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通俗例子告诉你物联网的UX设计和纯软件的UX到底有啥区别?

作者: 老查
来源:物联之家网(iothome)
物联网智库 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读】
物联网用户体验ux不是比较麻烦,而是在技术相对没那么成熟时期,要从纯虚拟,跨越到虚实成功整合。
开门见山,举例较快:
假设使用者今天在用手机玩一个app,内容是操控一个机器人,用它的超能脑波引爆一个正义牌炸弹,结果这个炸弹竟然毫无反应,如上图,这时我们得找出是哪里有问题?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不太专业但也没错的答案:
app坏掉了,有bug。
这是纯软。
假设用户今天在用手机app,透过网络操控一个实体机器人,用它的超能脑波引爆一个实体正义牌炸弹,结果这个炸弹竟然毫无反应,如下图,问题点跟纯软不一样,但会有多少呢?
答案揭晓:
1. app坏掉了,有bug。
2. 手机跟机器人间的网络联机断掉或不稳。
3. 机器人连到炸弹的超能脑波断掉或不稳。
4. 机器人坏掉。
5. 炸弹坏掉。
6. 机器人没坏掉,只是靠电池驱动的他电池没电了。
7. 炸弹没坏,只是靠电池驱动的他电池没电了。
8. 都没坏,只是炸弹其实不是正义牌,而是恶魔牌炸弹,跟机器人脑波不兼容。
9. 最惨状况,以上全部都有问题。
这是物联网。
这样大家应该有一个概念,物联网用户体验ux不是比较麻烦,而是在技术相对没那么成熟时期,要从纯虚拟,跨越到虚实成功整合,对开发者根本是恶梦一场,所以前人的流血经验相当重要,也是此专栏的目的。
另外,物联网(链接装置)的介绍虽非本专栏重点,但老查还是简单提下:
物联网 目前 在消费性领域,大致包括:
1. 都市系统 (如空气污染感应,脚踏车出租,停车场智能系统)
2. 车 (如app控制,引擎诊断,车祸前警报)
3. 医疗配备 (血压监控等)
4. 穿戴 (运动追踪,智能手表)
5. 家居科技 (调温器,灯光,能源,安全)
简单说,物联网ux设计就是跨平台设计的一大挑战,由刚才的机器人引爆失败图,聪明的您应该有看出众多影响问题中最主要的点在哪。
没错,物联网ux中最大的问题与挑战就是”connectivity”(连通性)。这方面技术的尚未成熟及百家争鸣,有的无线连结技术比较省电,有的可以传输较远,有的安全性比较高,各家产品因需求采用不同方式导致无法整合,你或许常听到身边新科技爱好者装了很多居家智能产品后抱怨 : 为何我控制我的灯光,开启我的窗帘,音响什么什么的需要开这么多app,就是因为连结技术的不同而无法顺利整合,进而用一个app来操作全部,虽然有些可以,但还是少数,而且为了整合进另一个系统,他的功能势必会阉割掉一些,譬如飞利浦智能灯泡本来可以手机控制七彩变色,但整合到某某系统就只能控制开关而已了。
无线连结的种类及为ux设计上带来的困难,下一集会介绍,这集先跟大家介绍物联网中摸的看的到的链接设备。
链接设备百百种,但可分以下类别 :
1. 多功能计算机
2. 崁入式设备
3. 连结传感器
很多系统会包含很多不同链接设备,举例智能家居:
在手机上的控制app(手机也算多功能计算机,附有多项功能)
冷暖气控制器,智能门锁等(崁入式设备)
防盗的动态侦测传感器(链接传感器)
1.多功能计算机如我们一般使用的桌机,笔电,智能手机在这不用赘述。
2.崁入式设备呢? 字面上无法一眼看出,它其实跟一般计算机架构一样会有处 理器,内存等,但只会执行特有的一些功能,稳固性需求更加严苛,通常用于工业等,举例 : 一个控制核弹发射的崁入式设备,它不像我们家里计算机可以处理百百事,他只能控制发射或不发射,但他不像我们家里计算机可以偶而当机一下,他一出错,一个国家就毁灭了吧。智能门锁,它是也有基本芯片处理器的崁入式设备,他只须执行几个特定任务,就是传输与执行开门关门的指令数据。
3.链接传感器,其实硬件架构算是崁入式设备的一种,但另外归类是因为它的互动方式不同,硬件上几乎没有任何接口或按钮可以被操作,主要任务是感应到的数据传回给app或是云端,使用者必须透过别的有接口的设备才能读取到这些数据,譬如防盗的动态传感器,感应到小偷等移动物,通常传输数据给两个地方,一让警报器发生声响,二通知你的手机app有小偷了。
欧美最红的智能家居产品nest thermostat调温器就是崁入式设备跟链接传感器的合体。它的动态感应不为小偷,而是在感应家中有人时,自动控制冷暖气机,调温到最适切的温度,也有可手动调温的ui接口,以及基本传输数据的通讯模块,芯片与处理器。
实体跟虚拟世界的桥梁 : 传感器与执行器 (大都是崁入式设备)。 传感器有动态侦测感应,温度感应,水位感应。 像温度传感器,接受了实体世界的热能量,转换成虚拟世界的可读数据,传送到你手中的app让你知悉,云端数据库或是到执行器-温度调节器自动调整到舒服的温度。 执行器则像是智能警报器,电灯,或是音响。 行为则相反,你从虚拟世界的app发送了开启的指令数据到灯泡,触发了实体世界的开灯动作。 而刚刚提到的nest thermostat则是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合体。 以上谈了这么多的链接设备,以硬件本身来讲,在设计上还需要克服的一点就是电力来源的设计。 因为物联网设备很可能需要可移动,小巧,持久的的特性,如装在户外的智能摄影机,总不可能从家里用好几条延长线接电出来,一定是靠电池驱动,但永远一直录像状态,绝对天天换电池,若是你装在院子的树上,难道天天爬树换电池吗? 所以一定要让设备没事休眠,有事再醒来工作,这时ux设计上就是一大考验,也牵涉到了连通性的问题(设备休眠时你无法透过网络得知状态),也就是下一集的重点 : 无线连结的种类以及ux设计上的考虑。 希望到这你有满满收获,我们下回见。
往期热文(点击文章标题即可直接阅读):
《共享单车上的智能锁,做出来有多难?》
《认知计算、区块链iot、物联网安全…看懂的人将控制未来》
库卡、abb、发那科、安川,4大工业机器人巨擘早已在物联网领域屯兵养马
【重磅】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报告,首开国内iot产业二维视角全景图之先河
一幅漫画告诉你:除了wifi,蓝牙,最近火爆的nb-iot能干嘛?
一幅漫画告诉你:nb-iot背后,还有一个大家都在说的lora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