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评聘结合的弊端

评聘结合后,学校、科组的指标有限,会造成有的老师各方面要求都优秀,就仅仅是因为没有指标(指标的数量又是按比例定制的,这没有道理可言),就不能认定本人的资质。非常打击教师的积极性,也不便于教师的流动。
评定职称给了老师一个认可,尽管评了还要考察是否可以聘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鼓励老师进一步去提升自己个方面的要求。
国家一会评聘结合,过几年又评聘分开。每次在交接的这个阶段就容易出现很多偏差和失误。现在就是解决之前已评未聘的。那之前没有聘上的说明有没有聘上的原因。现在就一下子都能聘上。这也有违评聘结合制度选取优秀人才的初衷!!造成的后果就是以后的优秀的人才想评也没有岗了。不要是聘,就连评都没有资格了!
现在海口是试点,希望试了以后就知道评聘结合时非常不合理的,不能再继续下去。
尊敬的网友:
您好!您《海口评聘结合的弊端》的来信(邮件)已收悉。我局十分重视,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缘由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自1986年建立实施以来,对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地位和待遇,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市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师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越来越表现出等级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不够衔接等突出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教师队伍建设和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09年,人社部、教育部开始在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三个地级市率先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12月通过试点验收。2012年,根据人社部、教育部的总体部署,我市被列为海南省首批改革试点城市,计划用一年时间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二、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突破性措施,标志着我国职称制度分类改革正式启动,对全国的职称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我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不仅能够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对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环境氛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肩负着为我省乃至全国下一步全面推开改革工作探索路子、总结经验的重任。
因此,教师系列职称评聘结合是大势所趋。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支持。
【市教育局】 2013-05-22 09: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