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变动不同步,存货余额金额较大且逐年增长,香菇食品毛利率逐年提升是否合理,是否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流程等两大方面问题。
并且,发审委还要求仲景大厨房说明申报期内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2015年度增加、2016年度下降的原因,2017年度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预计变动情况。
可以说,以上问题,卡住了仲景大厨房ipo的“命门”。
三足鼎立的资本构想暂遇波折
资料显示,仲景大厨房主营业务为以仲景香菇酱为代表的香菇食品和以超临界花椒油120为代表的香辛食品配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本次ipo拟募集资金3.97亿元,用于香菇酱生产线、香菇初加工生产线、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申报材料显示,2014年至2016年,仲景大厨房实现的净利润分别约为7083万元、5782万元和7587万元。
虽然此次ipo闯关暂告失败,但整个“宛西系”的资本布局还是颇值得一说的。
据了解,仲景大厨房控股股东为宛西控股,持有其52.57%的股份。而宛西控股成立于2014年,当年宛西制药宣布存续分立,分立后存续公司为宛西制药,新设公司为宛西控股。后者装入了西泵股份的股权、房地产以及旅游等相关资产。
如今,“宛西系”的布局版图中已涵盖工业、农业、商业、医疗、养生和食品六大板块。
就目前来看,西泵股份早已于2010年11月正式登陆a股,而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016年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不难看出,“宛西系”旗下三足鼎立的上市格局已然形成。只不过,此次仲景大厨房一不小心拖了后腿。
其实,今年以来,ipo被否的企业数量可谓不少。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今年共有275家企业ipo申请过会,其中有35家企业的ipo申请被否,取消(或暂缓)审核企业12家,首发审核通过率为82.9%,大幅低于2016年全年的91.48%。此外,还有48家企业终止审查,其中仅6月份就有8家企业离开排队通道。
据了解,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于过会企业的关注涉及财务、经营范围以及持续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具体包括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会计基础的规范性存疑、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是否异常、持续盈利能力存疑以及申请文件真实、完整、准确和及时性存疑等。尤其是对医药、食品类企业首发申请尤为关注。
而仅仅是在近期,除了仲景大厨房以外,河南还有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来源:大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