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有群专业级魔方达人 有人上了《最强大脑》


魔方,在台湾称为魔术方块,在香港称为扭计骰。这款有趣的机械益智玩具,与中国的华容道、法国的独立钻石棋同被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
儿时的我们,就被这些五颜六色的小方块吸引,尝试着将打乱的色块复原。长大后,依然有一群人热爱这一玩具,从最简单的二阶魔方,到难度系数翻好几番的高阶魔方,甚至还有人玩起异形魔方。魔方,已不仅仅是小朋友们的益智玩具,它陪伴魔方爱好者们走上赛场,甚至成了魔方发烧友一生的事业。
入门级
三阶魔方最受普通玩家欢迎
二阶、三阶、镜面、异形……市面上,魔方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材质、不同难度系数,让人眼花缭乱。而最常见最受欢迎的,当属三阶魔方。6个不同颜色的面,每个面由9个小方块组成,只要经过练习,普通人都能达到一分钟内复原的水平。
椒江小伙俞炎从高二接触魔方,到现在已有7年时间。虽然中间也接触过其他类型的魔方,但他最喜欢的还是三阶魔方。“高二的时候看到同学们在玩,我也买了一个魔方试试。”俞炎告诉记者,“二阶魔方对于成年人层次太低,只需使用层解法,即将底面一层的色块先归位,然后再用三阶魔方里面的角公式将上层的色块对位、对色即可完成,一般成年人最先开始挑战的都是三阶魔方。”
俞炎当场给记者展示了三阶魔方的速拧玩法,速度很快,从打乱到复原,共花了48秒。俞炎表示,这个速度并不是他的最好成绩,在对魔方非常狂热的时间段里,他可以达到35秒的成绩。
“这个成绩是不能和专业玩家比拼的,玩魔方不仅靠的是脑力,还需要肌肉记忆,能达到几秒复原一个魔方的玩家,大多经过长时间训练,肌肉记忆速度已经超越脑力反应时间。”
俞炎表示,“初次接触魔方时,也曾花费半个月时间背一个方程式,没记错的话应该是60个公式,个人感觉背方程式太累。”
俞炎表示,现在自己依然热衷于玩魔方,但不会再为了玩魔方背方程式。“我享受玩魔方时的专注感,享受复原后的成就感,也会时常到店里试玩,遇到一个手感和材质各方面让我满意的,我会考虑买下来。”
市民罗舜也是一位魔方入门级玩家,从高中到工作,他的“魔方之路”也从为了耍帅到打发时间。“大学的时候,班里的男生就会凑在一起比赛,这就和现在的小年轻凑在一起打王者荣耀一样,段位高的自然就有成就感。”罗舜说到。
而在关于如何提高玩魔方复原速度上,罗舜也有自己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按照配套图纸来,对于学理科的人并不难,只要有方程式,再高阶的魔方都能复原。”但罗舜表示,工作之后,也会在业余时间玩魔方解压,但不会像读书时一样练段位升等级。
发烧级
黄岩小伙两年收藏上百个魔方
对于入门级玩家而言,入手一个符合手感的三阶魔方,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儿。但对于发烧级玩家而言,仅仅一个三阶魔方是无法满足的。黄岩小伙王俊琦从2015年7月开始加入魔方爱好者行列,两年时间内购置了上百个魔方。
王俊琦向记者展示他的宝贝们,从二阶到五阶的魔方、镜面魔方、苹果魔方……甚至还有魔表、魔尺及限量版魔方。“价位在几十块到几百块,这些加起来差不多5000元。”他表示,“我的收藏量在同级别玩家里,只能算一般。”
王俊琦对魔方的痴迷不仅仅在收藏魔方上,平时,他也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平时有空就会玩,只要双手能腾得出来,手边又有魔方的,我就会玩上一会儿。”他笑道,“毕竟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如果只是看看,岂不是太浪费了。”
作为一个发烧级玩家,王俊琦的速度也不赖。“拿三阶魔方来举例,从打乱到复原只要13秒。”他说,“虽然喜欢,但我还不是专业选手,属于广撒网型,更倾向于尝试不同的选项,可能玩一段时间苹果魔方后,我就会去尝试镜面魔方。”
为了更好地做一名魔方爱好者,王俊琦加入了不少魔方交流群。他向记者展示了其社交账号上关于魔方的群,大大小小加起来竟有89个。除此之外,他还关注了社交平台上的魔方大V,在网络上搜索关于魔方的信息。
“也在社交网络上认识不少相同兴趣的人,和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有些人的目标是专业性赛事,他们做得比我更投入。”王俊琦表示,“我是理论派,看的方法技巧比较多,不会刻意去追求速度,不想把一份热爱的东西变得太累,魔方就是我平时的生活,就这么简单。”
但王俊琦也发现,很多一开始以魔方为共同爱好集聚起来的群体,也逐渐冷却,间断地会有人退群甚至转战其他兴趣爱好。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我加入的一个黄岩魔方协会,因为大家又喜欢上王者荣耀,实质上已经名存实亡。”
但王俊琦表示,线上的这些爱好群,大多以娱乐为目的集聚,而坚持一个兴趣大多因人而异,可持续性不能代表真正热爱魔方的群体。接下来,他还会继续收藏魔方,也希望能加入一个完善的魔方爱好者协会,找到一群真正志同道合的人。
专业级
魔方社团、魔方培训,台州还有一群专业玩家
在路上边走边玩魔方,就被校领导叫住,让他开设魔方公开课。没想到,公开课的效果还不错,于是又有了魔方讲座。再然后,他成立了魔方社团,最多的时候竟有几百个社员。
在临海开了一家魔方培训机构的曾衍友曾是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老师,说起这段经历,他依旧觉得很奇妙。“魔方是我的业余爱好,有次走在路上,手里拿着魔方在玩,也没注意校领导就在边上,他就看着我转,夸我魔方转的挺好的,就让我去开一节公开课。”曾衍友笑道,“校领导的意思是学生都喜欢玩电子游戏,应该去发扬一些有益的校园文化,我当时想,会有学生来吗,没想到报名的人还挺多。”
“之后我开设了社团,常在社团里玩的有三四十人,不常在社团待着的还有几百人,学生不断换届更新,但是这个社团一直在。”曾衍友表示,“大家玩的种类也是应有尽有,玩的非常厉害的社员也有,但是否去参加专业性比赛,还得看社员自身的想法,我们倡导益智、减压,有益的休闲方式。”
接触魔方的时间久了,曾衍友也认识不少圈内人。“就台州整体情况而言,玉环、温岭的魔方爱好者比较多,像上过《最强大脑》的,还有些参加比赛的专业玩家,都是我们的圈内人。”曾衍友表示,“在台职成立社团是一个契机,之后我想把魔方作为自己的事业,于是干脆辞职在临海开了一家培训机构,也是期待更多的人一起来感受魔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