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城片区规划征询意见结果正式出炉,有需要的来看看吧


经过前期(3月10日至20日)的征询意见,近日,记者从市建委规划管理局了解到,子城片区的规划征询意见统计结果已经正式出炉了。
1、紫阳街的限时限行问题
为加强东西地块的联系、方便行人通行,此前规划提出,在紫阳街中段与青年广场做整体地面铺装,并对紫阳街实施路段限时限行。从意见征求的情况看,一半以上(54.76%)的市民认可这一规划思路,但也有市民担心限行会加剧交通拥堵,还有市民提出在紫阳街做下穿通道的建议。
记者从市建委规划管理局获悉,限时限行并不是完全禁止通行,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机动车还是可以通行的,从而最大限度保证城市的交通通行效率。关于在紫阳街做下穿道路的规划思路,前期设计单位也做过专题研究,研究发现紫阳街路段距离太短,做下穿通道的话,放坡距离不够,道路纵坡坡度太大,行车危险性高,不符合道路设计规范。
2、青年广场的命名问题
此前规划提出在原荣军医院地块中央西侧(原民国绥靖司令部营房之间)设置一处广场,暂命名为青年广场。从意见征求的情况看,这一命名得到了多数市民(64.68%)的认可,但也有市民提出异议,建设命名为子城广场。
记者从市建委规划管理局获悉,考虑到子城是嘉兴城市发展的起点,是我市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城市有机更新对这一区块命名就是子城广场片区,为凸显嘉兴子城历史文化特色,增强地块的标志性和特点性,考虑将东西两个地块整体命名为子城广场,地块内的广场不进行具体命名。
3、原荣军医院门诊楼改建问题
此前规划提出,原荣军医院门诊楼进行改建,通过降层减量架空的方式,改造成嘉兴智慧旅游服务中心。
记者从市建委规划管理局获悉,建设遗址公园本身就需要配建一些文化展示、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管理用房。有市民建议在子城内设置评弹书场、戏台,而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在文物保护范围内新建建筑要求比较严格。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延续对门诊楼改建利用的思路,至于功能利用则会在下一步的改建工程设计和公园设计阶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明确。
4、水景设计问题
为凸显嘉兴江南水乡城市特色,此前规划在青年广场、嘉兴大草坪等处设置喷泉、水池等水景。从意见征求的情况看,这一设想得到了大多数市民(78.01%)的认可,但也有市民担心,如果做喷泉的话建设成本太大、后期养护费用高。
记者从市建委规划管理局获悉,考虑到我市是江南水乡,在设计中还是要体现水元素,做点水文章。而且,喷泉的类型和形式很多,在这里不一定设置大的喷泉,也可以是涌泉或其他形式。喷泉的具体形式和形态,将在后续工程设计阶段进行深化。
5、地铁出入口的预留问题
沿禾兴南路和中山东路预留地铁出入口的问题,在此前的规划中也有提及。而从意见征求情况来看,这一设想得到了绝大多数市民(92.31%)的认可。有的市民还建议在禾兴南路、中山路设置地下人行通道。
记者从市建委规划管理局获悉,下一步,我市将结合轨道线网的规划建设,或将考虑在禾兴南路、中山东路规划预留地下人行通道,将戴梦得、江南大厦、子城、瓶山等地块联系起来。
6、临时大巴停车场的设置问题
规划在谯楼入口广场与紫阳街设置2处大巴临时停车场。从意见征集的情况看,这一设想得到了多数市民(69.76%)的认可。但也有市民对将临时大巴停车场设置在谯楼入口广场提出异议,担心会对游客集散及游览观光造成影响。
记者从市建委规划管理局获悉,在谯楼入口广场规划设置大巴临时停车场主要是考虑方便游客集散和游览,停车场的主要用途是供旅游大巴临时停靠,游客上下车即走,不会长时间停留。当然,如果客流集散量较大,确实会形成人车干扰,对子城的旅游环境造成影响。考虑到旅游近远期发展需求,初步计划是,近期在谯楼入口广场前保留设置旅游大巴停车场,远期在游客集散量增多的情况下,再通过交通管理措施进行调整。
(来源:南湖晚报 嘉房网)

在征求市民的前提下,应聘请有关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规划好建设好。把子城建成嘉兴既南湖以后的又一张名片

嘉兴是我所到城市规划最差的
等实现了再说,空谈一切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哎!嘉兴的市中心真是太烂了,到现在还不动,要等到何时?好好的子城广场不叫,叫什么青年广场,这不是脑子进水了吗!几年前居然在地块围栏上还看到第一医院地块还准备建商业综合体,气得差点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