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运营如何实现产品冷启动

新产品刚刚上线,社区急需冷启动,可是好不容易找了个用户加了群,运营了半个月,还是一盘散沙,应该这么办呀?产品冷启动无从下手,是很多运营工作上的难点aso优化
大部分人是摸着石头过河过,最终被湍急的流水淹没在远处,一无所获
其中核心的关键点是没有搭建起用户运营板块中,关于冷启动的知识框架
今天深度解析下,关于冷启动中最常见的玩法集中运营
什么是集中运营?
集中运营是一种运营手段,是为了构建个有规则有目标的组织,组织内的成员有着强烈的诉求和方向感,并且组织成员可以赋能于产品,提升产品指标
这种运营手段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定适合产品冷启动的初始阶段,采用模式
且符合以下条件
针对冷启动的用户规模量级一般在人以内,个体用户信息的资料一定是相对完善的
比如用户联系方式,年龄,性别,个人喜好,产品诉求等等,只有掌握冷启动阶段核心用户全貌画像,才能为产品定调和驱使用户产出提供基础
有着非常标准的运营规范,包括用户准入标准,淘汰标准,用户权利和职责等等
量少出精品,正常的人员流动和认同感营造,是盘活组织不可或缺的手段,避免最终产生一潭死水
初期的运营的对象人群往往也是定位在专业或者高质量产出的用户身上
并且组织内成员有着独特的身份标识,这是组织认同的前提
独特的称号,定位,产品内映射的展示方式,这种通过认同建立起来的壁垒,是后期用户运营非常的价值点所在
建立组织
这是集中运营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一些最基本的要素,为后续的组织运转打下基础
首先,集中运营的群体,无论是在群微信群或者其他场所,一定是要围绕某个兴趣或者某种属性聚集起来的群体
越细分,越能帮助用户认知,这是最核心的差异点
它的具体表现在组织名称、、主页详情、访问入口、规章制度、用户列表等地方
引入用户
常规的引入分为个模块个是产品内引入,个是产品外的引入
产品内引入
一般有种方式
通过研发导出相应的用户资料,对用户数据进行筛选,找到符合条件的用户群体
并且在产品内搭建联系用户沟通的渠道,常见的方式有推送、系统消息、短信、客服消息、位、弹窗等
产品内放出招募活动页,吸引用户主动参与
产品外引入
用户是谁?
小红书在冷启动阶段的引入对象是一些微博上的美妆大博主
知乎在早起定调的时候,也是选择业内知名的意见领袖
所以,你首先必须明确你需要引入的用户是谁
他们在哪?
明白你待映入的用户的主要聚集地,可以节省很多运营时间
毫无方向的寻找,只能说明你对自己的核心目标用户还不够了解
如何引入?
这里就涉及个问题为什么用户要接受你的引入邀请?以及,通过什么沟通方式便于他们加入?
最本质的理由就是因为你产品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价值
所以,你需要明确的知道你的产品能解决用户什么样的述求?并且可以提供给他们价值
了解这个,你就知道如何引入了
用户在引入的时候要注意传递信息的要素
易读
突显对方收益
提供足够多的信息
这是大部分用户比较容易接受的沟通方式,也是经验的总结
把话说清楚,突出重点,是沟通的核心
组织管理
主要分为个部分
明确的组织制度
常规会强调用户的权利和义务,最好是能以图片,通过活动的方式展现出来
合理的架构
如果单纯的仅需要人左右的核心用户,那么通过非架构化,通过情感连接用户,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不过,一旦你的这个用户组织希望承载更大量级的用户时,就必须在架构设计上,足够承载大规模的用户运营,并且这个运营模式是支持多次复用的
比较典型的是采用金字塔模式的管理,比较像周朝时期的封建制度,每一个层级仅负责自己下一个层级的人,以此形成个金字塔结果的组织
一般以用户背景和产出的价值,这个维度划分层级关系
清晰的分工
常见于小规模的社群,主要是让这个组织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参与和执行
一般会设置个观察期,沟通后试用,最后成为正式管理员
这种仪式感的赋予,会加强用户间的精神共鸣
以个人的群为例可以设置个管理员,分布负责活跃、人、引导、活动,基本涵盖了大部分职能
用户活跃
主要的运营手段有种
通过制度每周必须生产条点评等等
通过活动制度的一种换皮玩法,比如本周生产点评最多的用户,可以获得奖励
激发需求将用户生产的内容,在产品或者社群内展示出来,获得和官方直接对话的特权等
如果一开始在准备阶段,组织的定位不够细分,或者组织人数不断增大,有可能会产生沉默和活跃用户两极分化,感情维系越来越差,人员的流动速度增强,新增速度跟不上流失速度的情况
因为人的感情精力是不会随着群体社交范围的扩大而扩容
话题的分散,就会不断产生新的小群体
这时候运营就需要顺势而为,发挥这种割裂的优势,帮助他们组建自己新的兴趣小组,以此再扩展出新的小群,完成用户群的裂变
转载请注明集中运营如何实现产品冷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