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传说之古交西仙洞与七郎爷的传说


图片转自古交网
西仙洞位于古交市阁上乡狮子村的东南面二公里处的西山头上。在西山头的半山腰有一洞,名为西仙洞。西仙洞由三个洞穴组成,深邃无比。
这个传说在古交市广为流传,人人都知道。以前,在古交、交城、娄烦、静乐、岚县等地流行祈雨活动。遇天旱无雨时,老百姓就到西仙洞祈雨,求七郎爷施恩降雨。于是七郎爷也在代代相传的故事中神乎其神。
古交市的房先生说:“其实关于七郎爷的传说有很多,有一传说是六爷和七爷是唐朝时代的一对隐士,来此修炼坐化成仙;另一传说是阁上乡一带原本是宋朝名将杨继业父子戌守重地,杨家将被潘仁美陷害后,百姓怀念他们的恩德,遂建庙祭祀,后演变成布德于民的雨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版本的传说。”
图片转自古交网
七郎逃难
传说在南宋淳化年间,交城县横渠有结拜兄弟二人,为百姓说话,打抱不平,得罪了官府,吃了官司。为了不受官府的迫害,兄弟二人连夜逃走,来到了狮子村西的一条深沟藏身避难,于是这条沟便被称为藏下沟。
此兄弟二人在藏下沟住下后,便给百姓揽工放羊。兄弟俩十分爱羊,把羊放得膘肥体壮,数量只增不减。而且他们放羊不挣工钱,只是要些吃穿。
兄弟二人不仅羊放得好,而且还时常为百姓做好事,特别是为穷人解决困难。因此,在当时深受百姓的敬仰和爱戴。当地的百姓也不知二人叫什么名字,只知哥哥姓范,人称六郎,弟弟姓张,人称七郎。
图片转自古交网
七郎下棋
在狮子村西面有一座小山,名为古路神岩,山顶上有一块大青石板,石板上有一个大棋盘,传说就是六郎、七郎放羊时下棋的地方。
有一天,兄弟二人在此下棋。七郎的棋看着就要输了,正在危急关头,一条拐杖将七郎的棋子一拨,瞬间棋局转败为胜。二人抬头看时,只见一位白须老者,手持拐杖,站立一旁。兄弟二人忙施礼相问:“敢问老者何时到此?有何贵干?”老者微微一笑,用拐杖向南一指:“二位请看。”二人顺着拐杖看去,在遥远的南边,有一座大殿,金碧辉煌,霞光四射,甚为壮观。二人心中无比惊讶,待回头看时,已不见了老者。
传说这位白须老人便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张果老云游路过此地,见二人乐善好施,德布民间,颇为感动,便特意点化二人得道成仙。从此,兄弟二人渐渐感觉不饥不饿,精力充沛。走路也轻飘飘的,毫不费力。人们知晓此事后,都为兄弟二人拍手叫好,说好人有好报,恭喜兄弟二人要成仙了。
七郎坐化
得到仙人张果老的点化后,兄弟二人渐渐走入了仙道。一段时间后,六郎在西山头的半山腰找到一洞,准备就此坐化,便叫来七郎说:“贤弟,你看此洞如何?哥哥要在此坐化安身。”
七郎一看,此洞洞中有洞,洞口高约二丈,宽约三丈,深约一丈多,有一层台阶。坐在台阶之上,隐天避日,风雨不着。再看洞中小洞,口呈圆形,高、宽各约六尺,深不见底。环视四周,满山青松绿柏、沙棘、灌木,百花遍地,芳草萋萋。脚下狮子河流过,碧水潺潺,真乃一处人间仙境。
环视一周后,七郎便说:“此地甚好,哥哥起来,让小弟一试。”于是六郎起身,七郎坐下。刚一坐下,七郎便哈哈大笑说:“哥哥,弟弟已起不来了,请哥哥再找一处好地方吧。”六郎一看,自己已起身失坐,后悔莫及,一气之下,把脚一跺向东而去。
在西仙洞脚下有一块大石,石上有一个二尺大小的脚印,传说这就是六郎跺脚时所留下的。后来,六郎在距西仙洞东约三十华里的东仙洞坐化安身。从此,七郎成仙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便不再称七郎,改称为“七郎爷”了。
图片转自古交网
七郎爷救羊
七郎爷得道成仙后,依然心记当地的百姓。传说,有一年夏天,突然天降大雨,山洪暴发,村子里的羊群全都遇难,漂在水上。村民们情急之下,跪拜七郎爷,求七郎爷救羊。不一会儿,雨停天晴,云开日出,南边出现了一道彩虹。人们顺着彩虹望去,只见在洪水的尽头站着一个红脸大汉,手拿一根长鞭,将羊群从水中赶上岸来。等到洪水退尽后,村民们回家数羊,发现羊一只不少都回到了羊圈里。看着完好无损的羊群,人们都说是七郎爷显灵,救了羊群。
七郎爷施雨
以前,在古交、交城、娄烦、静乐、岚县等地流行祈雨活动。遇天旱无雨时,老百姓就到西仙洞祈雨,求七郎爷施恩降雨。
祈雨时,村里要推选有威望的人当雨官,再由雨官选几名精壮青年组成祈雨团,拿着香火、供品、红布、酒壶等祈雨供奉的物品到西仙洞去求雨。
祈雨团出发前,先要在村中进行隆重的 “供献爷”活动。杀猪宰羊,敲锣打鼓,在村口设坛祭祀。由推选出的雨官主持,全村人都要参加。在“供献爷”活动结束后,全村人送祈雨团出村,向西仙洞进发。
在西仙洞内,有一个大厅名为“祈雨厅”。祈雨厅十分宽敞高大,在大厅中央有一座土台,名叫“滴雨台”。祈雨时,祈雨者要跪倒在“滴雨台”前,摆上供品,上香、磕头后,雨官把酒壶不偏不倚,放在“滴雨台”上,并不断祈告:求爷给雨,救救百姓。
在祈雨厅的顶部,布满许许多多的水珠,转来转去,欲滴不下。要有诚心和耐心,否则是祈不下雨的。大约跪等二三个小时后,水珠自然会转过来,对准壶口滴进壶里,响声很大。待滴二三点后,就算祈上雨了。祈好雨后,所有人一齐磕头谢恩,由雨官拿壶,带领祈雨者依次出洞,下山后将壶里的水向四周一洒,祈雨算完成,就等待下雨了。
传说,向七郎爷祈雨很灵验,有时还没等祈雨的人回到村里,天就下起大雨。因此,人们对七郎爷愈加崇敬,更加虔诚地祈雨。有时,在祈雨时,村民们会请上“七郎爷”的出行像进行祈雨活动。有些虔诚者不远数百里,赤脚来到西仙洞请“七郎爷”的神像。直至现在,周边地区的人如遇有干旱之年,还经常来西仙洞祈雨,庙宇的废墟上仍香火不断。
图片转自古交网
图片转自古交网
图片转自古交网
图片转自古交网

可惜古交没有闫吉英,要开发了,那故事应该比绵山的故事精彩多了。
[赞]是的,是要开始开发了,有机会去的话要把脚印和棋盘拍个照,让更多的人了解古交!
那里真有个大棋盘和脚印!是真的!古交准备开发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