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购买的交易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广告位”交易方式,将类搜索技术运用到展示类广告上,互联网广告已经从“广告位时代”迈向“人群时代”,帮助广告主可以直接在整个互联网上按照“人群”来投放广告。
这意味着要在如此碎片化的网络海洋中挖掘到“自己的目标客户人群”,除了需要借助更为先进的数据和技术手段作为支持的同时,还需要运用大数据优势充分把握互联网人群的行为特征及趋势,深入洞察,发现规律,更好的应用在数字营销中。
奥菲传媒在这个领域通过5年持续不断的积累,利用大数据对人群特征及行为描摹,来洞察中国移动互联网人群的行为特征及变化趋势,从来更深入的了解目标人群、为广告主精准定位到自己的目标潜在客户。
奥菲传媒大数据显示,大部分人在无聊、行车路上以及睡觉前的空余时间会依赖手机,停留时间和关注度相对更高。有趣的是,上课、开会这种饱和时间也有21%和12%的人会抽空翻看手机。不能不说,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渗透在现代人生活的每个罅隙。
25-34岁的白领具备较高的知识学历,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比较高,更适应互联网生活方式,是移动端购物的主力军,几乎占到总购物比例的一半。而90后和00后异军突起,成为有力的接棒者。15-24岁的学生军移动网购比例很高,但是高中生几乎不网购,可见大学生已成移动端学生网购的代表。
从广告尺寸上看,眼球在pc端和移动端的偏好差异不大,全尺寸方形广告位更受青睐。pc端越大尺寸广告点击率越低,移动端则没有这个特点。
通过数据分析,江浙沪用户的移动活跃度更高,内陆城市在pc端活跃度更高。天津、石家庄居民最为平均,在pc和移动端稳居第5位和第7位。武汉、郑州反差最大,爱pc轻移动,截然相反。从数据上看,经贸发达或频繁的地区,移动端广告的用户点击相对活跃。
虽然4g已经普及,但由于受到信号强弱、收费标准、流畅度等的影响,网络素材对流量要求也日益提高,聪明的消费者多倾向使用商家的免费wifi网络来上网,以获得更优质的体验。因此,是否有好的wifi环境,不仅是吸引消费者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s/1hrhcdi8#rd《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人群行为分析报告》