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湖州残存的清末、民国之凉亭(已增简介,望补充资料)


凉亭有木亭,石亭,砖亭,竹亭,茅亭,铜亭之分,大部分的用途为过往行人躲风避雨,唐朝大诗人杜牧在《醉倒》一诗中曰:“日晴空乐下仙云,俱在凉亭送使君。”
湖州一地多为石建凉亭,早期的石亭大多模仿木结构的做法,斗拱、月梁、明、雀替、角梁等等,皆以石材雕琢而成。明清以后,石亭逐渐摆脱了仿木结构的形式,石材的特性突出了,构造方法也相应地简化,造型质朴、厚重,出檐平短,细部简单。有些石亭,甚至简单到只用四根石柱顶起一个木质的梁,上面架设瓦片。有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之分。到了晚清至民国的凉亭石柱上大多有对联,墙面上还有简单的人物画像。
但因*破四旧的影响,再加上现如今道路的拓宽,道路的改变,很多凉亭被毁,而且凉亭一直以来也不被文保部门重视,看大家各种各样的题材层出不穷,我也凑个热闹,把最近几年拍的凉亭发些上来,因以前也不记录具体地址,所以希望大家补充一下。
第一幅照片:坐落于湖州市双渎村,
桥、凉亭相得益彰,凉亭为民国风格,原应为四角亭,亭内还有靠墙座一排 ,仿佛可以看到当年的人们抽着烟斗,在凉亭里闲聊的情景,烟雾,雨幕浑然一体,犹如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画一般。
第二幅照片 :坐落于湖州市
六角亭,仿清朝风格。为90年代建造,旁边有座宋桥,被荒草掩盖,为湖州文保单位
第三幅照片地址忘了,凉亭为民国所建,四柱应为武康石,怀疑从某牌坊拆下,上面字迹模糊,
第四幅照片为第三幅凉亭的内墙,墙上有诗词和简单的人物和动物绘像,可惜画中的人头已在*时被抠去,但颜色还是较鲜艳,
第五幅照片:可惜道路已不通,无法靠近摄影,只得远景一张
第六幅照片:交界众义亭,在江浙的交界新桥的浙江地界,正正方方,为水泥所砌,如从前村口的车站一般,从凉亭名和水泥年代推断估计为民国末到解放初建造
第七第八幅照片为座落于 桥旁,凉亭的顶和一柱已毁,只留三根武康石柱,其中两柱砌入某渔场传达室中,一柱移在一旁孤零零耸立。
第九幅照片就是湖州火车站附近的七里亭了,花岗石建造,四角亭,一面墙已无,建造风格应为清朝风格,民国建造
第十幅照片在南埠避村村口约300米,凉亭为清朝风格,四角亭,花岗石建造,一面墙已无,两柱上有对联,上联为:狂风骤雨静坐无忧,下联为:春耕夏耘此间可乐

还有几个凉亭的照片不知道放哪个电脑里了暂时找不到

围观!楼主,每个亭子注明一下地方。

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走路去新市,有个凉亭,中间可以休息下,也可以避雨!

八里店叶家漾民国九里石塘上,古道 旧亭 芳草,还有石梁桥
描述:上传完成
描述:上传完成
描述:上传完成
描述:上传完成
描述:上传完成
描述:上传完成

欣赏了,顶一下

原来城东龙泉渡有座渡亭,毗山渡有渡亭一座,金锁村谈家桥有座渡亭,后庄肖介兜肖介桥后也有一座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