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
可行性研究是由投资方共同参与完成的,其整个过程除了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科学性、系统性外,还有相当的复杂性。这就给研究报告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的专业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文种。其实内容不仅要求准确、详细、完整,而且涉及工程、技术、财务、环境、法律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因而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一定要精心挑选那些懂工程、懂技术、懂经济、懂业务的各方面人才组成专门班子,以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综合的专业性。
(2)表述的周密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以叙述、说明为主,议论为辅的方式,从各方面、各层次来表述对项目的看法和意见,这就要求在表述时,提出观点要明确,列举事实要可靠,分析问题要辩证,得出结论要正确,使全文层次清楚,严谨周密。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
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标题和正文构成。
(1)标题。
一般采用公文的标题写法,写法较为固定,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生产空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关于合资经营新世纪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的也把项目承担者写入标题,如《集团投资北京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时,文种也可省写为“可行性论证”,如《常州新北区安家镇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可行性论证》,但一般要用全称。
(2)正文。
正文一般由总说明、专题论证、结尾、附件组成。
总说明。
总说明又叫总论或概论。它是项目的基本概况,分为项目的背景和概况两部分。背景部分,主要交代项目的名称、承办单位,项目总负责人及经济与技术方面的负责人,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概况需说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项目的特点、意义,国内外市场供求、生产情况)、主要指标(项目方案、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投资预算、经济效益)、问题和建议。总说明由于是对整个报告内容全面扼要的介绍,是全文的缩影,因此上级机关、主管部门领导以及有关专家、合作者能从中得到报告的第一印象和总的感觉,因而要求写作上一定要字斟句酌,做到内容完整、中心突出、层次清晰、行文简洁,有较强的可读性。总说明对下文还起着提纲挚领的作用,写作时还要注意与下文专题所论证的基本问题相呼应。
专题论证。
这部分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核心。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具体的陈述和论证:
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承办项目的条件。企业的管理机构、劳资情况、产销情况、利润水平负债情况、物资供应情况等;企业承办项目的有利、不利条件。
项目生产规模和能力。项目的名称、规格、性能、用途、生产规模、能力。
物料供应情况。资源、原材料、燃料的来源、数量、价格及其他辅助设施的情况。
厂址选择。厂址的自然生态、交通通讯、经济、周边环境、水电供应的现状和前景,厂房设计方案。
技术和设备的方案。技术和设备的选择、有关工程情况、有关辅助设施的情况。
机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生产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的定员、来源和培训计划。
资金方案。项目费用与资金来源、使用分配和偿还方式。
经济效益评估。产量、产值、成本、利润、经济寿命;企业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
环保、劳保和消防设施。三废的种类、成分、数量、污染程度以及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程度;劳动保护的技术、设备和措施;消防的技术、设备与措施。
项目实施计划。从项目的报批到落成试产一系列过程的先后安排、时间和进度。如项目的申报、落实资金、勘察设计、设备购置、施工安装、验收等。
结尾。
通过专题论证,报告的结尾要写上可行的总的结论。如:“本项目用多种方法进行经济分析,认为可行。因此,结论为:本项目经济上有效益,技术上有保证,原料上有来源,销售有方向与市场,将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请审批。”有的还在结论中写上“问题和建议”,请求上级机关和主管部门给予解决与支持。作为上行文,大多数可行性研究报告,还要在最后写上“以上报告当否,请领导研究批复”,“以上报告是否可行,请批示”之类的结束语。
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附近包括有关重要资料、证明文件和有关表格,主要是为了说明正文中有关材料与论证的可靠性,供项目审批机关参考。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较多,主要有资格证明、资产评估书,资信、经营状况等有关证明文件,有关的资金、场地、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协议文件或上述业务主管部门的签署意见,有关意向书、建议书的上级机关批准文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